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煎丸是出自《聖惠》卷二十七,主要治療急勞骨蒸的一種藥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薄荷煎丸
- 主要食材:薄荷汁,桃仁
- 處方來源:《聖惠》卷二十七
- 方劑主治:急勞骨蒸
薄荷煎丸是出自《聖惠》卷二十七,主要治療急勞骨蒸的一種藥丸。
薄荷煎丸是出自《聖惠》卷二十七,主要治療急勞骨蒸的一種藥丸。藥物組成薄荷汁1升,生地黃汁1升,青蒿汁1升,童便2升,桃仁3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如膏),麝香2錢(細研),硃砂1兩(細研),秦艽3兩(去苗,搗...
加減薄荷煎丸主治頭目昏眩,口舌生瘡,痰涎壅塞,咽喉腫痛。處方來源 《御藥院方》卷一。藥物組成 薄荷葉8兩,川芎1兩,桔梗2兩,防風1兩,甘草半兩,縮砂仁半兩,腦子半兩,白豆蔻仁1兩。功效 除風熱,消瘡疹,通利七竅,爽氣清神。主治 頭目昏眩,口舌生瘡,痰涎壅塞,咽喉腫痛。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
加腦子白豆蔻薄荷煎丸 加腦子白豆蔻薄荷煎丸用於治祛風。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服之。藥物組成 薄荷葉8兩,川芎1兩半,桔梗2兩半,甘草2兩,防風1兩半,縮砂仁2錢半,加腦子半兩,白豆蔻仁1兩。處方來源 《御藥院方》卷一。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20丸。
白檀一兩,荊芥穗二兩,薄荷葉四兩,栝樓根一兩,甘草四兩(炙),白芷二兩,鹽四兩,縮砂仁半兩。用法 上為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食後臨臥、稍熱溫服。功用 消風化痰,清頭目。主治 風壅頭目眩,鼻塞、煩悶、精神不爽。附註 附方薄荷煎丸 組成:龍腦薄荷(取葉)十斤,防風(去苗)、川芎各三十兩...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40丸。每服1~2丸,薄荷湯化下,不拘時候。方劑名稱 天麻煎丸 方劑別名 沉香天麻煎丸 藥物組成 五靈脂1兩,附子1兩,白朮1兩,赤小豆1兩,天麻半兩,乾蠍(炒)1兩,羌活1兩,防風1兩。處方來源 《蘇沈良方》卷二引《博濟》。方劑主治 風氣不順,骨痛,或生赤點...
蓖麻煎丸,中藥方劑,主治大風疾。用法用量 每服30丸,薄荷茶下,1日3次。藥物組成 蓖麻子(去皮)10兩,黃連(去須)5兩(2味細銼,以水1斗同煮令水盡,控乾,不用黃連,將蓖麻子細研為膏),九節菖蒲3兩,白附子1兩。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卷十八。方劑主治 大風疾。製備方法 上除前膏外,為末,...
皂莢煎丸,是一種藥名,主治治風墜痰,疏利臟腑。處方出自《聖惠》卷二十。皂莢煎丸 藥物組成:皂莢1斤(肥好、不蛀者,以水洗去其塵,用河水5升煮令軟,挼濾取汁,入銀鍋內熬成膏),威靈仙(暖水浸過,削取其背,不用其根,冷水掏3-5度令淨,曬乾,搗細羅取末)4兩,薄荷(乾杵細羅取末)1兩...
鵝梨煎丸是主治大化痰涎的藥品,出自《博濟》《聖濟總錄》等。處方一 【來源】《博濟》卷二。【組成】鵝梨10個(大者,去皮核),薄荷1斤,皂莢10挺(肥大不蛀者。以上3味,於酸漿水中,揉取自然汁,濾去滓,杏仁4兩,去皮尖,爛研,將杏仁膏並前自然汁,同於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後,另入藥末),...
薄荷油內服通過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增加散熱,而起到發汗解熱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胃腸平滑肌收縮,能對抗乙酸膽鹼而呈現解痙作用;薄荷油能促進呼吸道腺體分泌而對呼吸道炎症有治療作用;體外試驗薄荷煎劑對單純性皰疹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
薄荷煎丸 天南星丸 犀角丸 ……卷之二 治傷寒 卷之三 治一切氣 卷之四 治痰飲 卷之五 治諸虛 卷之六 治積熱 卷之七 治眼目疾 卷之八 治雜病 卷之九 治婦人諸疾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附 指南總論 作者簡介 宋白楊,女,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中醫古籍整理與中醫藥...
薄荷油內服通過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增加散熱,而起到發汗解熱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胃腸平滑肌收縮,能對抗乙酸膽鹼而呈現解痙作用;薄荷油能促進呼吸道腺體分泌而對呼吸道炎症有治療作用;體外試驗薄荷煎劑對單純性皰疹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