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生

蔡海生,男,1972年1月出生,江西萬年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工學博士(土地生態方向)。江西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黨委書記。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江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江西省青年志願者生態環保服務總隊總隊長),中華環保聯合會、江西省土地協會、江西省生態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海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萬年
  • 出生日期:1972年1月
  • 職業:教授,學者
  • 畢業院校:中國農業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學習經歷,工作情況,科研項目,主要論文,學術活動,參加社團,

學習經歷

1993年至1997年在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參加本科階段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1997年於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畢業,分配到江西農業大學國土資源與環境學院任教至今。2000年至2003年在江西農業大學參加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畢業後獲得農學碩士學位,畢業論文題目為《GIS支持下鄱陽湖區生態環境脆弱度評價模型的建立與套用》;2004年至2007年在中國農業大學參加博士研究生階段學習,畢業後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畢業論文題目為《基於GIS技術的區域土地利用變化及其調控機制研究——以江西省鄱陽湖區為例》。

工作情況

參加工作以來主要從事土地信息系統、土地資源管理、土地生態、土地經濟等方面的教研工作,具備利用“3S技術”進行空間分析和數據處理的能力,對鄱陽湖自然資源、土地利用、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有過較系統的研究。主持過國家基金1項、省級以上課題14項、校青年基金5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鄱陽湖區土地利用變化及其生態管理機制研究”,省社科基金“基於國土主體功能區劃的鄱陽湖區生態補償機制研究”,省教育廳科技項目“GIS支持下鄱陽湖區土地整理潛力與效益研究”;參與了國家自然基金“鄱陽湖區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環境效應的機制研究”、“鄱陽湖區脆弱生態環境效應的空間分異特徵研究”、“鄱陽湖地區土地利用變遷與釘螺發生規律信息系統的研究”等課題的部分研究工作。多次參與完成鄱陽湖區市縣土地資源調查、土地資源評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區域土地整理等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各級期刊上公開發表與鄱陽湖區域研究有關的學術論文30多篇,獲江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江西省共青團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江西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1998年10月,指導該院土地資源管理、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等相關專業的學生,成立了江西省高校第一個大學生環保社團——江西農業大學國土學院環保協會(2001年更名為江西農業大學綠源協會),作為社團指導老師長期指導大學生、研究生深入鄱陽湖區域,就土地利用、土地政策、濕地保護、小流域治理、生物多樣性、“三農”問題等開展社會實踐和專題調研活動,調研成果得到了團中央、國家環保總局、團省委、省環保局的表彰,先後獲得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5周年成就獎、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先進個人、中國民間環保人物、江西省保護母親河行動貢獻獎、江西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調研活動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保護母親河簡報》、江西《衛視新聞》、《科學時報》前言欄目、《中國青年報》、《江西日報》、《中國環境報》等數十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導。2003年指導該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林建平同學結合“鄱陽湖區生態環境脆弱性”調研,形成的學術論文獲得第十屆全國“挑戰杯”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2007年指導該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王光遠同學結合“鄱陽湖區土地利用變化”調研,形成的學術論文獲得第十二屆全國“挑戰杯”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江西賽區二等獎;2009年指導該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黃超同學結合“修水流域水資源調查”,形成的學術論文獲得第十三屆“挑戰杯”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江西賽區三等獎。多次獲得“挑戰杯”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江西賽區“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科研項目

