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通過薩摩的島津氏向琉球施加壓力,逼迫其向日本提供征服朝鮮所用的糧食,琉球一面不得不順從日本的要求,提供部分糧食,一面將這一情報上報宗主國明朝,而上報的人就是
鄭迥(謝名親方利山)。隨著豐臣秀吉侵略朝鮮(
萬曆韓戰)失敗,明朝和日本的正常往來途徑中斷。
德川家康開幕江戶,同明朝的往來被提上議事日程。恰好在1603年,有琉球人漂流至陸奧伊達領,德川家康命令將他送還回國,藉機提出琉球派謝禮使來日的要求,試圖以琉球為媒介來通貢於明,但這一要求被琉球拒絕,同時琉球王
尚寧還起用對日強硬的鄭迥為
三司官。另一方面,薩摩的
島津家久考慮到占領琉球有擴大領地和對明貿易的利益等有利性,而且謀求強化自己在薩摩藩的權力,便計畫出兵琉球。1606六月,這個出兵計畫得到德川家康的同意。
戰爭經過
1609年三月四日,薩摩大將
樺山久高和平田增宗的率領戰船百艘、士兵三千,從山川港出發,向琉球王國發起進攻,途經吐噶喇列島時強征20名船長和250名水手擔任嚮導。
三月七日,薩摩軍抵達奄美諸島,進攻幾乎沒有遇到任何軍事抵抗。
奄美大島的居民對登入的薩摩藩軍隊非常友善,甚至還為其提供物資補給。
三月八日,薩摩軍占領了奄美大島、喜界島。稍事休整,於三月十六日南下進攻德之島。薩摩藩軍隊在德之島遭遇頑強抵抗,但軍事實力懸殊,終於三月二十二日攻陷
德之島。
三月二十六日,薩摩軍在琉球本島北部的運天港登入。翌日攻陷
今歸仁城,直逼琉球國都
首里城。
琉球亡國動員四千兵力防守首里城,但是,以刀劍、長矛和弓箭為武器的琉球守軍與以火槍為武器,經過日本國內戰國時代歷練的薩摩藩強兵相比,戰鬥力差距明顯。雖然琉球守軍在鄭迥、
毛繼祖(豐見城親方盛續)和向德深(越來親方朝首)等人的率領下,在浦添、那霸港、識名原等局部地區進行了有限的抵抗,但仍無法挽回戰事全局。
四月四日,琉球國王尚寧開城投降。薩摩軍在翌日接管了首里城,又經過十餘天戰鬥,控制琉球本島。琉球國王尚寧和百官都成為薩摩的俘虜。
薩摩控制琉球本島後沒有向
慶良間諸島、
久米島、
宮古列島、
八重山列島等島嶼派兵,而是通過琉球王國的三司官命令這些島嶼的守軍放棄抵抗,向薩摩藩投降。根據史料記載,戰爭期間薩摩藩軍隊對琉球一般民眾的掠奪、放火和殺戮時有發生。
戰爭結果
1609年五月十五日,尚寧君臣一百餘人被押往薩摩。德川家康對於薩摩藩入侵琉球的軍事勝利給予褒獎。1609年七月初七日,江戶幕府授予薩摩藩藩主島津家久對琉球群島的統治權,但同時指示島津家久不要把尚寧當做俘虜,而是要按照接待外國使節的規格給予琉球國王一行應有的禮遇。按照德川家康的指示,1610年五月十六日,尚寧一行被島津家久帶往江戶,七月二十日到達京都,八月初六到達
駿府城。八月十四日,德川家康在駿府城接受了尚寧的謁見。八月二十五日,尚寧一行到達江戶。八月二十八日,江戶幕府第二代將軍
德川秀忠在江戶城接受了尚寧的謁見。九月初三日,德川秀忠宴請琉球國王尚寧和島津家久,席間德川秀忠向尚寧表示,江戶幕府並無以他姓取代中山王之意,保證琉球王國的國家延續,並令島津家久速將尚寧送還回國。
1610年九月十五日,尚寧等人離開江戶,十二月二十四日回到鹿兒島。但是,島津家久並未允許尚寧一行回國。1611年九月1九日,薩摩藩向尚寧提出琉球王國必須遵守的15條基本法律(
掟十五條),其中包括對琉球王國對外貿易和航海自由的限制;對琉球王國人事權的限制;對琉球王國年貢稅收的規定以及對琉球王國社會治安管理的規定等直接干涉琉球王國內政的內容,以及要求琉球王國君臣發誓永遠效忠薩摩藩,並割讓奄美諸島等苛刻條件。在薩摩藩的武力威脅下,尚寧君臣被迫在“起請文”(起誓書)上籤字畫押。只有鄭迥厲斥薩摩藩的強盜行徑,拒絕簽字效忠,最後被薩摩斬首。1611年十二月十五日,尚寧君臣被釋放回國。
尚寧被日本扣押期間,臨時負責琉球王國政務的三司官
馬良弼(名護親方良豐)於1609年十月派遣鄭俊出使明朝通報“倭亂”。翌年正月又派遣進貢使毛鳳儀來到福州,通過福建巡撫
陳子貞等官員將“倭亂”之事稟報給明神宗。明神宗召毛鳳儀等進京,在聽取其報告後令毛鳳儀等轉達對蒙受“倭亂”的尚寧的安撫,同時要求福建官員將“倭亂”的細節再度上報。之後,陳子貞收集了大量關於“倭亂”的資料,整理後上奏明神宗。明廷默認了這一現實,對薩摩藩入侵琉球一直保持沉默,未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
戰爭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