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內有兩個薰風亭:一個是湖南長沙天心閣薰風亭;另一個是華中科技大學薰風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薰風亭
- 地理位置:位於長沙城區最中心
- 占地面積:40畝
- 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介紹,薰風亭,修建歷史,
介紹
湖南天心閣景區位於長沙城區最中心,占地面積40畝,是古城長沙的唯一標誌。現為“新瀟湘八景”——長沙四大古蹟之一,中國八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自古享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的美譽,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薰風亭位於長沙市城南路與天心路交會處——天心閣旁的兒童公園中。與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的崇烈亭、崇烈門、《太平軍魂》浮雕、歷史名人石刻畫廊等組成天心閣景區核心景觀。“薰”是一種香草,“薰風”就是“香風”;亭子建於盛夏,四面香氣撲鼻,故此得名。亭中有市長何元文撰寫的《薰風亭記》。薰風亭對聯針對兒童而作,聯云:何雲童子無知,但看攘往熙來,儘是天真活潑;須識後生可畏,等待名成業就,毋忘園裡嬉遊。
薰風亭
薰風亭是喻家山上的一座風雨涼亭,由華中科技大學主校區各民主黨派組織、僑聯、少數民族聯誼會等共同籌款,在校黨委統戰部主持下,由原九三學社華中理工大學支部主委、建築設計院教授張良皋作總體規劃,校建築設計院設計,校基建後勤處組織施工,湖北江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於2003年10月落成,向“校慶”大典獻禮。
修建歷史
早在2002年初,幾位資深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負責人,發出倡議:聯合籌款,在喻家山上建築風雨涼亭一座,美化校園、並供遊人觀賞和休息,以此作為向“校慶”獻禮。他們分別是:
中國農工黨中央名譽副主席、動力系教授翦天聰,原華中工學院副院長、民盟盟員、動力系教授馬毓義,原九三學社華中理工大學支部主委、建築設計院教授張良皋,致公黨武漢市委員會主委、物理系教授姚凱倫,原民建華中理工大學支部副主委、水電與數位化工程學院教授魏守平,華中科技大學僑聯常務副主席、外語系教授朱月珍,“喻家山風雨涼亭籌建小組”組長、原農工黨華中理工大學支部主委、機械學院教授譚丕林等。
2002年4月報請學校黨委同意後,在校黨委統戰部的主持下,2002年9月成立“喻家山風雨涼亭籌建小組”。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工作得到有關同志的慷慨解囊。由籌建小組顧問張良皋教授作涼亭總體規劃,並定名為“薰風亭”,校建築設計院在百忙中完成施工設計,校基建後勤處無私援助組織施工,湖北江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2003年9月6日上午,在喻家山西邊向上行約30米舉行“薰風亭”破土動工儀式。
2003年10月14日薰風亭落成,“喻家山風雨涼亭籌建小組”組長、原農工黨華中理工大學支部主委、機械學院教授譚丕林當即賦詩一首:“三年籌建薰風亭,五十華誕獻真情;黨派僑聯兄弟情,歡聲笑語慶功成。”
薰風亭記喻家山,陽臨光谷,陰挹東湖,玉蘊珠含,龍藏豹隱。山川形勝,宜其黌宇開基;菁莪創業,欣歷五十春秋。同仁共襄盛舉,集資建亭,亭名薰風,不惟仰瞻北斗,宜且倚望東南。東南為巽,巽相為風。亭之面如揚扇,揚仁風以熏冠裳,顧嘉錫而知義理。亭之翼,如升帆,勉我學子,乘風破浪,一往無前。扇之樞,有日影移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晷之側,有書碑指向,左援登山蹬道,右引航海帆檣。蓋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掇幽芳而蔭喬木,聆天籟而啟遐思。恭逢慶典,樂觀厥成,庶幾華國之傑構,博文之勝場也!(癸未年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