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盤霜霉,是真菌門霜霉目腐霉科菌類。病斑生葉上,初淡綠色,後期黃褐色,常為葉脈所限,多角形,直徑3-7mm,有時聯生成斑片狀;霉層葉背生,白色,中等密度。分布在中國、波蘭、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俄羅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薊盤霜霉
- 界:真菌界
- 門:真菌門
- 亞門:鞭毛菌亞門
- 綱:藻狀菌綱
- 目:霜霉目
- 科:腐霉科
形態特徵,中國分布,世界分布,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病斑生葉上,初淡綠色,後期黃褐色,常為葉脈所限,多角形,直徑3-7mm,有時聯生成斑片狀;霉層葉背生,白色,中等密度。孢囊梗常1-3枝從氣孔出,高170-670 (平均360)μm,主軸長85-460(平均220)μm,占全長的(2/5-)1/2-3/4(-4/5),粗5.5-9.6(平均8.2)μm,基部稍膨大,上部雙叉狀分枝3-5次,末枝頂端膨大成盤狀或近球狀,邊緣環生小梗3-6個,小梗長4-8μm。孢子囊無色,球形或近球形,長8.2- 21.8(平均14.9)μm,寬6.8-19.1(平均13.1)μm,長 :寬=1.0-1.3,平均1.14。卵孢子未見。![薊盤霜霉 薊盤霜霉](/img/c/a64/gZjRGNxgDZ2YmYjNGO1MDZzIWZycDMyQTOwEDZ4UjM5UGN2UDN1MG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薊盤霜霉 薊盤霜霉](/img/c/a64/gZjRGNxgDZ2YmYjNGO1MDZzIWZycDMyQTOwEDZ4UjM5UGN2UDN1MG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薊盤霜霉線稿圖
中國分布
大薊Grsium japonicum DC. :黑龍江密山(MLSAU 2226)
世界分布
中國、波蘭、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俄羅斯。
本種特點
薊屬植物上寄生的Bremia最早記錄為B. lactucae Regel (Saccardo,1888) Constantinescu & Negrean(1983)在記載羅馬尼亞的霜霉時,將6種薊屬植物上寄生的 Bremia,也都作為B. lactucae的寄主。1967年 Jaczewski根據它的形態及寄主的特點,將它作為B. lactucae的變種(B. lactucae var. cirsii Jaczewski ex Uljanish)。Savintseva (CaBицeBa,1974)及Novotelnova & Pystina( 1985)贊同將該菌定為以上變種名稱的主張。
我們根據寄生於菊科植物上Bremia的種的寄主不跨族的觀點認為B. lactucae的寄主範圍,應只限在菊苣族的範圍內,不應當將屬於菜薊族的薊上寄生的Bremia也包括在 B.lactucae的種或作為它的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