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為適應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職能任務,加快推進全市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轉型升級,最佳化裝備性能結構和配備體系,提高裝備實戰實用效能,貫徹落實《安徽省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規劃(2020-2024)》(皖政辦秘〔2020〕22號)建設任務及目標,確保我市消防救援裝備建設水平適應全市主要災害類型救援任務需要,滿足全市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隸後應對“全災種、大應急”的履職保障,結合全市實際情況,制定此規劃實施方案。
一、規劃背景
(一)發展現狀。
我市現有投入執勤消防救援站15個、消防戰勤保障站1個,在建消防救援站1個,已立項選址消防救援站4個、消防訓練基地1個。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共配備消防車114輛、衝鋒舟21艘、橡皮艇15個、無人飛行器16台,各類防護及滅火救援裝備2.63萬件套。近年來,各級政府投入財力物力,紮實推動裝備建設,全市消防裝備數量不斷增加,質量性能不斷提升,為我市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近3年,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共接報6436起火災及各類災害事故,出動消防救援人員77232人次,出動車輛12872輛次,搶救疏散被困人員1051人,有效保障了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當前,我市城市建設不斷提速、人口規模持續擴大,消防安全風險也隨之加大,全市社會面的消防安全形勢和綜合性消防救援任務日益嚴峻。一是消防救援隊伍職能不斷拓展。在新修訂的《消防法》頒布實施後,隨著城市的擴展延伸、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民眾對公共安全期望要求越來越高,消防救援隊伍所擔負的職能任務從以火災撲救為主,逐步向承擔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多種災害救援職能拓展,出警任務日益繁重。二是火災複雜性和危險性不斷加大。近年來,我市城市建設快速發展,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廣泛套用,不可預測的火災因素大量增加,撲救難度加大,特別是高層、地下建築、易燃易爆危化品企業、大型批發市場、倉儲物流企業、人員密集場所等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和重大財產損失。三是部分城中村、群租房、小工廠、小作坊等場所環境亂、基礎差、道路堵、人員雜、火險多、隱患大,且流動務工、老幼等弱勢群體自防自救能力較差,火災防控十分困難,“小火亡人”事故時有發生。
消防救援隊伍轉制後,作為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承擔著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職能任務從“單一滅火救援”向“全災種、大應急”綜合性救援轉變,任務量呈幾何倍數增加,作戰對象、訓練模式、救援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應對處置地質災害、建築垮塌、森林火災、水域事故、空勤救援、公共衛生、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等特殊災種的專業裝備缺乏,現有救援裝備不匹配新的職能定位和任務需要。
(二)存在問題。
1.城市消防站數量不足。近兩年,我市新建投入使用消防站1處(萬春小型消防站),在建消防站1處(高新技術開發區消防站),已立項選址消防站4處(無為城東消防站、鳩江特勤消防站、大橋高安消防站、繁昌經開消防站)。目前全市各縣(市)、區消防站分布數量與城區建成區面積不匹配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不同步,現有的隊站布點難以滿足實戰需求。
2.消防裝備數量與隊站裝備達標數量不匹配。目前全市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各隊站裝備中消防車輛、基本防護裝備、特種防護裝備及搶險救援器材均不同程度存在缺配情況,與城市消防站要求配備的裝備數量仍然還有較大差距,車輛裝備整體效能和科技含量偏低,結構不夠合理,用於攻堅克難的“高精尖專”裝備嚴重不足,不能完全適應處置現代大型災害事故的需要。
3.消防裝備建設經費投入不均衡。雖然全市消防裝備建設經費投入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各縣(市)、區經費投入仍不均衡。大多數縣(市)、區裝備建設經費投入不足,與滅火救援實際需求不符,所占財政收入比重較低。部分縣(市)、區為了裝備達標,配備價格低、性能一般的裝備,裝備建設總體水平仍處於低層次循環狀態。
