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葉(中藥材)

薤葉(中藥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薤葉,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e G. Don的葉。小根蒜分布於除青海、新疆以外的全國各地;薤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和南部各地。具有殺蟲止癢,溫肺定喘之功效。常用於燥濕,殺蟲止癢,疥瘡,腳氣,直行下降,溫能祛寒,溫肺止咳定喘。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薤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百合科
  • :蔥屬
  • :小根蒜、薤
  • 採收時間:5-9月
  • 用量:內服:煎湯,3-6克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辛、苦,性溫。

歸經

歸肝、肺、心、大腸經。

功效

殺蟲止癢,溫肺定喘。

主治

用於燥濕,殺蟲止癢,疥瘡,腳氣,直行下降,溫能祛寒,溫肺止咳定喘。

相關配伍

治燙傷:薤葉膏:赤石脂30g,薤葉30g。上藥搗泥,外敷於患處。(《聖濟總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克;外用:搗如泥敷即可。

採集加工

5-9月採收,鮮用。

形態特徵

小根蒜:鱗莖近球狀,粗0.7-1.5 (-2) 厘米,基部常具小鱗莖(因其易脫落故在標本上不常見);鱗莖外皮帶黑色,紙質或膜質,不破裂,但在標本上多因脫落而僅存白色的內皮。葉3-5枚,半圓柱狀,或因背部縱棱發達而為三棱狀半圓柱形,中空,上面具溝槽,比花葶短。花葶圓柱狀,高30-70厘米,1/4-1/3被葉鞘;總苞2 裂,比花序短;傘形花序半球狀至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或間具珠芽或有時全為珠芽;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3-5倍,基部具小苞片;珠芽暗紫色,基部亦具小苞片;花淡紫色或淡紅色;花被片矩圓狀卵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4-5.5 毫米,寬1.2-2毫米,內輪的常較狹;花絲等長,比花被片稍長直到比其長1/3,在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分離部分的基部呈狹三角形擴大,向上收狹成錐形,內輪的基部約為外輪基部寬的1.5倍;子房近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5-7月。
薤:鱗莖數枚聚生,狹卵狀,粗(0.5-) 1-1.5(-2) 厘米;鱗莖外皮白色或帶紅色,膜質,不破裂。葉2-5枚,具3-5棱的圓柱狀,中空,近與花葶等長,粗1-3毫米。花葶側生,圓柱狀,高20-40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2裂,比傘形花序短;傘形花序近半球狀,較鬆散;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1-4倍,基部具小苞片;花淡紫色至暗紫色;花被片寬橢圓形至近圓形,頂端鈍圓,長4-6毫米,寬3-4毫米,內輪的稍長;花絲等長,約為花被片長的1.5倍,僅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擴大部分每側各具1齒,外輪的無齒,錐形;子房倒卵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小根蒜:生於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分布於除青海、新疆以外的全國各地。
薤:我國長江流域和南部各地廣泛栽培,鱗莖多供食用,也有野生者。

相關論述

1、《肘後方》:“治疥瘡,煮洗佳,搗如泥敷亦得。”
2、《本草求原》:“治肺氣喘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