蔭秀橋位於黃山市徽州區內有橋亭牌坊顯奇珍等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蔭秀橋
- 地理位置:黃山市徽州區
- 著名景點:橋亭牌坊顯奇珍
- 享譽:“國保”之一
前言,橋亭牌坊顯奇珍,祠堂府第映當年,見證地主收租房,
前言
喜愛山水和古民居的遊客都知道,在現在的黃山市徽州區,經國家、省及當地政府批准並被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的景點,可謂俯拾皆是,其中橫臥在黃山余脈――紫霞山下的潛口民宅博物館,即為“國保”之一。
在這秀美、靜謐之地,匯聚著許多徽州明清古民居的典型建築。它不僅吸引著海內外眾多遊客和影視拍攝人員,而且還是廣大青少年朋友學習、了解明清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及徽州民風、民俗的“活專著”。那一座座古樸的建築,就是一個個明清文化故事。
走進這座博物館,人們無不被這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古民宅所吸引……
在這秀美、靜謐之地,匯聚著許多徽州明清古民居的典型建築。它不僅吸引著海內外眾多遊客和影視拍攝人員,而且還是廣大青少年朋友學習、了解明清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及徽州民風、民俗的“活專著”。那一座座古樸的建築,就是一個個明清文化故事。
走進這座博物館,人們無不被這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古民宅所吸引……
橋亭牌坊顯奇珍
遠遠地,就能看見我國著名古建專家、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先生所題的巨幅“潛口民宅”匾額,嵌在山門上。這一博物館依山勢、地勢,分成南北兩片。北片主要是明園;南片則是清園。踏進山門,首先進入的便是明園。沿山勢拾階而上,橫在眼前的是一泓清泉,泉上是一座石拱橋。石拱橋名曰“蔭秀橋”,建於公元1554年。據史料記載,籌資建橋的是一個尼姑。至於該尼姑為何要出資建橋,史無明載,抑或是削髮之人善心所至吧。“蔭秀橋”三個字,就刻在橋身左右兩側,但左刻為陰,右刻為陽,故此橋又名“陰陽橋”。橋左即是當年的尼姑庵,橋右為雞犬相聞的村莊。一橋之隔,可謂隔出兩個世界,細微之處,可見尼姑之用心。有意思的是,“蔭秀橋”兩邊的護攔,卻是砌著石板羅漢,使遊人頓生“師太不知何處去,羅漢依舊笑春風”之諧趣。歲月悠悠,小橋流水依舊。踱步橋上,思緒難抑。穿橋而過,是名木修竹簇擁著的一條石板路。幽靜之處,有亭翼然,此為“善化亭”。善化亭也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至今已有近500年歷史。建亭者是當地商人許岩保。許岩保是個經營茶葉和木頭的生意人。當地傳說他當年在外發財後,有一次回到家鄉,發現藏在身邊的一個金塊不見了。焦急中的許岩保趕緊往迴路上走,希望能將丟失的金塊拾回來。剛走了一段路,許岩保遇見了一個鄉人站在路邊。他見許岩保一路上好像在找著什麼,就迎上前去問究竟。許岩保說丟了東西,鄉人問丟了啥東西,許岩保只說丟了貴重的東西。鄉人說:“我撿到了,我正在這兒等失主。你說對了,我就還給人你。”金塊失而復得,許岩保被故里淳樸的民風深深感動。於是,他自己出資,在他當年丟金處建了這座“善化亭”。“善化亭”顧名思義,就是勸人行善積德。傳說許岩保在修建“善化亭”時,在亭頂藏有金銀財寶,多少年來,行人受“善化亭”掌故之薰染,不損“善化亭”絲毫,此亭成了供行人歇腳、避雨的“功德亭”。可見“行善積德”在當地已蔚然成風,正如“善化亭”亭柱楹聯所寫:陽春有腳九重天上行來陰德無根方寸地中種出