4.裝備型號不統一,採購效益低。各縣(市)、區零散採購體量較小、不成規模、缺乏連貫性,裝備經費投入標準難以統一,出現了同類裝備型號過多、匹配性差、採購效益低、價格浮動大等問題。
5.車輛性能現代化水平不高。目前配備的消防車輛性能參數和功能,不能完全滿足應對 “全災種、大應急”條件下處置各類火災和搶險救援的任務需要。部分車輛配備時間較長,車輛故障發生頻率較高,給繁重的滅火救援任務帶來諸多不便。
6.戰勤保障能力尚需加強。戰勤保障車輛淋浴車、發電照明車、水質淨化車、大噸位供液車、運兵車、工程搶險車等戰勤保障車輛尚未配備。物資儲備運輸方式單一、數量不足,儲運一體化的儲備方式尚未建立。裝備物資備購和裝備器材“一主一備一訓練”保障體系仍不完善。功能化配置、模組化儲運、標準化調配尚有差距,打大仗、打持久戰的保障能力仍需提升。
7.消防裝備經費長效保障機制仍需完善。裝備經費投入雖納入各級政府預算,但消防裝備經費投入比重與地方財政收入仍不同步增長。各級政府新建消防站配套消防裝備經費保障機制,淘汰報廢裝備更新經費保障機制,消防裝備維持性經費保障機制都尚未建立。新建消防站建成後營房、裝備不能同步投入使用,報廢裝備不能夠及時得到補充,維持性經費投入比例較低,執勤裝備全壽命期內不能有效維修和及時補充耗材。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專業隊伍的戰略部署,立足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職能定位,立足滅火救援“全災種、大應急”的現實需求,按照“一專多能、專常兼備”的總體思路,全面加強全市綜合性應急救援裝備建設,為建設皖江明珠,創新之城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保衛環境。
(二)總體目標。
通過五年努力,全面提升全市裝備配備實戰化、管理規範化、保障體系化、人才專業化水平,逐步建成與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相適應、與消防救援隊伍專業化職業化能力相匹配的裝備體系,促進全市消防救援核心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
(三)基本原則。
1.標準化原則。車輛裝備的配備在品種、數量上要符合國家《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規定,同時在產品技術標準和質量監督上應滿足消防裝備的市場準入要求。
2.實戰化原則。滅火救援裝備的配備應立足實際、面向實戰,從提升作戰效能角度出發,根據作戰編成、力量等級調派進行車輛編組、調配、整合,相互配套、優勢互補、形成體系,在此基礎上對現有裝備的種類和功能進行補充和完善,提高一線綜合作戰能力。
3.模組化原則。應根據處置對象的類型和特點,採取模組化方式配備裝備,最佳化裝備集成,使其更具針對性和專業性,方便作戰力量編成和調派。在戰勤物資裝備保障上應採用模組化儲備和運輸,突出保障的機動性和系統性,提高遂行保障能力。
4.一致性原則。從降低消防裝備使用、維護、管理成本,提升滅火救援戰鬥力出發,加強消防裝備的統型建設,減少包括消防車底盤在內的同種用途、同一性能裝備的品種、型號,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益。
5.持續性原則。建立消防裝備的維護、維修機制,根據消防裝備全壽命期內經費保障要求,確定消防裝備年度維持性經費預算。建立消防裝備的更新機制,根據消防裝備退役報廢情況安排裝備更新經費預算,確保消防裝備的可持續發展。
6.前瞻性原則。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立足實戰、適度超前,配備一定數量科技含量較高、滿足全市滅火救援現實需求的高端技術裝備,達到或超過國內同類型城市消防裝備的技術水平。
7.分級性原則。按照現行財政管理體制和分類保障、分級管理、分級負擔的原則,各縣(市)、區保障本級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經費。
(四)發展目標。
2020年,全市消防救援站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裝備配備達標率達70%;市級和各縣(市)、區配備水域、山嶽救援專業裝備達標率90%,滿足基本救援任務需要;各地自然災害救援裝備配備基本滿足實戰需求;各縣(市)、區結合本地火災特點,針對性配備滅火攻堅裝備不低於60%,滅火攻堅能力得到初步提升;市級戰勤保障站完成配備模組車、充氣車等基礎車輛、裝備及物資,滿足一般執勤需要,並建設完成裝備維修站;市本級要建立工程機械社會聯勤聯動機制;市消防訓練基地完成項目設計和概算工作;推廣套用裝備遠程技術保障系統。
2021年,消防救援站裝備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配備達標率達80%;市級地震救援專業隊、水域救援專業隊、山嶽救援專業隊裝備配備100%達標,各縣(市)、區地震救援專業分隊、水域救援專業分隊裝備配備100%達標,市級完成高層建築、地下工程、大型綜合體、石油化工火災撲救專業隊基本裝備配備任務,灣沚區、繁昌區、南陵縣、無為市至少更新1輛消防車輛,根據新建成小型消防站執勤需要經開區至少更新2輛消防車輛,市級提升及更新車輛不少於7輛,戰勤保障站運兵車、器材運輸模組車、大噸位供液車完成配備,裝備及物資配備達標率100%;戰勤保障站結合應急救援任務需求,配備1-3台工程機械。市級及各縣(市)、區初步建立消耗性裝備庫存備購機制,滿足滅火救援急需;消防訓練基地開工建設;市級裝備維修中心建成並完善,裝備維修能力進一步提升。
