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其城址

薩其城址

薩其城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楊泡滿族鄉楊木林子村南約1.5千米處,面積約120萬平方米。

薩其城始建於高句麗時期,後渤海沿用。城址為石築山城,依起伏的山脊構築城垣,平面呈不規則形,周長約7千米,地表散見較多的灰色和褐色布紋瓦片,瓦身凸面施有繩紋、席紋和方格紋,亦見指壓紋板瓦,還見有褐色格線紋板瓦。薩其城址規模大,出土遺物豐富,存在多個時期的遺存,對開展高句麗疆域,渤海行政區劃,以及吉林東部地區山城的年代、性質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3年3月,薩其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其城址
  • 地理位置: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楊泡滿族鄉楊木林子村南約1.5千米處
  • 所處時代:唐
  • 占地面積:約 1200000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113-1-113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務院公布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薩其城始建於高句麗時期,後渤海沿用。
1972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健才先生對薩其城址進行了調查,依據調查成果發表了《琿春渤海古城考》,提出薩其城為渤海時期城址。
薩其城址
薩其城遠景

遺址特點

綜述
薩其城址乃石築山城,依起伏的山脊構築城垣,平面呈不規則形,周長約7千米,面積約120萬平方米。
薩其城址
薩其城平面圖
布局
城牆石築,現高約2~3米。
緊貼城牆內側有寬2~5米的壕溝,似戰時的交通壕。城內分東、西二溝岔,東溝長,西溝短,溝口向西北,寬約200米,溝口中間築一條東西向長70米、高10米的石牆,橫堵溝口,當是北門的輔助御設施,北門即在此溝口。石牆東部還有一處寬約30米的缺口,城內的一條清澈小溪,穿過缺口,向北流去。在山城之東有一漫長的古代壕溝,此長壕從河北哈達門東荒溝過來,經過泡子沿到此山上與城相接。
薩其城址
城門東側城牆及壕溝
門址5處,其中東、西、北牆各1門,南牆辟有2門,門道現寬均約8米。北門址是出入山城的重要孔道,出門便是村鎮密集的平原,故在北門址內特築石牆,加強守護。距北門內東南300米的一座小山上,設有腺望台。登上這個望台,北門外的動向一覽在目,亦起監護北門的作用。西門址設在山巒之上,出入西門要走斜陡的小路,西門監守山城西部,具有當關之勢。
城內3處瞭望台。1處位於北門內東南約300米的小山之上;另兩處分別位於城址西南角和東南角。西南角的瞭望台現高約3米,直徑約30米,石築而成,登台瞭望,琿春河下游平原一覽無餘。
薩其城址
瞭望台
城內有3處水池遺蹟。2處約距東門50~60米處,一處位於西南門內約500米處。水池外緣石砌,當為蓄水之用。
薩其城址
北溝口
城內建築遺址兩處,分別位於北門內瞭望台西側和北側的山麓緩坡之上。

文物遺存

薩其城址地表散見較多的灰色和褐色布紋瓦片,瓦身凸面施有繩紋、席紋和方格紋,亦見指壓紋板瓦,還見有褐色格線紋板瓦。其中一件灰瓦印有陽文“王”字,其下仍有文字,惜已殘缺。城內曾出土有輪制陶片和鐵鏃。發現的陶器是少量的輪制陶口沿和器耳。口沿,黃灰色,卷緣,侈口,壁厚1.0厘米。陶耳,黃褐色,平舌狀橫耳,尖部切齊,耳長5厘米、寬1厘米、壁厚0.7厘米。

研究價值

薩其城址規模大,出土遺物豐富,存在多個時期的遺存,對開展高句麗疆域,渤海行政區劃,以及吉林東部地區山城的年代、性質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保護措施

2013年3月,薩其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薩其城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楊泡滿族鄉楊木林子村南約1.5千米處。
楊木林子村村民委員會

交通信息

自駕: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薩其城址,路程約15.6千米,用時約26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