這副楹聯似乎還在告訴遊人:要想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有多重要。據鄉人說,當年的“善化亭”上還有另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從容步出急不來的心事想一想暫且丟開顯然,這又是一副蘊涵深刻人生哲理、勸人豁達的雋語。從“蔭秀橋”往左,沿曲徑上行便是一座石牌坊。石牌坊被人譽為徽州古代建築“三絕”之一。據統計,單歙縣一地,就保存有石牌坊120餘座。石牌坊是由一種“石墩”演變而來的,至明代才正式形成。明朝以前,徽州有人用石料鑿成柱墩分立在路口、水口兩旁,作為村口或一些建築物的標誌。至明朝,這些“石墩”造型成了龍門,內涵也由單純的“建築標誌”成了“嘉功前人,效法後世”的“形象標誌”,牌坊成了為某人、某事樹碑立傳、宣揚功德、光耀門庭、安定人心,甚至鞏固統治服務的標誌。那些現今仍散落在徽州大地上的“狀元坊”、“孝子坊”、“節婦坊”等,無一不是統治階級安定民心、束縛民心的活見證。牌坊題額的“龍鳳榜”處,刻有“御敕”、“聖旨”、“恩榮”等字樣,顯示出其與封建統治階級最高層人物的特殊關係,使人感到這一建築的至高無上和崇高威嚴,也使一些迷信者產生濃烈的追求欲望,從而起到“將大庇士子平民之心牢牢禁錮住”的作用。明、清時期,徽州地區封建禮教盛行,當地確實出了不少節婦孝子以及士子名流,財力雄厚的徽商紛紛為這些“人物”立牌坊以傳世顯榮,從而在徽州的村巷院落出現了大批的石牌坊。可潛口民宅博物館明園中的這座牌坊與眾不同:它的“龍鳳榜”題額處,沒有“御敕”、“聖旨”、“恩榮”等字樣,而是一個齜牙咧嘴的“人物”雕刻。這個“人物”實際上是個“鬼”的造型:它手裡握著一支大筆,腳上托著一隻方形大斗,而這“鬼”與“斗”合起來,正是“魁”字。顯然,這寓意的是“文魁星”。牌坊的正間額袱是石雕的雙獅戲球;上枋為兩隻展翅飛翔的大鵬。可見,立牌坊者是希望子孫多有鴻鵠大志。此牌坊背面雕刻著“月宮桂樹圖”,這又透露著立此牌坊者希翼家族中多出“文魁星”,去蟾宮折桂,並學優入仕、升官耀祖,其用心可謂良苦。站在這座石牌坊下,遊客無不對其精妙絕倫的石刻嘆服不已。同時,大山深處的這一建築,又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反映出明朝時期,徽州人崇文重教的濃郁風氣。這就使人不難理解古代徽州“十里不廢讀”、文運昌盛、人才輩出,以至於有“東南鄒魯”之稱譽了。漫步在這個博物館,會使遊客感到:這裡的一座牌坊,就是一個故事,它在向遊客訴說著發達的徽州文明,又在向人們傾訴著修行、立身、處世等道理。牌坊不僅具有極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在海外,有些國家和地區還將石牌坊看作是中華文化的一種標誌,如美國的唐人街、澳大利亞悉尼的中國城等,都有牌坊作標誌。
蔭秀橋
祠堂府第映當年
象徵族權的祠堂,達官貴人的府第,普通百姓的民宅,在潛口民宅博物館明園中都可見到。這裡有民宅7幢,這些建築不僅向遊人展示著當年其家族的豪華顯貴,而且還蘊涵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史知識。
首先是明園最高處的“曹門廳”。曹門廳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系潛口汪姓家族的一個支祠,其規模宏大,氣宇軒昂,布局與結構豪比宮廷,有“民間故宮”之稱。其廳堂在“文革”期間被毀,現僅存前廊、門廳和廊廡。
應該讓遊人知曉的是,“曹門”之“曹”,並非此廳主人的姓氏,它是指明朝朝廷兵部的曹門,顯然,曹門廳的主人當年可能在兵部謀事。這個“可能在兵部謀事”的汪氏,到底是何身份,記者囿於時間,未及明究,但其門廊前依次排開的10根粗大的廊柱,氣派的山門,高高的門檻,端莊的抱鼓石,等等,無不顯現出主人當年的顯赫。