2022年,消防救援站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裝備配備達標率達90%;市級地震救援專業隊、水域救援專業隊、山嶽救援專業隊裝備配備規模、質量進一步提升;各縣(市)、區地震救援專業分隊、水域救援專業分隊裝備配備規模、質量進一步提升;市級在完成高層建築、地下工程、大型綜合體、石油化工火災撲救專業隊基本裝備配備任務基礎上,增加經費投入,進一步提升裝備配備水平,滅火攻堅能力進一步提升;建立消耗性裝備庫存備購機制,市級及各縣(市)、區購置一定數量備份防護裝備,滿足滅火救援急需;灣沚區、繁昌區、南陵縣、經開區至少更新1輛消防車輛,根據新建隊站執勤的需要,無為市至少更新3輛消防車輛、市級提升及更新車輛不少於5輛,戰勤保障站淋浴車、發電照明車完成配備,進一步加強工程機械配備,總量達3-5台工程機械;消防訓練基地建成且訓練裝備配備率達60%,並同步配備氧氣呼吸器、化學防化服、偵檢器材等易損高價值防護裝備和高精尖裝備的仿真模擬訓練裝備系統;全面推行消防員防護裝備清洗維護室建設,實現消防員防護裝備集中專業清洗,化學防護服使用後清洗率、氣密性檢測率達到100%。
2023年,消防救援站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裝備配備達標率達100%;各縣(市)、區結合城市發展,加大滅火攻堅裝備配備力度,提升各類滅火撲救專業隊裝備規模、質量;灣沚區、繁昌區、南陵縣、無為市、經開區至少更新1輛消防車輛,市級提升及更新車輛不少於5輛,戰勤保障站水質淨化車完成配備,同時在達標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飲食保障、裝備搶修車輛、裝備及物資配備水平,戰勤保障站工程機械配備總量達3—5台;市級消防訓練基地訓練裝備配備率達100%,配備氧氣呼吸器、化學防化服、偵檢器材等易損高價值防護裝備和高精尖裝備的仿真模擬訓練裝備系統;市級消防訓練基地針對性地配備仿真模擬訓練和虛擬現實訓練設備設施,完成消防員呼吸防護“三室一站”升級建設。
2024年,通過更新換代,全市各隊站救援裝備完成統型建設;各縣(市)、區消防救援站,結合轄區救援任務實際,配備專業裝備,滿足基本任務需要;灣沚區、繁昌區、南陵縣、無為市消防救援站在完成更新不少於1輛消防車的基礎上,根據抗洪及滅火需要可配備遠程供水系統及基礎戰勤保障車輛、裝備及物資,滿足一般任務需要;市級提升及更新車輛不少於5輛,各縣(市)、區結合實際任務需要,進一步加強工程機械配備;試點在基層消防站配備仿真模擬訓練和虛擬現實訓練設備設施;在部分縣(市)、區消防救援站試點推行消防員防護裝備清洗維護室建設;全面使用統一的外網裝備信息採集平台,構建裝備信息物聯網大資料庫,實現裝備全過程跟蹤、全壽命管理以及作戰效能統計分析。
三、重點任務
(一)最佳化消防站裝備配備。全面開展執勤消防救援站裝備達標建設,及時淘汰更新老舊裝備,配齊各類裝備品種及數量,分級、分類對消防員防護裝備、救援器材、消防車輛、滅火藥劑的“外觀標識、結構型式、主要參數”進行統型,實現裝備配備數量與質量雙提升。落實新建消防站配套消防裝備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新建消防站建成後營房、裝備同步投入使用。
(二)加快專業裝備配備。按照“一專多能、專常兼備”的原則,配齊配強各類“專、精、尖”裝備。加強市級重型地震救援專業隊、水域救援專業隊、山嶽救援專業隊、高層專業隊裝備配備。針對洪澇、山體滑坡、雨雪冰凍、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救援及公共衛生事件、重大動植物疫情應急需要,配備專業處置裝備。
(三)加強滅火攻堅裝備配備。針對高層超高層、城市大型建築綜合體、城市軌道交通、大體量地下建築、各類化工單位等特殊場所火災撲救及消防勤務需要,重點加強高性能、多功能、針對性強的滅火攻堅裝備配備。
(四)推動消防戰勤保障發展升級。根據轄區任務特點及建設標準,完成戰勤保障車輛裝備物資配備,配齊配強所需淋浴車、發電照明車、水質淨化車、大噸位供液車、運兵車、工程搶險車等戰勤保障車輛,提高裝備模組化儲運水平。市級及縣(市)、區兩級全面建立裝備應急保障回響機制,建立消耗性裝備庫存備購機制,滿足滅火救援急需。
(五)加強工程機械配備。針對重大石油化工火災撲救、化學事故處置、大跨度廠房火災撲救、建築物坍塌事故救援、洪澇排險中的破拆清障、築堤導流、轉運物資等任務需要,加強具有較強機動性的工程機械配備。
(六)完善訓練裝備配備。按照執勤裝備與訓練裝備相分離的原則,配齊市本級及各縣(市)、區級消防員訓練專用裝備。推行消防車輛、水泵及工程設備仿真操縱裝置、真火訓練裝置等仿真模擬訓練裝備。利用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可穿戴裝備、互動式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技術手段開展虛擬仿真訓練。配備氧氣呼吸器、化學防化服、偵檢器材等易損高價值防護裝備和高精尖裝備的仿真模擬訓練裝備系統。
