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螭鼓舞

藏族螭鼓舞

藏族神鼓舞的歷史淵源久遠。對於其起源,有這樣一個傳說,一二百年前,寧巴村的一個“噶哇琿波”(即土官)每年正月初二都在村北的府邸跳神鼓舞。後來雍增倉活佛(約1881—1958)四五十歲時將這種舞蹈進一步鞏固,並加以規範,其後這一傳統一直沿襲下來。 流傳於青海循化地區,是一種藏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有較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風格。歷史上由於這裡遠離西藏政治中心,這一帶在歷史上也受到了吐蕃文化以及吐谷渾文化、西夏交文化、蒙古文化和漢文化等多元文化影響。

2008年6月,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申報的“藏族螭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689 Ⅲ-9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藏族螭鼓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 遺產類型: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92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藏族螭鼓舞”流傳於青海循化地區,是一種藏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
有較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風格。歷史上由於這裡遠離西藏政治中心,交通不便,因而這一地區在宗教語言風俗民間藝術等方面都較多地保留了藏族古老的傳統文化。這一帶在歷史上也受到了吐蕃文化以及吐谷渾文化、西夏文化蒙古文化漢文化等多元文化影響。
藏族螭鼓舞藏族螭鼓舞

藝術特色

藏族《螭鼓舞》。螭鼓舞:藏族螭鼓舞流傳在青海循化地區,以集體舞形式,表現請神、敬神、送神、降魔等,反映了當地藏族的宗教信仰、勞動和生活情趣及審美觀念。

傳承意義

青海省東南部,達利加雪山和東日岩山之下,噶拉山螺門以上的地區,是藏史上稱為天似八幅聖輪籠罩四野,地如八瓣蓮花互相輝映,現為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藏族鄉轄區。寧巴村就坐落在這裡,它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藏族螭鼓舞的主要發祥地,這片古老的土地集陽光雨露之精華,得山川萬物之靈氣。自古就是英雄馳騁,群賢輩出的聖地。
藏族螭鼓舞是一種娛人悅神的民間祭祀舞蹈,具有濃郁的藏族宗教文化色彩。舞蹈場面宏大,氣勢磅礴,演員人數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動作粗獷、灑脫,節奏鏗鏘有力,舞蹈畫面調度靈活多變,鼓點時強時弱,時緩時快,快似急風暴雨,慢似蓮花浮水,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極強的藝術生命力,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藝術享受。它以集體表演的舞蹈藝術形式,充分地表現了請神、敬神、送神、降魔等思想內容,充分反映了當地民族的宗教信仰、勞動生活的情趣以及對文化藝術的審美觀念。也充分反映了青藏高原舞蹈文化的特徵和古老淳樸的原始宗教文化的遺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