這裡有一個一般遊客不會注意、可的確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問題:按明朝當時的規定,民間建築不可超過三開間,官宦之家不可超過五開間,可曹門廳卻是九開間,比山東的孔廟還要多出二開間。這種“違章建築”之所以會出現,可能一是曹門廳主人汪氏確實有地位,誰也不敢惹;二是此地偏僻,所謂山高皇帝遠,皇帝老兒鞭長莫及。但不管怎么說,汪氏有這深山僻壤悄悄蓋“別墅”之舉,比起當今一些達官顯貴公然在都市裡買房藏嬌“包二奶”,可謂小巫見大巫了。
走進曹門廳的二道門,便是一個寬闊的院落,四周全是廊柱,廊柱一律是上撐斗拱,下承石礎,挺拔巍峨。當地百姓回憶說,早年正廳中央的匾額上,有俊逸遒勁的兩個大字“忠愛”;兩側有木製的楹聯:“文經武緯甲第,忠君愛國名家”。由此可以想見,這是個崇尚文武、崇尚誦讀、崇尚仕途的非凡之家。
位於曹門廳右側的一座三開間廳堂,叫“樂善堂”,它本是潛口汪氏宗祠。樂善堂建於明代中葉,又叫“耄耋廳”,是專供汪氏家族老年人娛樂和商議大事的場所,它既體現了宗法的嚴峻,又象徵著家族的融合,相當於汪家的“老年活動中心”。這種場所直至今日,在我國也只是出現在都市和城鎮,出現在農村、並且上幾百年前的山鄉農村,這不能不使遊人嚮往起幾百年前該地的尊老敬長之風。
樂善堂的前方是“司諫第”,它建於明經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它是江南現存最早的建築之一,也是最早進入《中國名勝大詞典》和《中國旅遊大詞典》的古建築之一。由於其建造年代較早,所以該建築保留了較多的宋、元建築風格,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史的珍貴“標本”。
司諫第原為明永樂諫官、進士授吏科給事中汪善五世孫修建的私宅,後為家祠。汪善,字存初,據說為官廉正,“彈奏不避權貴,縉紳憚之。”宅門前原懸有弘治十三年的“司諫第”枋額一塊,上書“勁節高標”四字;中堂高懸著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御賜匾額一塊,上書:“……爾績學能文克膺舉薦省覽敷言良深嘉嘆資特命爾歸榮故鄉以成德業副朕所期毋自滿而驕毋自怠而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未至希聖希賢俟朕有命爾即來朝……”。可見,皇帝對這位退休老臣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這塊標誌汪氏祖宗顯赫地位的匾額,保存至今。
在司諫第的左側,依次有四幢明宅。這四幢民宅主人有朝中顯官,有書生,有商人,也有退休還鄉的高官,其中有極為罕見的明代三層樓民宅。這幾幢民宅中,幾乎家家都有“天井”,這是大多數徽州民宅都有的部分。三間屋的,天井設在廳前;四間屋的,天井設在廳中。由於天井的存在,使得一幢完整的房屋頂上出現一塊“空白”,露出一片藍天。
天井雖然可以使屋內光線充足,空氣流通,但在寒冷的冬季,或陰雨季節,其缺點又不言自明。但傳說中,天井並非僅僅是為屋內的光線和空氣而設計。在古代徽州人看來,此地四周環山,如拱如揖,狀似盆地。“天井”就是仿效這種地勢而設,名曰“可見天日”。關於“天井”的另一種說法是:此地自古多經商之人,商人總怕財源外流,造就“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沖向屋外,造成“肥水外流”,而入於天井之中,再流入屋內的下水道,所謂“聚水如聚財”,名曰“四水歸明堂”。
幾百年過去了,家家戶戶屋內的下水常年不堵,相比於當今“現代化都市”的設計、設備,投入巨資仍不時出現的下水道堵塞現象,今人當作何感慨?
