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

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

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貴南藏族刺繡,民間俗稱“針線”,是雪域藏地農耕文化和藏傳佛教結合的產物。遠看一幅畫,近看是針線,創作的各種圖案色彩艷麗、線條流暢,內容除了唐卡和傳統圖案外,還有山水、人物、動物等,刺繡時使用多種繡法。

2021年5月24日,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Ⅶ-13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遺產編號:Ⅶ-132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貴南藏族刺繡,在1500多年前的吐蕃時期,就以頭戴的髮辮套為主要載體,藏繡技術從貴南縣沙溝鄉興起並傳播開來。風格各異的辮套會隆重地出現在藏族女子的成年禮上,甚至會作為彩禮出現在婚禮上,當地婦女幾乎人人都會做繡活。

文化特徵

貴南藏族刺繡傳統針法有平針、串針、套針、跳針、同旋針等十餘種針法,其中,民族服飾刺繡以纏針、平針等針法為主,套針、跳針等主要在唐卡和佛像、寺院柱簾等上採用。

製作工序

貴南藏族刺繡的製作過程和其他刺繡大致相同。刺繡的第一步是剪樣,將需要的花紋在白紙上描出來,再剪下來。然後用黑布縫製所要製作的辮套等,隨後將剪好的花紋貼上去,根據花色,用不同的線進行刺繡。

題材作品

貴南藏族刺繡的內容除了唐卡和傳統圖案外,還有山水、人物、動物等,是中國少數民族刺繡派別中內容豐實的一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貴南藏族刺繡,作品圖案人物活靈活現,做工精美絕倫,具有很高的藝術鑑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構圖飽滿,圖案粗獷,繡法質樸,具有濃郁的民族地方特色,既有藏傳佛教文化的特徵,又融合了漢民族農耕文化的元素,具有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有藏繡藝人約400餘人。貴南藏繡作為一種地方民族民間工藝進入市場後,產品一直供不應求。貴南藏繡從業人員將會增多。
傳承人物
多傑措,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21年,貴南縣文化館館獲得“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項目保護單位貴南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08年,藏繡藝術代表中國民族民間優秀文化,遠到非洲貝寧、歐洲法國等國家進行了中外民族文化藝術展示與交流。
2009年10月,貴南藏族刺繡作品在海南三亞古山文化旅遊區展出,展出有《藏獒圖》《藏羚羊》《和諧四瑞圖》等。
榮譽表彰
首屆青海旅遊商品展示會上榮獲“最具青海特色旅遊商品獎”,並納入全省旅遊商品重點扶持項目。
社會活動
2013年的7月5日,海南州政府將貴南藏族刺繡作品《千手千眼觀音》獻給十一世班禪大師,贏得了班禪大師及隨行人員的高度讚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