★ 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情況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鄱陽湖區土地利用變化及其生態管理機制研究(編號:40861029/D011201),2008年立項;
(2)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鄱陽湖區水土資源利用演變及其調控機制研究(編號:2007.12編號:贛科基辦字[2007]4號/2007GQN0264),2007年立項;
(3)江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國土主體功能區劃的鄱陽湖區生態補償機制研究(編號:08YJ38),2008年立項;
(4)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鄱陽湖區土地資源利用時空演變及其調控機制研究(編號:贛教高字〔2008〕3號/GJJ08173),2008年立項;
(5)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GIS支持下鄱陽湖區土地整理潛力與效益研究(編號:贛財教[2004]18號),2004年立項;
(6)江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基於“湖泊-流域”理念的鄱陽湖流域生態管理機制研究(編號:GL1030),2010年立項;
(7)江西省科技廳工業攻關項目子課題:基於GIS的江西脆弱生態環境現狀與分區研究(編號:20051B0105900),2006年立項;
(8)江西省財政林業重大專項子課題:鄱陽湖濕地生態系統時空演變及退化生態系統修復技術研究(編號:2006511101),2009年立項;
(9)全國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資助項目:修水流域水污染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調研,2008年立項;
(10)江西農業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脆弱性動態評價研究,2008年立項。
★ 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情況
(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鄱陽湖地區脆弱生態環境的空間分異特徵研究,2000年立項,本人排名第三;
(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紅壤山區急陡坡土壤侵蝕研究(編號:40771130),2007年立項,本人排名第三;
(13)國家社科青年項目基金: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低碳旅遊發展戰略研究,2010年立項,本人排名第三;
(14)江西省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研究重大招標課題: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地域範圍和功能區劃研究(編號:08ZD101),2008年立項,本人排名第四;
(15)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效應研究——以鄱陽湖區為例(編號:0430051),2004年立項,本人排名第三;
(16)江西省土地整理中心項目:江西省土地整理開發工程類型區劃研究,2008年立項,本人排名第二;
(17)江西農業大學青年基金:鄱陽湖濕地格局動態變化分析(編號:2007-3),2007年立項,本人排名第二。

主要論文

[1]蔡海生,趙建寧,曾珩,陳美球.江西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類型區劃分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11,25(3):19-25
[2]蔡海生(通訊作者),熊彩雲,張學玲,肖復明.鄱陽湖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變化及其對策分析[J].人民長江,2011,42(8):51~56
[3]蔡海生,張學玲,黃宏勝.“湖泊-流域”生態管理的理念與方法探討[J].自然資源學報,2010,25(6):1049~1058
[4]蔡海生,肖復明,張學玲.基於生態足跡變化的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定量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0,19(6):623~627(CSSCI
[5]蔡海生(通訊作者),張學玲,肖復明.鄱陽湖濕地景觀格局時空演變分析[J].人民長江,2010,41(19):56~59
[6]蔡海生,鐘濱,張學玲,等.鄱陽湖區耕地流轉及規模經營調研與思考.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論壇論文集[C]:92~97.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2010
[7] 蔡海生.基於土地生態理念的“湖泊-流域”綜合管理模式研究[J].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2009(12):2697~2701(ISTP)
[8] 蔡海生,陳美球,張學玲等.土地開發整理工程類型區劃分的概念與方法探討[J].農業工程學報,2009,25(10):759~80(EI)
[9] 蔡海生(通訊作者),周丙娟,陳美球.鄱陽湖區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及對策分析[J].生態經濟,2009(4):379~41
[10] 蔡海生,張學玲,林聯盛.基於GIS的江西省生態環境脆弱性動態評價[J].水土保持通報,2009(5):1909~196
[11] 蔡海生,劉木生,李鳳英等.生態環境脆弱性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9,31(1):149~155
[12] 蔡海生,趙小敏,陳美球.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功能區劃與實施對策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2009,31(1):59~14
[13] 蔡海生,張學玲,周丙娟.生態環境脆弱性動態評價的理論與方法[J].中國水土保持,2009(2):18~22
[14]蔡海生(通訊作者),張學玲,朱德海等.環鄱陽湖生態旅遊圈開發可行性研究[J].農業考古,2008(3):162~164
[15]蔡海生,張學玲,陳美球.基於GIS的保護區生態承載力變化和生態補償定量分析[J]. 江西省遙感信息技術套用年會論文集,2008(12):162~164
[16]Cai Haisheng, Zhang Xueling, Zhu Dehai(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Study of ecological capacity chang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a nature reserve based on RS and GIS: a case study on Po-yang Lake Nature Reserve,China.New Zealand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07,50:757~766(SCI)
[17]蔡海生,朱德海,張學玲,趙小敏.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生態承載力動態分析[J].生態學報,2007,27(11):4751~4757
[18]蔡海生,林建平,朱德海(通訊作者).基於耕地質量評價的鄱陽湖耕地整理規劃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7,23(5):75~80(EI)
[19]蔡海生(通訊作者),劉士余,肖青亮.鄱陽湖濕地景觀結構與可持續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7,23(5):342~344
[20] Cai Haisheng, Zhang Xueling, Zhu Dehai. The substation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 in Recycling Economy.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hina machine press,Oct,2007:1577~1582(ISTP)
[21]蔡海生,張學玲,朱德海(通訊作者).鄱陽湖濕地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管理[J].人民長江,2007,38(2):73~79
[22]蔡海生,張學玲,朱德海(通訊作者).鄱陽湖區土地整理潛力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7,15(1):181-183
[23]蔡海生,張學玲,朱德海.鄱陽湖區土地利用及其退化研究[J].人民長江,2006,37(11):86~89
[24]蔡海生,郭 旭,陳美球.我國農村土地制度及相關問題探討[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6(11):5~9
[25]蔡海生,趙小敏,朱德海.1998年前後鄱陽湖區土地利用變化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5,10(6):88~93
[26]蔡海生(通訊作者),陳美球.鄱陽湖區生態環境自然脆弱性評價[J].中國農業生態學報,2005,13(2):181~183
[27]蔡海生,朱德海.3S技術及其在資源環境科學研究中的套用[C].2005世界農業論壇.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218~221
[28]蔡海生,趙小敏,蔡華錦.鄱陽湖區濕地資源現狀分析及其保護對策[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3(6):943~947
[29]蔡海生,陳美球,趙小敏.脆弱生態環境脆弱度評價研究進展[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3,25(2)
[30]蔡海生,趙小敏.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發展與創新[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1):38~42
[31]羅志軍,陳美球,蔡海生,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耕地利用效益的空間差異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9,25(11):103~106
[32]朱再昱,陳美球,蔡海生,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主導產業空間布局的構想[J].江西科學,2009,27(2):105~110
[33]劉木生,林聯盛,蔡海生,等.基於RS和GIS的江西省人口統計數據空間化[J].江西科學,2008,26(6):928~931
[34]林聯盛,劉木生,蔡海生,等.基於GIS的江西省脆弱生態環境時空評價[J].江西科學,2008,26(5):803~808
[35]陳美球,黃宏勝,蔡海生,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地域範圍確定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8,30(5):933~937
[36]陳美球,黃 靚,蔡海生,等.鄱陽湖區土地健康評價[J].自然資源學報,2004(2):170~175
[37]劉桃菊,蔡海生,邵建英,等.鄱陽湖區土地利用結構定量分析[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3(6):934~938
[38]陳美球,蔡海生,趙小敏,等.基於GIS下的鄱陽湖區脆弱生態環境的空間分異特徵分析[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3,25(2):523~527

