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褐斑病

蕹菜褐斑病

蕹菜褐斑病是由甘薯生球腔菌引起的、發生在蕹菜的病害,為害葉片。病株病斑圓形、橢圓形或不正圓形,直徑5~10毫米,初為黃褐色,後變為黑褐色,邊緣明顯,病害嚴重時,病斑相互連結成片,病葉早枯。

蕹菜褐斑病多在秋季發生,分布廣泛,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該病會造成病株葉片布滿病斑,不堪食用;嚴重時引起葉片早枯,造成減產。天氣多雨潮濕易發病;反季節栽培也易發病。

蕹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合理密植,及時採收,實行2年以上輪作,發現病葉及時摘除深埋,播種前進行種植處理等。發病初期還可以選擇合適的化學藥劑噴灑防病,隔7~10天1次,共防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蕹菜褐斑病
  • 外文名:Water spinach brown leaf spot
  • 病原:甘薯生球腔菌
  • 為害作物:蕹菜
  • 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蕹菜褐斑病病原為甘薯生球腔菌(學名:Mycosphaerella ipomoeaecola Hara.),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座球形至扁球形,大小60~120微米,孔口直徑20~25微米;子囊圓筒形至棍棒形或長卵形,大小(45~65)微米×(12~15)微米;子囊孢子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雙細胞,大小(14~18)微米×(6~7)微米。

為害症狀

蕹菜褐斑病主要為害蕹菜葉片。葉片上病斑近圓形,有時受到大葉脈限制而成為半圓形或不規則形,較大,成熟病斑直徑可達5~10毫米。病斑褐色、黑褐色或紅褐色,依品種不同而有差異,通常病斑邊緣色深,中部色淺。多數病斑中部嵌套一個小斑,中心色淡,邊緣色深,幾個病斑可匯合成為較大的斑塊。病斑沿主脈發展後,可使葉片扭曲。乾燥時病斑中部開裂。潮濕時,病斑兩面生黑色霉狀物。

侵染循環

病原菌在病殘體中越季,病殘體產生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引起初侵染。植株發病後,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繼續傳播和侵染。一個生長季節可發生多次再侵染。

流行規律

蕹菜褐斑病多在秋季發生。此外,天氣多雨潮濕易發病;反季節栽培也易發病。

防治方法

  1. 合理密植,及時採收,疏株通風。
  2. 實行2年以上輪作,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避免偏施氮肥,適當控水,切忌大水漫灌。
  3. 發現病葉及時摘除深埋,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以減少初侵染源。
  4. 選用無病種子或用種子量0.3%的35%甲霜靈拌種。
  5. 發病初期噴灑70%代森錳鋅乾懸粉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58%的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50%咪鮮胺錳絡化合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的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隔7~10天1次,每667平方米噴對好的藥液50升,共防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