在這些民宅的二樓上,還可見到一種有趣的設定――“美人靠”。樓上沿天井是一圈整齊的欄板,普通人家,這圈欄板裝飾簡單;大戶人家則精雕花樣,整個欄板猶如一隻大花籃。欄板的後面,設定的就是“美人靠”。美人靠是專為小姐而設的,因此,樓上也就布置得格外謹慎。樓梯口處設有蓋板,將這道蓋板關上,樓上沿天井四周的迴廊走道便連成一體,成為“跑馬廳”,十分寬敞。蓋人靠的旁邊,是小姐的閨房,臨面而設的是小姐的梳妝檯。梳妝檯外是“遮羞板”。家中來客人時,為避免讓客人“窺見”芳容,小姐就將這塊“遮羞板”拉下擋住。平時,小姐在美人靠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做做針線而已。
再一個有趣的觀瞻之處,便是各家民宅的外牆,一律的整塊粉白,沒有現代居住樓房牆體上多而大的窗戶,這也是有原因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歲,往外一丟。”古徽州大多數青壯年男人都外出經商,“留守族”多為老弱婦女。建房時考慮到防盜等安全問題,故四周牆壁均不設窗戶。
首先是明園最高處的“曹門廳”。曹門廳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系潛口汪姓家族的一個支祠,其規模宏大,氣宇軒昂,布局與結構豪比宮廷,有“民間故宮”之稱。其廳堂在“文革”期間被毀,現僅存前廊、門廳和廊廡。
應該讓遊人知曉的是,“曹門”之“曹”,並非此廳主人的姓氏,它是指明朝朝廷兵部的曹門,顯然,曹門廳的主人當年可能在兵部謀事。這個“可能在兵部謀事”的汪氏,到底是何身份,記者囿於時間,未及明究,但其門廊前依次排開的10根粗大的廊柱,氣派的山門,高高的門檻,端莊的抱鼓石,等等,無不顯現出主人當年的顯赫。
這裡有一個一般遊客不會注意、可的確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問題:按明朝當時的規定,民間建築不可超過三開間,官宦之家不可超過五開間,可曹門廳卻是九開間,比山東的孔廟還要多出二開間。這種“違章建築”之所以會出現,可能一是曹門廳主人汪氏確實有地位,誰也不敢惹;二是此地偏僻,所謂山高皇帝遠,皇帝老兒鞭長莫及。但不管怎么說,汪氏有這深山僻壤悄悄蓋“別墅”之舉,比起當今一些達官顯貴公然在都市裡買房藏嬌“包二奶”,可謂小巫見大巫了。
走進曹門廳的二道門,便是一個寬闊的院落,四周全是廊柱,廊柱一律是上撐斗拱,下承石礎,挺拔巍峨。當地百姓回憶說,早年正廳中央的匾額上,有俊逸遒勁的兩個大字“忠愛”;兩側有木製的楹聯:“文經武緯甲第,忠君愛國名家”。由此可以想見,這是個崇尚文武、崇尚誦讀、崇尚仕途的非凡之家。
位於曹門廳右側的一座三開間廳堂,叫“樂善堂”,它本是潛口汪氏宗祠。樂善堂建於明代中葉,又叫“耄耋廳”,是專供汪氏家族老年人娛樂和商議大事的場所,它既體現了宗法的嚴峻,又象徵著家族的融合,相當於汪家的“老年活動中心”。這種場所直至今日,在我國也只是出現在都市和城鎮,出現在農村、並且上幾百年前的山鄉農村,這不能不使遊人嚮往起幾百年前該地的尊老敬長之風。
樂善堂的前方是“司諫第”,它建於明經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它是江南現存最早的建築之一,也是最早進入《中國名勝大詞典》和《中國旅遊大詞典》的古建築之一。由於其建造年代較早,所以該建築保留了較多的宋、元建築風格,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史的珍貴“標本”。
司諫第原為明永樂諫官、進士授吏科給事中汪善五世孫修建的私宅,後為家祠。汪善,字存初,據說為官廉正,“彈奏不避權貴,縉紳憚之。”宅門前原懸有弘治十三年的“司諫第”枋額一塊,上書“勁節高標”四字;中堂高懸著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御賜匾額一塊,上書:“……爾績學能文克膺舉薦省覽敷言良深嘉嘆資特命爾歸榮故鄉以成德業副朕所期毋自滿而驕毋自怠而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未至希聖希賢俟朕有命爾即來朝……”。可見,皇帝對這位退休老臣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這塊標誌汪氏祖宗顯赫地位的匾額,保存至今。
在司諫第的左側,依次有四幢明宅。這四幢民宅主人有朝中顯官,有書生,有商人,也有退休還鄉的高官,其中有極為罕見的明代三層樓民宅。這幾幢民宅中,幾乎家家都有“天井”,這是大多數徽州民宅都有的部分。三間屋的,天井設在廳前;四間屋的,天井設在廳中。由於天井的存在,使得一幢完整的房屋頂上出現一塊“空白”,露出一片藍天。
天井雖然可以使屋內光線充足,空氣流通,但在寒冷的冬季,或陰雨季節,其缺點又不言自明。但傳說中,天井並非僅僅是為屋內的光線和空氣而設計。在古代徽州人看來,此地四周環山,如拱如揖,狀似盆地。“天井”就是仿效這種地勢而設,名曰“可見天日”。關於“天井”的另一種說法是:此地自古多經商之人,商人總怕財源外流,造就“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沖向屋外,造成“肥水外流”,而入於天井之中,再流入屋內的下水道,所謂“聚水如聚財”,名曰“四水歸明堂”。
幾百年過去了,家家戶戶屋內的下水常年不堵,相比於當今“現代化都市”的設計、設備,投入巨資仍不時出現的下水道堵塞現象,今人當作何感慨?
