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縣儒學宮,又名文廟、夫子廟,位於古城儒林街(原市十二中學校園內),現今的大成殿是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蕪湖夫子廟
- 地理位置:古城儒林街
- 又名:文廟、夫子廟
- 類別:古建築
概況,泮池,
概況
蕪湖縣儒學宮,又名文廟、夫子廟,位於古城儒林街(原市十二中學校園內),現今的大成殿是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的。
蕪湖學宮始建於北宋元符三年(1100),崇寧二年(1103)奉詔廣拓,當時有任無為縣守的著名書法家米芾書寫的《太平州蕪湖縣新學記》碑刻立於學宮殿左壁。至南宋建炎初年毀於火災;紹興十三年(1143)又重建;南宋、元朝歷代間或時有重修增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修,興建明倫講堂並兩齋房;之後明清兩朝相繼建有射圃、潘池、大成坊、大成橋、狀元橋、尊經閣等,構成一處文蘊壯觀的建築群。清鹹豐三年(1853)毀於兵燹,其建築蕩然無存;同治十年(1871)重建正殿、崇聖祠、大成坊。清光緒年間又兩度重建修葺;民國三年(1914)因大殿椽梁毀損傾復,大修大成殿,之後其他建築漸廢拆除,僅存今日現狀。
古時,蕪湖學宮建設坐北朝南,大成殿位居中軸線上。殿內正中供奉“至聖先師”孔子塑像,兩側是以其弟子的德才和時代為序———分別是“子”、“哲”、“先賢”、“先儒”依次坐位。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御製的“孔子贊”、康熙二十八年(1689)御製的“四配贊”均嵌立在大成殿內。
淵源於文化的浸潤,故有心智的開化。蕪湖學宮開建數百年來,孕育和培養了眾多的精英才子,諸如南宋狀元、著名詞人張孝祥,明代畫家肖雲從,清代戶部尚書、考訂家和帝師黃鉞等,他們都是青少年時期就生活在蕪湖,足以說明與大成殿和學宮文化的傳播不無關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廢除科舉停辦縣學,蕪湖學宮亦奉詔停辦,改稱“蕪湖縣勸學所”。當時的地方政府即在學宮內創辦了“襄垣學堂”,後即為縣中學,解放後改名“蕪湖師範學院”,後為市第十二中學。自古作為最早的蕪湖官辦教育基地,大成殿延續至千年,可以說是蕪湖真正的翰林墨院之聖地。
泮池
在儒林街東面,十二中大操場一帶,原先是一片荷葉田田,荷花盛開的池塘,這片荷花塘有一個很雅致的名子———泮池。所謂泮池,就是專指舊時夫子廟(亦稱文廟、學宮)門前的池塘。自北宋以來的一千多年間,不論規模大小、規格高低,只要是夫子廟,門前必定要建一方泮池。這已為慣例。
蕪湖夫子廟前的泮池呈半圓形,池的四周全是青石圍成,民國三年(1914),在泮池周圍增建石欄,石欄上也是遍雕荷花蓮葉圖案。泮池南面建有一座大成橋。據民國八年(1919)《蕪湖縣志》卷十七記載,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蕪湖縣知縣萬璇命義民金宗周,撤泮池采藻、攀麟二橋,砌石為大成橋。154年之後,清順治四年(1647),知縣賈一奇、教諭寧鳴玉重修復鼎,造大成橋。光緒十六年(1890),對包括大成橋、泮池在內的整個夫子廟建築群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繕。
當年周圍許多居民在迎娶新娘時都要特意繞道,從大成橋上走一下,以圖沾一點大成橋的“靈氣”,日後生子能金榜題名。大成橋南有一座木製牌坊,即有名的大成坊,坊上有一橫匾,書寫著“萬世文明”四個大字。再往南面又有一座石牌坊,即“襟帶三吳”坊,為蕪湖縣令韓文成所立,此牌坊後又改稱“中江鎖鑰”坊。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許多江北難民陸續遷居於此,沿池邊搭起了大量簡易棚戶房,致使泮池污水橫流,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傾倒於此。1953年冬,因棚戶中的居民用火不慎,發生火災,將沿池的棚戶焚燒殆盡,到了1954年夏,蕪湖又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隨洪水帶來的大量泥沙、雜物幾乎將泮池填滿,此後泮池逐漸失去往日的風采,成為蚊蠅橫飛、異味熏天的臭水塘,池面也急劇縮小,後來市第12中學興建大操場,遂將泮池填平,至此,泮池徹底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