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閃石片岩又稱藍片岩,是一種變質岩,屬高壓低溫區域變質作用的產物。本詞條對藍閃石片岩的礦物組成、化學成分、成因等進行了介紹,藍閃石片岩常由不連續和高度變形的帶狀產出,與綠色片岩、榴輝岩等共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閃石片岩
- 外文名:glaucophane schist
簡介,岩石分類,礦物組成,岩性描述與化學成分,特徵、有趣現象或鑑定要訣,成因,套用,產地與產狀,
簡介
一種變質岩,屬高壓低溫區域變質作用的產物。又稱藍片岩。主要由藍閃石、鈉閃石、硬柱石、硬玉、綠泥石、方解石等礦物組成。其原岩主要為基性火山岩和硬砂岩等。關於它的成因,一般認為是由於高壓低溫區域變質作用形成,板塊學說則認為是由於大洋板塊沿畢烏夫帶向大陸板塊下部俯衝的結果,也有人認為,其中一部分可能是鈉質交代原岩的產物。
岩石分類
變質岩-區域變質-變質基性岩
礦物組成
藍閃石片岩為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變質岩,主要礦物為藍閃石,占了一半以上,台灣的藍閃石片岩中綠簾石與石榴子石之含量也很高,通常超過10%;次要礦物如方解石、石英、鈉長石、白雲母、綠泥石、榍石、磁鐵礦及硬柱石等。
岩性描述與化學成分
藍閃石片岩為一種粗粒而緻密組織的岩石,含有斑狀變晶(porphyroblastic) 的紫羅蘭色到黑色之藍閃石,岩基為灰色到粉紅色,通常是由細粒的柘榴子石、綠簾石、及石英所組成。一般具有細粒鱗片變晶結構或是纖維變晶結構及片狀構造。藍閃石片岩相與區域變質作用中的榴輝岩相有密切的關係,但其代表之的溫度較低。根據分析,玉裡層的藍閃石片岩成分為:藍閃石55%,石榴子石17%,綠簾石13%,石英12%,白雲母1.5%,綠泥石0.7%及榍石0.6%。
特徵、有趣現象或鑑定要訣
等塊狀至略具片理之綠色岩石,表面可觀察到巨大的斑狀變晶藍色至黑色藍閃石,一般野外藍色礦物相當稀少,藍色藍閃石相當好辨認,又因為岩石表面看起來好像水墨劃的黑色竹葉,俗稱竹葉石。在偏光顯微鏡下,藍閃石具有強烈的藍綠色多色性。
成因
藍閃石片岩一般認為是基性火山岩或硬砂岩在溫度250至400℃,壓力為0.5~1×109帕之間所形成,此一條件在地質環境中是相當低溫高壓的,一般是大洋板塊向大陸或島弧俯衝到一定深度,造成高壓及板塊脫水作用形成低溫的特殊變質環境,此種作用經常和高溫變質作用相伴出現於島弧環境,即所謂的「成雙變質帶」,在台灣東部的玉里一帶及日本階可發現。另外,由鈉質交代作用亦有可能形成藍閃石片岩。玉里變質帶的藍閃石片岩,定年結果顯示為八百萬至一千四百萬年前所形成,經歷了數百萬年之高壓變質作用。
套用
一般用於當作觀賞用奇石(竹葉石),另外,由於閃玉、鎳礦和銅礦常與藍閃片岩在高壓變質環境中共生,因此藍閃石片岩可當作探礦的指標。
產地與產狀
產地與產狀藍閃石片岩常呈不連續和高度變形的帶狀產出,常與綠色片岩、榴輝岩等共生。在台灣東部,藍閃石片岩主要分布於玉裡層之中,尤其在瑞穗之西北方之打馬燕,其中有藍閃石片岩呈岩脈分布,厚二至四公尺,長可達五十公尺,出露於雲母-石墨-石英片岩和千枚岩中。另外,根據顏滄波之研究,玉裡層中尚有鈉角閃石石英片岩出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