在這些民宅的二樓上,還可見到一種有趣的設定――“美人靠”。樓上沿天井是一圈整齊的欄板,普通人家,這圈欄板裝飾簡單;大戶人家則精雕花樣,整個欄板猶如一隻大花籃。欄板的後面,設定的就是“美人靠”。美人靠是專為小姐而設的,因此,樓上也就布置得格外謹慎。樓梯口處設有蓋板,將這道蓋板關上,樓上沿天井四周的迴廊走道便連成一體,成為“跑馬廳”,十分寬敞。蓋人靠的旁邊,是小姐的閨房,臨面而設的是小姐的梳妝檯。梳妝檯外是“遮羞板”。家中來客人時,為避免讓客人“窺見”芳容,小姐就將這塊“遮羞板”拉下擋住。平時,小姐在美人靠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做做針線而已。
再一個有趣的觀瞻之處,便是各家民宅的外牆,一律的整塊粉白,沒有現代居住樓房牆體上多而大的窗戶,這也是有原因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歲,往外一丟。”古徽州大多數青壯年男人都外出經商,“留守族”多為老弱婦女。建房時考慮到防盜等安全問題,故四周牆壁均不設窗戶。
見證地主收租房
明園的對面,便是清園。
清園內民宅的建築規模、雕刻風格等,已與明園民宅顯現出較大的差別。遙追清園內幾幢民宅家族的發展、發跡史,遊客們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
建於道光年間的“谷懿堂”,原房主潘敘德是個商人,經商發跡後,回故里先後修建過四幢私宅,分別為華德堂、延慶堂、議政堂和谷懿堂。從外觀上看,谷懿堂有個特別惹眼之處,那就是其大門門框不是周周正正地嵌在正門處,而是向西偏5度。當地很多長者都知道,這是由於古徽州人講究風水,所謂“以斜辟邪”,以求平安福祉。像這樣的“斜門”,至今在徽州民間仍隨處可見。
谷懿堂上的木雕刻有松鼠葡萄,這是寓意子孫後代繁榮昌盛;刻有松鶴馬鹿,這是希翼子孫飛黃騰達、功名利祿等;邊門磚雕上刻有蝙蝠、喜鵲等,這是寄望子孫有福氣、考進士等。
在谷懿堂後進房間的窗戶欄板上,有幅引人注目的“百忍”木刻圖案,這裡有一個歷史掌故。相傳唐朝有個大臣,名叫張公藝,其家庭和睦,九世同堂。當時的皇帝召見他,問其家族和睦之道。張公藝當即手書100個“忍”字以對,於是龍顏大悅,命賜錦帛。“忍”,正是統治階級所需要的民眾的品質。同時,忍讓謙和、寬厚兼容,也是一個人立於世、親於家所必不可少的品質。潘敘德家在當地,當時也算是大戶人家,刻此“百忍圖”,可見其用心所在。
“收租房”程培本堂,是清園中給人印象尤深的民宅。程培本堂建於公元1888年,為其子程雲卿所建。程雲卿,字彩鳳。相傳程雲卿自幼學習加工糕點,出師後即自己開店經營,既當老闆,又當大師傅。據鄉里長輩們說,程雲卿的篩上功夫了得,其篩米打團大如小孩拳頭,從篩里倒進斗桶,粒米不灑,手藝之精可見一斑。後程雲卿外出經商,立足江蘇一帶,經營南北雜貨,家業漸起。在經營處,其設前店後坊,精製糕點,還有醬油坊。經營累年,“絕頂聰明的程雲卿手藝精湛,管理有方,商場業務迅速拓展,在南通紅極一時”。
那么,程雲卿為什麼不在南通繼續擴大投資,而要將資本抽回家鄉,當起大地主呢?
