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菖蒲(藏菖蒲)

水菖蒲

藏菖蒲一般指本詞條

水菖蒲,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根莖。全國各省區均產。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痰厥昏迷,中風,癲癇,驚悸健忘,耳鳴耳聾,食積腹痛,痢疾泄瀉,風濕疼痛,濕疹,疥瘡。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水菖蒲
  • 別名:泥昌、水昌、水宿、莖蒲、白昌、溪蓀、蘭蓀、昌蒲、昌陽、泥菖蒲、蒲劍、水八角草、家菖蒲、臭蒲、大葉菖蒲、土菖蒲、藏菖蒲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天南星目
  • :天南星科
  • :菖蒲屬
  • :菖蒲
  • 分布區域:全國各省區均產
  • 採收時間:栽種2年後即可採收。全年均可採收,但以8-9月採挖者良
  • 用量:3-6g;外用適量
  • 貯藏: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製,一、 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植物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

入藥部位

根莖。

性味

味辛、苦,性溫。

歸經

歸心、肝、胃經。

功效

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

主治

用於痰厥昏迷,中風,癲癇,驚悸健忘,耳鳴耳聾,食積腹痛,痢疾泄瀉,風濕疼痛,濕疹,疥瘡。

相關配伍

1.治健忘、驚悸、神志不清:菖蒲9g,遠志9g,茯苓9g,龜版15g,龍骨9g。共研細末,每次4.5g,每日3次。(《山東中草藥手冊》)
2.治中風不語,口眼歪斜:鮮(菖蒲)根莖15g,冰糖15g。開水燉服。(《江西草藥手冊》)
3.治痰阻心竅,神志不清:菖蒲、遠志、天竺黃各9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4.治頭風眩暈耳鳴或伴有噁心:菖蒲、菊花、蔓荊子各9g,蟬蛻6g,赭石、龍骨各15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禁忌

陰虛陽亢,汗多、精滑者慎服。

炮製

一、 採集加工

栽種2年後即可採收。全年均可採收,但以8-9月採挖者良。挖取根莖後,洗淨泥沙,去除鬚根,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用清水浸泡2-4小時,撈出悶潤至透,切片,曬乾或烘乾,篩去灰屑。

植物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稍扁,分枝,直徑5-10毫米,外皮黃褐色,芳香,肉質根多數,長5-6厘米,具毛髮狀鬚根。葉基生,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4-5毫米,向上漸狹,至葉長1/3處漸行消失、脫落。葉片劍狀線形,長90-150厘米,中部寬1-3厘米,基部寬、對褶,中部以上漸狹,草質,綠色,光亮;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側脈3-5對,平行,纖弱,大都伸延至葉尖。
花序柄三棱形,長15-50厘米;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長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長4.5-8厘米,直徑6-12毫米。花黃綠色,花被片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花絲長2.5毫米,寬約1毫米;子房長圓柱形,長3毫米,粗1.25毫米。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2-9月。

生長環境

全國各省區均產。生於海拔2600米以下的水邊、沼澤濕地或湖泊浮島上,也常有栽培。南北兩半球的溫帶、亞熱帶都有分布。

藥材性狀

根莖扁圓柱形,少有分枝;長10-24cm,直徑l-1.5cm。表面類白色至棕紅色,有細縱紋;節間長0.2-1.5cm,上側有較大的類三角形葉痕,下側有凹陷的圓點狀根痕,節上殘留棕色毛須。質硬,折斷面海綿樣,類白色或淡棕色;橫切面內皮層環明顯,有多數小空洞及維管束小點;氣較濃烈而特異,味苦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