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揚(晉綏分局黨校副校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蕭揚(1915~1944),原姓楊,名樹義,字務滋,虞鄉陶家窯人。12歲入虞鄉縣立第一高小,14歲入運城省立第二中學,16歲考入太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參加了12月28日衝擊國民黨山西省黨部的愛國學生運動。1932年2月,參加省學聯組織的請願團,到洛陽國民政府行都所在地要求蔣介石出兵抗日。 1933年秋,蕭揚考入北平宏達學院高中部,翌年又考入北平大學經濟系。他經常和同學趙守攻閱讀進步書刊,二人結為摯友。翌年,他參加中共外圍組織社會科學聯盟,主辦《永生旬刊》。1935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揚
  • 生於:1915
  • 死於:1944
  • 原名:楊樹義
  • :務滋
  • 祖籍:虞鄉陶家窯
主要事跡,病逝,

主要事跡

宣傳黨的抗日救亡方針 民國24年(1935)春,蕭揚和趙守攻赴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就讀,並參加東流社組織的左翼文藝活動,結識了許多革命同志。是年秋,因學費中斷回到北平。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爆發後,他到中共北平市委機關秘密做油印、交通等工作,並經常同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中國大學等大專院校的中共組織聯繫,傳達黨的指示,宣傳中共對形勢的分析,向黨員和積極分子傳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進行革命鬥爭的事跡。並積極發展黨員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隊員。他還經常帶領學生參加民先隊組織的宣傳隊,深入到農村,宣傳中共的抗日救亡的方針、政策。他曾賦詞一首:“蠹蟲獨夫安內策,撒在人間盡啼泣。烈火一二九,燒沸青年血。南下民先隊,聲勢若卷席。”當時,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需要大批幹部,他便給在日本留學的趙守攻寫信,要其立即回國。趙守攻回北平後,他隨即介紹其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派其到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和學生會工作。
為八路軍充兵員出力 七七事變後,蕭揚隨中共北方局轉到太原,為北方局組織部長彭真當秘書。是年底,他任北方局組織部幹事。民國27年(1938)2月,北方局決定組建中共晉西省委,王達成任書記,蕭揚任省委委員。5月,中共晉西南省委成立後,蕭揚任中共中離特委書記。他奉上級黨委指示,組建八路軍游擊二大隊。三五九旅七一八團到離石擴兵,他動員各縣黨組織給七一八團和八路軍一一五師晉西支隊補充了數百名兵員。中陽縣游擊隊組建後,改編為保全十五支隊,不久,他把這支隊伍分別編入八路軍游擊二大隊和新軍決死四縱隊。
應對晉西事變 民國28年(1939)7月,蕭揚調任中共晉西南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秋林會議後,閻錫山加緊摩擦活動,區黨委派蕭揚到延安向中共中央匯報山西形勢,並從延安帶回中共中央對應付突然事變的指示。是年10月,區黨委又派他到秋林協助中共北方局統戰部長張友清工作。他到秋林後,加強了黨對疏散工作的領導,並積極配合犧盟會負責人牛蔭冠、第二戰區政治部秘書主任劉岱峰,緊急疏散已暴露和被當局懷疑的中共黨員和進步愛國人士。 閻錫山發動十二月晉西事變後,蕭揚堅定沉著地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反擊閻軍的進攻、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示。事後他賦詩:“紫荊山下炮聲隆,呂梁山上旌旗紅,明庶風拂朝霞波,請君入甕談笑中”。
勤奮努力工作 民國29年(1940)2月,中共晉西南區黨委和中共晉西北黨委合併,成立中共晉西區黨委,蕭揚擔任區黨委秘書長兼調查研究室主任。30年8月,中共中央下達調查研究的決定,他於10月間深入基層,召集工人開會,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寫有《一個磁窯的調查》、《一個銅作坊的調查》、《一個鐵礦場的調查》和《興縣公糧問題初步研究》等。整風運動開始後,張聞天帶調查組到晉西北進行農村調查。蕭揚組織幹部積極配合中央調查組開展工作。他連續熬夜,有一天竟暈倒在地上。調查結束後,又在《抗戰日報》發表《到自然村去!到民眾里去!》一文。 民國31年(1942)8月,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和中共晉西北區黨委成立,分局和區黨委合署辦公。蕭揚先後擔任中共晉西北區黨委委員、中共晉綏分局秘書長、宣傳部副部長、宣傳部長。他肺病很嚴重,林楓副書記讓他半工半養,在病中,他帶病和學員開荒種地,用高粱稈編織草帽。他還主持翻印毛澤東的《論持久戰》、《論新階段》和《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

病逝

民國33年(1944),蕭揚任中共晉綏分局黨校副校長。同年6月20日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