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故城

蔣國故城

蔣國故城,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期思村,為西周至戰國時期遺址。

蔣國故城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700米,南北長300~500米,總面積約85萬平方米。故城北面靠死河的台地與城內地面相平,已無城牆痕跡,其餘三面牆址斷續可見,牆址高2~3米,最高處約8米,基寬32米,牆址寬15~20米。南部護城河尚存。通過對蔣國故城城牆剖面的調查分析,發現城牆底部分布有商代時期的文化包含物,這些包含物證實期思的古城牆就是建於西周時期,上限為西周,下限為漢代,屬西周至漢代古城。故城出土西周時期的銅錛、銅鏃、陶豆、骨簪、骨針等遺物。蔣國故城為研究淮河流域商周文化特徵及西周王朝分封和當時蔣國的城市布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實物資料。

2013年5月,蔣國故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國故城
  • 地理位置: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期思村
  • 所處時代:西周至戰國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7-0307-1-307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蔣國是西周初年周王朝分封的同姓諸侯國。《左傳》信公二十四年(前636年)載:“凡、蔣、邢、胙、祭、周公之胤也。”春秋時被楚所滅,置期思邑,漢置期思縣,南朝梁天監四年置期思州,陳置邊城郡,隋廢郡改縣。唐初,期思縣廢,一直隸屬固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歸淮濱。
1982年,當地農民在挖排水溝時,發現一座春秋時代的豎穴土坑墓,出土了一批殘陶、鼎壺、罐霸拒碑等器物。
1990年,唐營村窯坊在此地取土生產時,發現一批豎穴木梓墓,後經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調查,確認該地為春秋戰國時代墓群。當年1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委託信陽地區文管會、淮濱縣文管會,對此地窯坊破壞的四座墓進行搶救性清理,出土了一批已損壞的陶器及銅劍、戈等,陶器多為鼎、壺、罐、豆等,陶質為灰胎黑衣彩繪陶。
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古城東南部白龍廟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了西周時期的銅錛、銅鏃、陶豆、骨簪、骨針等遺物。
蔣國故城
蔣國故城

遺址特點

綜述
蔣國故城坐落在距淮濱縣城東南15千米的期思鎮政府所在地—期思村(又名期思集),白露河和淮河交匯處的中間偏南地帶,北靠期思死河。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700米,南北長300~500米,總面積約85萬平方米。
城牆
蔣國故城北面靠死河的台地與城內地面相平,已無城牆痕跡,其餘三面牆址斷續可見,牆址高2~3米,最高處約8米,基寬32米,牆址寬15~20米。南部護城河尚存。
年代
通過對蔣國故城城牆剖面的調查分析,發現城牆底部分布有商代時期的文化包含物,這些包含物證實期思的古城牆就是建於西周時期,上限為西周,下限為漢代,屬西周至漢代古城。
古墓葬區
蔣國故城周圍有很多處商、周及其更遠時代的人類活動遺址,說明期思早以經過了先民的開發,是一個農業生產水平相對較高,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尋再鑽。期思從公元前11世紀的蔣氏封國到唐初期思縣地併入固始,在1600多年的漫長歷史時期內,始終作為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蔣國故城的東南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古墓葬區。這些墓葬從商周延至漢晉,規模宏偉封土高大,其中蔣國貴族墓葬占有一定的比例。
小溝
城牆的西南角外側,因地勢較窪,北部多年順南流水緊依城牆壁形成一條小溝。由溝壁看城牆暴露出的結構及城內所挖的一些深溝溝壁斷面分析,文化層厚1.5米左右,可分春秋、戰國、漢代及其更早期的陶片所肯兆精海反映出的文化層。
孫叔敖埋蛇嶺
蔣國故城西北部的台地被稱為孫叔敖埋蛇嶺,拳陵市經地方學者研究考證,此台地乃為孫叔敖子所封之寢丘。嶺下有孫叔敖廟和墓。《水經注·淮水》載:(淮水)又東過期思縣北,縣故蔣國······城之西北隅有孫叔敖廟,廟前有碑。明成化年間重修,重修孫叔放廟志碑碑文載:“廟西下即其墓。”《說苑》《絳史》、清乾隆《光州志》、清嘉慶《固始縣誌》等都載有東漢延熹三年期思令段光書、王延壽撰文的《孫叔敖廟碑文》。

