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思溫

蕭思溫(?—970年),字寅古,契丹族國舅部人。遼朝外戚大臣,宰相蕭敵魯侄子。

粗通書史,迎娶遼太宗之女燕國公主,拜為駙馬都尉。長女蕭胡輦嫁給了遼穆宗之弟太平王;次女嫁給遼景宗之弟趙王;遼景宗即位後,憑藉擁戴有功,納其第三女蕭綽為貴妃,並冊封為皇后。保寧初年,拜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尚書令,封為魏王

保寧二年(970年),從獵於閭山,為賊所害。

基本介紹

  • 本名:蕭思溫
  • 所處時代:遼朝
  • 民族族群:契丹人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公元970年
人物生平,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蕭思溫是契丹族國舅部人。遼太宗燕國公主駙馬,宰相蕭敵魯之侄,通書史。長女蕭胡輦(音niǎn)嫁給了遼穆宗的弟弟太平王;次女嫁給了遼景宗的弟弟趙王;遼景宗繼位後,因為蕭思溫擁戴有功,將其三女蕭綽選為貴妃,保寧元年(969年),蕭綽被封為皇后。次年,蕭思溫遇刺身亡。

史籍記載

《遼史·列傳第八》
蕭思溫,小字寅古,宰相敵魯之族弟忽沒里之子。
通書史。遼太宗時,拜為奚禿里太尉,尚燕國公主,為群牧都林牙。思溫在軍中,握笄修邊幅,僚佐皆言非將帥才。尋為南京留守。
初,後周武帝攻打揚州,上遣蕭思溫攻躡其後,憚暑不敢進,拔緣邊數城而還。後周來侵,包圍馮母鎮,兵勢甚張。蕭思溫請求益兵,帝報曰:“敵來,則與統軍司並兵拒之;敵去,則務農作,勿勞士馬。”會敵入束城,我軍退渡滹沱而屯。思溫勒兵徐行,周軍數日不動。思溫與諸將議曰:“敵眾而銳,戰不利則有後患。不如頓兵以老其師,躡而擊之,可以必勝。”諸將從之。遂與統軍司兵會,飾他說請濟師。周人引退,思溫亦還。
已而,後周主柴榮復北侵,與其將傅元卿、李崇進等分道並進,圍瀛州,陷益津、瓦橋、淤口三關,垂迫固安。思溫不知計所出,但云車駕旦夕至。麾下士奮躍請戰,不從。已而陷易、瀛、莫等州,京畿人皆震駭,往往遁入西山。思溫以邊防失利,恐朝廷罪己,表請親征。會周主榮以病歸,思溫退至益津,偽言不知所在。遇步卒二千餘人來拒,敗之。是年,聞周喪,燕民始安,乃班師。
時遼穆宗湎酒嗜殺,蕭思溫以密戚預政,無所匡輔,士論不與。十九年,大遼春蒐,上射熊而中,蕭思溫與夷離畢牙里斯等進酒上壽,帝醉還宮。是夜,為庖人斯奴古等所弒。蕭思溫與南院樞密使高勛飛龍使女里等立遼景宗
保寧初,為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仍命世預其選。上冊蕭思溫女為皇后,加尚書令,封魏王。從帝獵閭山,為賊所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