(七)完善裝備維修、維護及檢測體系。整合現有資源,藉助社會力量,建立市級裝備維修中心,提升市級戰勤保障站裝備維修能力。推廣套用裝備遠程技術保障系統,逐步實現裝備技術保障數位化。試點推行消防員防護裝備清洗維護室建設,提升消防員滅火防護服、化學防護服等防護裝備的清洗、維護保養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及有關部門要把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形成多級統籌、上下聯動、多方協同的工作推進機制。市消防救援支隊要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市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積極研究支持政策,鼓勵地方提升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水平。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是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工作責任主體,統籌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二)強化資金投入。各地要按照規劃內容保障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經費投入,根據市消防救援支隊會同市財政局制定的年度採購資金計畫,落實資金來源,足額安排資金,確保完成年度裝備建設任務。同時,各地還要結合本地實際和消防救援需要,適當增加資金投入,以適應消防救援職能不斷拓展的要求。全市消防裝備建設經費任務分解表明細如下:
(三)強化責任落實。堅持政府統一領導下的消防工作責任制,發揮消防安全委員會協調作用,把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健全規劃實施報告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每年組織開展考評。
(四)強化規劃實施。各地要制定分年度規劃實施計畫內容,市有關部門要建立完善規劃實施考核機制,保障規劃分步有效實施。規劃實施情況納入各級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並定期通報。
解讀
2021年3月23日,蕪湖市人民政府第86次常務會議審核通過《蕪湖市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規劃(2020-2024)》(以下簡稱《裝備發展規劃》),蕪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3月30號正式下發。現將《裝備發展規劃》解讀如下:
一、出台背景
為適應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職能任務,全面加強我市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和隊站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規劃(2020-2024年)>的通知》(皖政辦秘〔2020〕22號)要求,加快推進我市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轉型升級,最佳化裝備性能結構和配備體系,結合省政府辦公廳檔案要求和目前我市消防救援裝備配備的現狀,市消防救援支隊牽頭起草了《蕪湖市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規劃(2020─2024年)》(以下簡稱《裝備發展規劃》)。
二、主要依據
《裝備發展規劃》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建標152-2017)《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規劃(2020-2024)>的通知》(皖政辦秘發〔2020〕22號)等檔案,借鑑了亳州、宿州、阜陽等地市的經驗做法,結合蕪湖市實際起草。
三、起草過程
(一)起草《裝備發展規劃》。2020年,市消防救援支隊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安徽省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規劃》(2020-2024)的要求,參考亳州、宿州、阜陽等地市經驗做法,經單位內部多次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通過反覆討論完善,形成了《裝備發展規劃》初稿。
(二)提請市政府建立《裝備發展規劃》。2020年4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規劃(2020-2024)>的通知》(皖政辦秘發〔2020〕22號)檔案下發後,市消防救援支隊牽頭,會同市財政局、應急局和住建局共同研貫、商討《裝備發展規劃》,形成了初步意見和建議。
(三)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2021年1月6日至1月13日,市消防救援支隊通過易政網向各縣(市)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徵求意見和建議。
(四)形成《裝備發展規劃》(送審稿)。根據各縣(市)、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反饋意見,市消防救援支隊吸收採納,經修改完善,形成《裝備發展規劃》(送審稿),並通過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核後,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四、工作目標