就在程雲卿生意蒸蒸日上之時,他娶妻生子,蓋樓建房了。程培本堂就是在他父親手上開始營建的。但使程雲卿深感遺憾的是,他的兩個兒子都不成器,自幼“念書吃書,認字吞字”,長大後,依舊呆頭呆腦,無以調教。程雲卿看著兩個傻兒子,無奈地說:“看來,你兩個只有回家吃老米飯了。”
怎么吃“老米”呢?於是,程雲卿抽回部分商業資本,在老家及緊鄰的休寧一帶,購置了良田近700畝,購買黃牛、水牛近90頭,共同出租給附近的農戶。每年田地收租糧食達10萬擔以上;耕牛租糧也在3萬斤以上。另外,程家還僱傭長工、短工各數十名。
因家中租糧太多,無處堆放,於是又興建了專門用來收租、堆放糧食的“收租房”。收租房建有大穀倉6個,每個大穀倉可存放稻穀萬斤以上。每個穀倉上,又可加立兩個囤簟,每個囤簟上又可堆糧萬餘斤。
收租房由於其功能獨特,所以在古建築中十分罕見。與近31米的“長龍形”長度相比,其5米的進深顯得特別窄,但這十分有利於收租、囤糧。
在門首東山牆上,安砌著黟縣青雕琢成的系馬栓,這是供運糧農民系牲口用的。系馬栓因常年使用,所以被磨得十分光滑,可見當年收租納谷時的繁忙景象。
收租房是個上下兩層的樓房。樓上是供帳房先生、管家人住用的;樓下首間,是供送糧農民歇息的。往裡的連續三間房,是“納谷點”,其地面一律是紅岩石鋪就,地面上有四個鉚眼,恰好構成長方形。這是當年用來安放淨谷用的風車而設的。
農民交租的第一道關,便是“淨谷”。這裡供淨谷的場所空間是足夠大的,而且是在室內。比起農民在露天交租,一遇下雨,稻穀與人皆成“落湯雞”,顯然考慮得更顯周到。
然後是過斗、司秤。接著,將裝入大筐內的糧食用木製絞車,將其吊運樓上,倒進穀倉。最後到賬房先生那兒去結帳。
結帳處是個小巧玲瓏的房間,設有一扇小玻璃窗。賬房先生通過這扇小窗,可以看見納谷、儲糧各環節的操作情況;下面的視窗高度適宜,十分便於遞碼報賬。即便是結賬處,設計者也沒忘記雕刻:這裡刻有葫蘆、蓮葉、魚鼓、橫笛、扇子等,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鐵拐李、何仙姑、張果老、藍采和等“八仙”的“用具”,此為“暗八仙”。可見,主人對賬房先生是十分器重的。
據潛口民宅博物館負責人程昌根先生介紹,該館自1988年開放以來,已陸續接待成千上萬的遊客。隨著該館對所有民宅資料的進一步整理,其不為“常客蔭秀橋”所了解的豐富內容,將進一步被發掘,其對遊客的吸引力也必將日益增強。
清園內民宅的建築規模、雕刻風格等,已與明園民宅顯現出較大的差別。遙追清園內幾幢民宅家族的發展、發跡史,遊客們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
建於道光年間的“谷懿堂”,原房主潘敘德是個商人,經商發跡後,回故里先後修建過四幢私宅,分別為華德堂、延慶堂、議政堂和谷懿堂。從外觀上看,谷懿堂有個特別惹眼之處,那就是其大門門框不是周周正正地嵌在正門處,而是向西偏5度。當地很多長者都知道,這是由於古徽州人講究風水,所謂“以斜辟邪”,以求平安福祉。像這樣的“斜門”,至今在徽州民間仍隨處可見。
谷懿堂上的木雕刻有松鼠葡萄,這是寓意子孫後代繁榮昌盛;刻有松鶴馬鹿,這是希翼子孫飛黃騰達、功名利祿等;邊門磚雕上刻有蝙蝠、喜鵲等,這是寄望子孫有福氣、考進士等。
