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夫蘭博盧

薩夫蘭博盧

薩夫蘭博盧於中世紀前即已建成,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邊緣山區。距黑海65公里,現歸屬於宋古爾達克省。歷史上是商隊驛站和貿易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夫蘭博盧
  • 外文名:City of Safranbolu
  • 國家:土耳其
  • 所屬洲: 亞洲
基本信息,歷史,城市結構,評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薩夫蘭博盧
批准時間: 1994
批准標準
1994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II), (IV), (V)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歷史

公元前1世紀時,偉大的米特拉達悌國王治理著帕夫拉高尼亞。不久,即公元前63年,羅馬人吞併了這一地區,並在今天薩夫蘭博盧市區遺址附近建起了一座神廟。
11世紀土耳其人占領後,薩夫蘭博盧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經過拜占庭的短暫統治後,土耳其人重新占領該城。城市自此得以擴大。因黑海岸邊的錫諾普港日益重要,薩夫蘭博盧也隨之成為聯繫歐洲與黑海以東地區商隊路途的中轉站。城內建起了清真寺、浴室和加茲.舍曼經學院。
奧斯曼帝國初興時期,從1451至1566這一期間,薩夫蘭博盧在1461年進入其版圖。17世紀城市發展到達鼎盛。旅行者出資贊助建成的中心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商品門類日見齊全。城中建起了辛西(Cinci)旅館和兩座清真寺。
隨著鐵路和新型商業機構的出現,薩夫蘭博盧結束了長期繁榮的時代。

城市結構

薩夫蘭博盧的城市布局使人想起了土耳其工業時代前的情形,因地就勢鋪砌的街道蜿蜒曲折,使視野更加寬闊,概括地講,城市總體布局反映出城市隨經濟不斷發展而完善的過程。
市內截然不同的三個區域顯示了土耳其傳統中的不同方面。鱗次櫛比的店鋪和手藝作坊組成了集市區、集生活工作功能於一身的古老的非穆斯林住宅區以及帶葡萄園的度夏住宅。最古舊的房屋是木料與粘土、磚瓦、石料的混合搭建結構,一樓界面不設窗戶,而在二樓開一扇寬大突出的窗戶以提供寬廣視野。站在窗前,幾座清真寺躍入眼帘。
“由於在商隊貿易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薩夫蘭博盧的城市建築“為公共和私人建築樹立了一個典範”,並且影響到“奧斯曼帝國的大片地區”。“薩夫蘭博盧的原有城市布局和建築”,是歐洲和東方之間商隊貿易往來的反映,保留得“相當完善”。由於遺址離今天的煉鋼廠距離過近,加上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使得“傳統城市風貌”受到了威脅,遺址更易遭到破壞。

評價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從13世紀到20世紀初鐵路的出現,薩夫蘭博盧一直是東西貿易線上一個重要的驛站。它的老清真寺和老浴室建於1322年。在17世紀它的建築影響了奧斯曼帝國大片地區的城市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