藏謎

藏謎

楊麗萍的《藏謎》與當年的《雲南映像》一樣,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對原生態文化的展示。為了保證這部舞台作品的原汁原味,主創人員用了數年的時間從民間收集了近3000件藏族服飾服裝,六弦琴和大法號等神秘的西藏樂器也被搬上了舞台。《藏迷》覆蓋了幾乎所有中國藏族地區最典型的民間歌曲、樂器及民間舞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來自鄉間地頭的藏族男子,他們手上彈著六弦琴嘴裡唱著歌的同時,腳上還要跳著踢踏舞,這種獨特的表演方式堪稱一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謎
  • 作者楊麗萍
  • 形式:舞蹈
  •  地區:藏族地區
簡介,作品賞析,

簡介

從《藏謎》的場景、演員、服飾等表現形式上看,呈現原汁原味的民間文化顯然仍是楊麗萍在《藏謎》中的追求。神秘的西藏樂器六弦琴和大法號,藏風濃郁的石牆、木樁、瑪尼石等舞台布景,在視覺上帶給觀眾的就是完整、純粹的藏族風情。演員中,著名藏族歌手容中爾甲、來自藏區土生土長的農牧民,他們對藏族歌舞的熱愛,用歌舞所表達出的情感也更是純粹發自內心的。楊麗萍的《荷花度母》是她對藏族文化多年積累的爆發。而所有演員的演出服裝都是依照藏族人民生活著裝製作的,瑪瑙、珊瑚、綠松石等貴重的飾物,更是真材實料,在3000餘件藏族服飾中,有些還是演員自己的私家珍藏。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耕社會,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指的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表現在原生態舞蹈中,就是反映人們祈天禱地、求取風調雨順的各種儀式舞蹈,而具有原生態性質的民族民間舞蹈,也含有大量類似內容。而楊麗萍所舞的《藏謎》也正是如此。《藏謎》中展現藏族人民生活勞動的場面,比如藏民收青稞、打場、曬青稞的情景,修繕聖地布達拉宮時的“打阿嘎”,表達男女情感的“長袖舞”,還有“賽裝節”上色彩繽紛的藏族服飾展示等,確實都是對藏族人民生活的真實還原,是不加修飾的美,把生活和舞蹈完全融合在一起。當然,原生態歌舞展示也包含藝術家的創作,例如在整台節目上如何調整使線索更加清晰,在各個舞蹈段落的安排上如何取捨使其更加精煉等,而最重要的一點,當是如何在保持原生態文化精神的同時注重藝術表現形式的再創造。

作品賞析

作為一台歌舞樂劇,《藏謎》一方面保持了展示原生態文化的基調,另一方面卻也不乏藝術家的創造性。比如其中的“氂牛舞”就被賦予現代特徵,氂牛們不僅會立正、稍息,還跳起了時尚味十足的現代舞;在群舞《夏拉舞》中,楊麗萍更領著五位藏族帥哥跳起了極酷的舞,展示了其率性的一面。演出中舞檯燈光、舞美、服飾共同營造的華美視覺享受也得到了觀眾的讚賞。作為歌舞樂劇如何達到原生態和藝術創作的融合,這既是《藏謎》所要表現的,也是其他原生態藝術作品需要繼續探索的方向。
藏謎
《藏謎》是一台純藏族風格的大型歌舞樂表演舞台劇,由“孔雀公主”楊麗萍與“藏族歌王”容中爾甲聯手打造。主要以歌、舞、器樂表演為主,以情景式的藏族生活、民間民俗、宗教儀式情景再現的藝術表現形式為主體,以藏族老阿媽虔誠朝拜的路途中所見為主線,表現了藏民族生活、民間民俗、宗教儀式場景。據《藏謎》劇組介紹,該劇所涉及到的舞台表演元素都是以原生態的元素形成,音樂、舞蹈、器樂、演員包括現場的舞美道具,大多都來源於民間的收集和整理,是一次發掘歷史文化資源、表現現代審美追求的藝術探索。
“九寨溝藏謎大劇院”作為大型原生態歌舞樂《藏謎》的長期演出地點,該劇院由九寨溝縣容中爾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位於九寨溝縣漳扎鎮,川九公路(川主寺到九寨溝的公路)南側,一條7米寬的河流沿規劃用地北側蜿蜒流淌。該劇院占地20畝,建築面積達15000平方米,投資5000多萬人民幣修建的能容納1500名觀眾的演藝廳是九寨溝乃至四川屈指可數的劇院。
該劇院採用傳統的藏式建築的設計手法,融合現代建築的技術手段,創造一個人間天堂,讓久居城市的人們心靈得到了洗滌。厚重的平面形態,起伏的屋頂使其更好地融入周邊環境,以達到和諧共生的境界,同時亦賦予其寧靜、優雅、莊嚴的獨特個性和風貌,反映出一個悠久的文化傳統以及民族的個性和特徵。
劇院匯集了我國西北、西南100多名少數民族演員,其強大陣容在私營企業中也不多見。為挖掘和開發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做出貢獻,容中爾甲先生與國際知名導演合作,將打造一台精品歌舞劇,屆時會給九寨溝無以倫比的自然景觀增加一道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九寨溝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