薆

薆,漢語文字,讀作薆(ài),部首為艹部,字義有隱蔽、草木茂盛或香的意思,簡化字作“𫉁(⿱艹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薆
  • 拼音:ài
  • 部首:艹
  • 五筆:AEPT
  • 倉頡:TBBE
  • 鄭碼:EPWR
  • 筆順:1223443454544354
  • 出處:《爾雅
  • 總筆畫:3+13
  • 四角:44407
  • 結構:上下
  • 統一碼:8586
現代釋義,古籍解釋,音韻方言,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ài(ㄞˋ)
1、隱蔽:“眾薆然而蔽之。”
2、草木茂盛:“南園薆兮果載榮。”
3、香:“譽馥區中,道薆岷外。”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ài
〈動〉
隱蔽 [cover]
《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昧薆於未,申堅於申。」南朝齊·王融〈餞謝文學離夜詩〉:「離軒思黃鳥,分渚薆青莎。」
薆,隱也。——《爾雅
眾薆然而蔽之。——《楚辭·離騷
觀眾樹炙薆恕—《史記·司馬相如傳》
詞性變化
ài
〈形〉
(1) 草木茂密 [(of grass or trees) dense] 參見"薆薱"。
丘陵窟兮松柏青,南園薆兮果載榮。——三國魏· 曹植《臨觀賦》。
(2) 又如:薆(草木茂盛的樣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薆 ·康熙筆畫:19 ·部外筆畫:13
薆
康熙字典 薆
《唐韻》烏代切《集韻》於代切,𠀤音愛。《玉篇》薆薱,草木盛貌。《張衡·西京賦》鬱蓊薆薱。
又《爾雅·釋言》薆,隱也。《疏》薆障,卽隱蔽也。
又《韻會》晻薆,香氣。《司馬相如·上林賦》晻薆咇茀。
又《韻補》許旣切,音餼。《揚子·太𤣥經》瞢瞢之離,中薆薆也。瞢好之惡,著不寐也。
又叶音曷。《謝朓詩》年華稍菴薆。葉下月韻。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oi5 [梅縣腔] oi5 [海陸豐腔] oi5 [客英字典] oi5
◎ 粵語:oi3
◎ 潮州話:ai3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qɯːds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烏代
去聲
一等
開口
去十九代
ʔɑ̆i
-
ʔᴀi
ʔɒi
ʔʌi
ʔəi
ʔəj
ai4
qaih
oy
薆薱草盛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於蓋
六泰
去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