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窩頭

薛家窩頭

百年傳統、宮廷貢品―里坦薛家窩頭。清朝道光年間,直隸省順天府大城縣里坦(古)鎮,薛氏獨闢蹊徑,製做窩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家窩頭
  • 別稱:黃金塔
  • 主要原料:糜子米,大黃豆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食用功效:降低血脂、高血壓,膽固醇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 副作用:無
  • 儲藏方法:冷藏
概述,做法,傳說,

概述

以其精湛的工藝,獨特的選材配方,製做的薛家窩頭,清香四溢,綿甜可口而遠近馳名。光緒末年,太監總管李蓮英(大城籍人),把薛家窩頭作為貢品送給慈嬉太后,慈嬉品嘗後,大悅,稱之為“黃金塔”,並親書匾額賜給薛家。此事在大城一帶廣為流傳並有史記載。薛家窩頭,是根據中國古醫學,醫食同源的原理,以糜子米、大黃豆為主要原料,輔以其它配料,屬純天然綠色食品。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粗纖維、細口感。食用後有降低血脂、膽固醇、高血壓及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經常食用能調節人的中樞神經及新陳代謝機能。其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一般麵食難以相比的。
薛家窩頭

做法

里坦鎮薛家窩頭色澤金黃,味道香甜,質感潤滑,營養豐富。傳承七代至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 薛家窩頭是根據中國古醫學中醫食同源的原理,以糜子米、大豆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的純天然綠色食品,生產工藝精湛獨特。首先是選料。古時,薛家用十八斤斗各盛糜子米、大黃豆,其比重分別為60%和40%。糜子米和大黃豆都要去掉外衣和胚胎,再用石墨精碾成面。和面時,先倒水,後下面,從底部往上翻騰,一氣呵成。捏制窩頭時,先將面料在手中團成圓形,用大拇指擴形,在用二拇指及中指配合大拇指成形,形成金字塔狀。上灶蒸製時最關鍵,要掌握火候,大火上屜蒸十分鐘,約九分熟時出鍋,其間,窩頭靠著自身熱量形成口感鬆軟又格外筋道的獨特風味。

傳說

據傳,薛家窩頭聲名大振始於第四代傳人薛木延。時在清光緒年間,薛木延每天推車到周圍村街外賣。一 日,他趕李賈村集市,正遇上清皇宮太監李蓮英回故里省親。李蓮英一吃薛家窩頭,驚嘆道:天下竟有如此好吃的窩頭!因而將薛家窩頭帶進皇宮並呈送慈禧太后品嘗。慈禧太后更是讚譽有加,稱其“黃金塔”,還親筆書匾賜給薛家。因此,里坦薛家窩頭成了貢品。如今,里坦薛家窩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當代人的飲食口味及營養科學,不斷發揚光大,並取得國家生產製作工藝專利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