在谷懿堂後進房間的窗戶欄板上,有幅引人注目的“百忍”木刻圖案,這裡有一個歷史掌故。相傳唐朝有個大臣,名叫張公藝,其家庭和睦,九世同堂。當時的皇帝召見他,問其家族和睦之道。張公藝當即手書100個“忍”字以對,於是龍顏大悅,命賜錦帛。“忍”,正是統治階級所需要的民眾的品質。同時,忍讓謙和、寬厚兼容,也是一個人立於世、親於家所必不可少的品質。潘敘德家在當地,當時也算是大戶人家,刻此“百忍圖”,可見其用心所在。
“收租房”程培本堂,是清園中給人印象尤深的民宅。程培本堂建於公元1888年,為其子程雲卿所建。程雲卿,字彩鳳。相傳程雲卿自幼學習加工糕點,出師後即自己開店經營,既當老闆,又當大師傅。據鄉里長輩們說,程雲卿的篩上功夫了得,其篩米打團大如小孩拳頭,從篩里倒進斗桶,粒米不灑,手藝之精可見一斑。後程雲卿外出經商,立足江蘇一帶,經營南北雜貨,家業漸起。在經營處,其設前店後坊,精製糕點,還有醬油坊。經營累年,“絕頂聰明的程雲卿手藝精湛,管理有方,商場業務迅速拓展,在南通紅極一時”。
那么,程雲卿為什麼不在南通繼續擴大投資,而要將資本抽回家鄉,當起大地主呢?
就在程雲卿生意蒸蒸日上之時,他娶妻生子,蓋樓建房了。程培本堂就是在他父親手上開始營建的。但使程雲卿深感遺憾的是,他的兩個兒子都不成器,自幼“念書吃書,認字吞字”,長大後,依舊呆頭呆腦,無以調教。程雲卿看著兩個傻兒子,無奈地說:“看來,你兩個只有回家吃老米飯了。”
怎么吃“老米”呢?於是,程雲卿抽回部分商業資本,在老家及緊鄰的休寧一帶,購置了良田近700畝,購買黃牛、水牛近90頭,共同出租給附近的農戶。每年田地收租糧食達10萬擔以上;耕牛租糧也在3萬斤以上。另外,程家還僱傭長工、短工各數十名。
因家中租糧太多,無處堆放,於是又興建了專門用來收租、堆放糧食的“收租房”。收租房建有大穀倉6個,每個大穀倉可存放稻穀萬斤以上。每個穀倉上,又可加立兩個囤簟,每個囤簟上又可堆糧萬餘斤。
收租房由於其功能獨特,所以在古建築中十分罕見。與近31米的“長龍形”長度相比,其5米的進深顯得特別窄,但這十分有利於收租、囤糧。
在門首東山牆上,安砌著黟縣青雕琢成的系馬栓,這是供運糧農民系牲口用的。系馬栓因常年使用,所以被磨得十分光滑,可見當年收租納谷時的繁忙景象。
收租房是個上下兩層的樓房。樓上是供帳房先生、管家人住用的;樓下首間,是供送糧農民歇息的。往裡的連續三間房,是“納谷點”,其地面一律是紅岩石鋪就,地面上有四個鉚眼,恰好構成長方形。這是當年用來安放淨谷用的風車而設的。
農民交租的第一道關,便是“淨谷”。這裡供淨谷的場所空間是足夠大的,而且是在室內。比起農民在露天交租,一遇下雨,稻穀與人皆成“落湯雞”,顯然考慮得更顯周到。
然後是過斗、司秤。接著,將裝入大筐內的糧食用木製絞車,將其吊運樓上,倒進穀倉。最後到賬房先生那兒去結帳。
結帳處是個小巧玲瓏的房間,設有一扇小玻璃窗。賬房先生通過這扇小窗,可以看見納谷、儲糧各環節的操作情況;下面的視窗高度適宜,十分便於遞碼報賬。即便是結賬處,設計者也沒忘記雕刻:這裡刻有葫蘆、蓮葉、魚鼓、橫笛、扇子等,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鐵拐李、何仙姑、張果老、藍采和等“八仙”的“用具”,此為“暗八仙”。可見,主人對賬房先生是十分器重的。
據潛口民宅博物館負責人程昌根先生介紹,該館自1988年開放以來,已陸續接待成千上萬的遊客。隨著該館對所有民宅資料的進一步整理,其不為“常客蔭秀橋”所了解的豐富內容,將進一步被發掘,其對遊客的吸引力也必將日益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