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璜,1906年出生於江蘇宜興,民盟盟員、中國共產黨黨員,193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1981年被評為北京市勞模,先後四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蔣璜教授是北京工業大學最年長的黨員,也是學校首位百歲教授。北工大建工學院師生及海內外校友聯合發起建立“蔣璜基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宜興
- 出生日期:1906年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個人簡介,投身教育,培育英才,永葆先進,黨性彌堅,
個人簡介
蔣璜教授是中國公路工程界的先驅,2009年他103歲,北京工業大學的退休教授,我國道路橋樑及交通工程學科的創始人。就是這樣一位公路、橋樑方面的知名專家,雖然有一條腿是假腿,但是他比正常人做得更出色。是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道路、橋樑、隧道及交通工程學科的元老。蔣璜教授以廣博精深的學識、虛懷若谷的胸襟、嚴謹勤奮的敬業精神與德澤育人的品德,贏得了歷屆學生的廣泛尊重和愛戴。
在慶祝母校45周年校慶之時,也迎來建工學院蔣璜教授百歲華誕。為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傳承老一輩教育工作者一燭微火,燃儘自己光照人間的優良品質與道德風範,北工大建工學院師生及海內外校友聯合發起建立“蔣璜基金”。
蔣璜基金主要用於解決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高齡離退休人員的特殊困難,資助建工學院生活困難且學業優秀的學生完成學業等。
學識精深,堅守真理。
他在工作中兢兢業業、紮實勤奮,能夠堅持真理、實事求是。1955年,他在交通部第三公路勘測設計院工作時,本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節省開支”的原則,提出採用低造價過渡式的泥結碎石式路面來修建浙閩交接處的一段山區公路。在當時特定政治背景下,科技工作大多跟隨蘇聯,這種路面已被禁用,面對困難他沒有退縮,再三和專家磋商探討,最終改變了專家的意見,獲得認可。經過中央匯集專家集中討論,這種符合中國國情的路面在全國得以再度通行。
投身教育,培育英才
蔣璜教授是北京工業大學首批教授之一,是該校建築工程學院交通工程、道路與橋樑工程學科的創始者之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年逾八十才退休。作為高校教師,他將自己的全部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更將全部的熱情傾注在學子身上。1965年,他在國內首創道橋專業“開門搞畢業設計”,將教學與生產相結合,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現場,使“開門辦學”成為北工大道橋生的常規學習方式。蔣璜教授始終堅持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在他60歲參加某山區公路實測工作時,仍然堅持和學生同吃同住,就地指導。他甘當先鋒,拄拐杖、拖假腿,爬荒山、進深谷,和學生們一起學習、實踐。如今,他的學生始終念念不忘蔣教授在三尺講台前的諄諄教誨,在羊腸小道上的蹣跚身影,因為從他那裡,大家看到了為師之道、做人之本。
永葆先進,黨性彌堅
蔣璜教授在80歲高齡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退休後他堅持每天學習,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學校發展。學校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當建築工程學院黨委送學上門時,蔣教授正在家看黨建參考文獻,接過學習材料後,他興奮得合不攏嘴,一再感謝並表示要認真學習。蔣教授平時生活非常儉樸,但對有困難的人卻一定會傾力相助,在救助災區時他每次都是街道里捐款捐物最多的;女兒給他買的羊絨衫,他自己捨不得穿,卻捐給了災區。生活儉樸的他至今還和94歲高齡的妻子住在學校70年代分的50平方米的住房裡。
學識淵博培育英才,人格高尚感染學子,黨性彌堅本色彰顯,蔣璜教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內涵,為黨旗增輝添色,他無愧於共產黨員這一先進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