2020年,全市消防救援站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裝備配備達標率達70%;市級和各縣(市)、區配備水域、山嶽救援專業裝備達標率90%;各縣(市)、區針對性配備滅火攻堅裝備不低於60%;
2021年,消防救援站裝備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配備達標率達80%;市級地震救援專業隊、水域救援專業隊、山嶽救援專業隊裝備配備100%達標,各縣(市)、區地震救援專業分隊、水域救援專業分隊裝備配備100%達標。
2022年,消防救援站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裝備配備達標率達90%;市級地震救援專業隊、水域救援專業隊、山嶽救援專業隊裝備配備規模、質量進一步提升;各縣(市)、區地震救援專業分隊、水域救援專業分隊裝備配備規模、質量進一步提升。
2023年,消防救援站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裝備配備達標率達100%;各縣(市)、區結合城市發展,加大滅火攻堅裝備配備力度,提升各類滅火撲救專業隊裝備規模、質量;市級消防訓練基地訓練裝備配備率達100%。
2024年,通過更新換代,全市各隊站救援裝備完成統型建設;各縣(市)、區消防救援站,結合轄區救援任務實際,配備專業裝備,滿足基本任務需要。
五、主要內容
《裝備發展規劃》內容主要從規劃背景、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工作要求等4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規劃背景。重點從目前我市城市規模、消防站分布狀況、目前裝備配備的數量、近3年全市消防救援隊伍處理火災及各類災害事故的數據等方面分析了當前的現狀。同時還從消防裝備建設經費投入、採購效益、車輛性能現代化水平低、戰勤保障能力弱、消防裝備經費長效保障機制不完善等方面分析存在的問題。
(二)總體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專業隊伍的戰略部署,立足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職能定位,立足滅火救援“全災種、大應急”的現實需求,按照“一專多能、專常兼備”的總體思路。
(三)重點任務。從最佳化消防站裝備配備,落實新建消防站配套消防裝備經費保障機制,配齊配強各類“專、精、尖”裝備,推動消防戰勤保障發展升級,市級及縣(市)、區兩級全面建立裝備應急保障回響機制,加強工程機械和完善訓練裝備配備,提升市級戰勤保障站裝備維修能力等方面對2020至2024年,市本級及各縣(市)、區應配備的裝備品種和數量進行了指標量化和任務明確。
(四)工作要求。根據規劃內容要求各地及有關部門要把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市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積極研究支持政策;各地要按照規劃內容保障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經費投入,落實資金來源,足額安排資金;健全規劃實施報告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每年組織開展考評;建立完善規劃實施考核機制,保障規劃分步有效實施。
六、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要求各地及有關部門要把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發展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形成多級統籌、上下聯動、多方協同的工作推進機制。市消防救援支隊加大統籌協調,市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積極研究支持政策;二是強化資金投入。要求各地要按照規劃內容保障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經費投入,落實資金來源,足額安排資金,確保完成年度裝備建設任務;三是強化責任落實。要求發揮消防安全委員會協調作用,把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健全規劃實施報告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每年組織開展考評。四是強化規劃實施。要求各地要制定分年度規劃實施計畫內容,市有關部門要建立完善規劃實施考核機制,保障規劃分步有效實施。規劃實施情況納入各級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並定期通報。五是加強媒體宣傳。充分利用政府網站、主流新聞媒體深入宣傳解讀該檔案,有效發揮信息、網站等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