文物遺存

蔣國故城內及周邊區域採集和出土較多西周至戰國遺物,有銅鼎、銅壺、銅錛、銅鏃、銅劍、蟻鼻錢、金幣-郢爰、車馬、陶豆、骨簪、骨針等。故城西北偶的台地上榜戶刪婚發現了大量的石斧、石鑿、蚌鐮、紅陶、火燒土等史前文物。
蔣國故城
蔣國故城出土
20世紀60年代~90年代,在蔣國故城發現了“楚相孫公祠”橫額石刻,記載“古寢丘地”的清同治年間奶奶廟碑,明劉昌孫叔敖詩碑,重修孫叔放廟志殘碑石刻等大量文物。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孫叔敖,又名蒍敖,字艾獵,期思人就出生在古老的蔣城期思。他修建了中國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期思陂”,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他列為循吏第一人,人們把他稱為“天下第一清官”。現在期循民檔思鎮鎮政府院內仍保留著孫叔敖廟地遺址和明代的“重修孫公祠”殘碑,在鎮政府西側不遠就是孫叔敖墓地。
蔣國故城
孫叔敖
相關記載
蔣國古城歷史早有記載,清乾隆《光州志》說,清朝初年固始縣境內有三座古城,即“古城一在棗林岡,一在期思鎮,一在上閘,三城備放俱臨河岸,舊志以為或古漕司雲”,這三座古城是指蓼國故城、澮州故城和期思的蔣國故城。

研究價值

蔣國故城文物遺存充分展示出古城歷史文化內涵,為研究淮河流域商周文化特徵及西周王朝分封和當時蔣國的城市布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實物資料。

保護措施

1986年,蔣國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蔣國故城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蔣國故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蔣國故城
蔣國故城遺址碑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蔣國故城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期思村。
淮濱縣西周蔣國故城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蔣國故城,路程約23.5千米,用時約32分鐘。
孫叔敖埋蛇嶺
蔣國故城西北部的台地被稱為孫叔敖埋蛇嶺,經地方學者研究考證,此台地乃為孫叔敖子所封之寢丘。嶺下有孫叔敖廟和墓。《水經注·淮水》載:(淮水)又東過期思縣北,縣故蔣國······城之西北隅有孫叔敖廟,廟前有碑。明成化年間重修,重修孫叔放廟志碑碑文載:“廟西下即其墓。”《說苑》《絳史》、清乾隆《光州志》、清嘉慶《固始縣誌》等都載有東漢延熹三年期思令段光書、王延壽撰文的《孫叔敖廟碑文》。

文物遺存

蔣國故城內及周邊區域採集和出土較多西周至戰國遺物,有銅鼎、銅壺、銅錛、銅鏃、銅劍、蟻鼻錢、金幣-郢爰、車馬、陶豆、骨簪、骨針等。故城西北偶的台地上發現了大量的石斧、石鑿、蚌鐮、紅陶、火燒土等史前文物。
蔣國故城
蔣國故城出土
20世紀60年代~90年代,在蔣國故城發現了“楚相孫公祠”橫額石刻,記載“古寢丘地”的清同治年間奶奶廟碑,明劉昌孫叔敖詩碑,重修孫叔放廟志殘碑石刻等大量文物。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孫叔敖,又名蒍敖,字艾獵,期思人就出生在古老的蔣城期思。他修建了中國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期思陂”,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他列為循吏第一人,人們把他稱為“天下第一清官”。現在期思鎮鎮政府院內仍保留著孫叔敖廟地遺址和明代的“重修孫公祠”殘碑,在鎮政府西側不遠就是孫叔敖墓地。
蔣國故城
孫叔敖
相關記載
蔣國古城歷史早有記載,清乾隆《光州志》說,清朝初年固始縣境內有三座古城,即“古城一在棗林岡,一在期思鎮,一在上閘,三城俱臨河岸,舊志以為或古漕司雲”,這三座古城是指蓼國故城、澮州故城和期思的蔣國故城。

研究價值

蔣國故城文物遺存充分展示出古城歷史文化內涵,為研究淮河流域商周文化特徵及西周王朝分封和當時蔣國的城市布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實物資料。

保護措施

1986年,蔣國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蔣國故城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蔣國故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蔣國故城
蔣國故城遺址碑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蔣國故城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期思村。
淮濱縣西周蔣國故城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蔣國故城,路程約23.5千米,用時約32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