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歌(玉樹民歌)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主要流傳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地區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玉樹民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意義上的玉樹民歌由“勒”“拉伊”“闖勒”“吉莫”“瓊勒”“均勒”“喲啦”及婚禮曲、迎賓曲、擠奶曲等組成。玉樹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格吉雜松章》《君色達哇卓嘎》等。

2008年6月7日,藏族民歌(玉樹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1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族民歌(玉樹民歌)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 遺產編號:Ⅱ-115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主要種類,結構組成,音階調式,曲式旋律,唱腔襯詞,旋律特點,代表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玉樹民歌具有悠久的歷史,普遍流行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各縣、鄉、村。
玉樹民歌是藏族民歌中的代表之一。20世紀60年代:在1956年,毛主席號召大家收集民歌,以此為背景,整個國家都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新民歌運動,藏族新民歌也由此而生。而藏族玉樹民歌也在時代影響下,出現了和以往不同的形式,很多藏族音樂人對以往的歌曲進行了重新創作,這一階段其特點主要是,對老舊的曲子進行改編,換上符合時代發展的新詞,重點是讚美新生活。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藏族民歌受到其他民歌以及現代歌曲的影響,吸收了各種現代音樂理念和手法,於是出現了很多和流行文化相結合的歌曲,在這時,國內很多音樂人才真正認識到藏族民歌,並被其所征服,於是創作了很多流傳很久的民歌,比如專輯《央金瑪》,在世界上60多個國家發行,使藏族民歌真正走向世界。

基本特徵

主要種類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主要可以分為卓(歌舞曲)、伊(歌舞曲)、群結(祝酒歌)、拉勒(山歌)、拉依(情歌)、格毛(打卦情歌)、列依(勞動歌)和拜詠(嘛尼調)等種類。

結構組成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其結構一般為三段式,第一、二段喻物,第三段點題,這是玉樹民歌的基本表現手法。“勒”“拉伊”為四句三段式、三句三段式,也有長至五、六、七句的,每句七至八個字。“吉莫”是四句一段式,每句六字,節奏整齊,音步相同。
傳統意義上的玉樹民歌由“勒”“拉伊”“闖勒”“吉莫”“瓊勒”“均勒”“喲啦”及婚禮曲、迎賓曲、擠奶曲等組成。“勒”即山歌,包括序歌、呼歌、炫歌、頌歌等歌曲形式,它一般用地名或部落名來命名。“拉伊”即情歌,以歌唱男女愛情為主;“闖勒”主要表現遊俠自由放浪、四處漂泊的經歷;“吉莫”即卦情歌,是男女青年用來占卜愛情的歌。

音階調式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音調方面相對單一,變化比較少,但是也擁有藏族民歌內較普遍的調式特徵。玉樹民歌在音階上大多是波浪式或者連續級進,對大跳的使用則非常少,因為很少使用大跳方式,整體的旋律就沒有很大的起伏,整個音樂就會顯得更加自然和舒緩。

曲式旋律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節拍曲式方面,節拍通常是二拍子,這種節拍能夠使人們的舞步更加統一,更容易組織,體現節奏感。而其曲式大部分是一部或二部曲式,更大的結構則比較少。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的旋律從音階所包含的音級數量來說,五聲音階構成的民歌數量較多,且大多以羽調式、商調式和宮調式為主要調式類型,角調式較為罕見。六聲音階數量僅次於五聲音階類型,其六聲形式主要為五聲基礎上的加變官和加清角兩種類型,也多以羽調式和商調式為主,其次是宮調式和徵調式。微調式的使用略多於五聲形式,角調式亦不多見。

唱腔襯詞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唱腔和襯詞方面,玉樹民歌所使用的唱腔大多是花腔,這種方式的速度比較適中,大多使用環繞方式進行行腔,曲調在流動時更具趣味性。在進行潤腔時,使用較多的是倚音,其次是波音,回音方式則比較少。其襯詞大致分為兩種,一是語氣虛詞,比如吆、啊、呀等詞,主要發揮襯托作用,二是藏族語言內獨特的襯詞,這種襯詞可能有不同的長短,形式也比較多樣,規模也比較豐富。

旋律特點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旋律的終止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旋律結束的末尾落音多為二度音程的上行或下行。這種落音結束方式在該地區民歌的各種歌種中非常普遍,因此形成了當地民歌結束時的一種固定語彙。除此之外,旋律末尾落音以三度音程結束的民歌在該地區也存在一定的數量,且下行三度結束多於上行三度結束,至於下行四度的落音結束方式則多出現在伊(歌舞曲)的一些民歌之中。

代表作品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格吉雜松章》《君色達哇卓嘎》《央金瑪》《拉卜卓舞》《弦子掛在胸前》《大鎮結古岔口》《靠山頂上》《吉祥的日子》《孔雀馬鞍》《如果你是杜鵑》《能不能結識一下》《一再想念父母》《豌豆花兒剛剛開》《吉祥的日子》《高高雪山》《笑語歡歌》《來自遙遠地方》《心花綻開》《我倆的心思》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是玉樹藏族民眾智慧和情感的結晶,它涉及當地藏人的語言文字和生活習俗等方面內容,是藏族不同社會形態研究的珍貴材料。
傳承狀況
藏族民歌(玉樹民歌)是玉樹藏族民眾智慧和情感的結晶,它涉及當地藏人的語言文字和生活習俗等方面內容,是藏族不同社會形態研究的珍貴材料。玉樹民歌各種類歌曲的流布極為分散,不利於傳承和弘揚,加之多數藝人年事已高,後繼乏人,這一獨特的民族民間藝術開始陷入生存困境,急需保護。
傳承人物
達哇戰鬥,男,1965年7月8日出生,藏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藏族民歌(玉樹民歌)代表性傳承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申報,項目名稱:藏族民歌(玉樹民歌)。
保護措施
2014年11月,由玉樹音樂家代尕主編《玉樹藏族民間歌舞音樂大全》出版,按《伊》《卓》《仲》《勒》四集收錄了“卓曲”“依曲”“勒調”“仲曲”“迎賓曲”“酒麴”“拉伊調”“誦經調”“故事曲”9種不同音樂風格、類型,共收錄了600多首玉樹民歌。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玉樹藏族自治州文化館獲得藏族民歌(玉樹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藏族民歌(玉樹民歌)項目保護單位玉樹藏族自治州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9年6月25日,第四屆中國西北音樂節玉樹民歌邀請賽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舉辦,來自榆林的朝朝獲得一等獎;張掖歌手李雪梅演唱的《阿勒坦杭蓋》《家園》《裕固姑娘》獲二等獎。
表演活動
2020年10月24日,“格桑花開——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2020全國巡演”在文化周末劇場上演,來自雪域高原的歌舞團融合獨唱、對唱、合唱、舞蹈、藏族樂器演奏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