學術活動

(1)“3S技術及其在資源環境科學研究中的套用”,2005世界農業論壇,北京,2005年10月25-27日;
(2)“環鄱陽湖旅遊圈開發可行性研究”,江西省生態學會三屆三次會議暨生態建設與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南昌,2006年4月8日-9日;
(3)“鄱陽湖濕地整理與可持續管理”,綠色生態江西建設與生態安全高層論壇,南昌,2006年10月25-26日;
(4)“The substation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 in Recycling Economy”,第十四屆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國際學術會議(IE&EM’2007)暨東亞IE第二次論壇,天津,2007年10月19-22日;
(5)“Study of ecological capacity chang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a nature reserve based on RS and GIS: a case study on Po-yang Lake Nature Reserve, China”,第一屆國際計算機及計算技術在農業中的套用研討會暨第一屆中國農村信息化發展論壇,福建武夷山,2007年8月28-30日
(6)“基於GIS的保護區生態承載力變化和生態補償定量分析”,2008年江西遙感套用協會暨二屆二次理事會,南昌,2008年12月20日;
(7)“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功能區劃與實施對策分析”,第六屆流域管理與淡水湖泊保護開發國際研討會暨第一屆鄱陽湖流域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南昌,2009年3月31-4月3日;
(8)“基於土地生態理念的“湖泊-流域”綜合管理模式研究”,第十三次世界湖泊大會,武漢,2009年11月1-5日;
(9)“鄱陽湖區土地利用變化與生態管理”,江西農業大學國土學院學術論壇,南昌,2010年5月18日;
(10)“鄱陽湖區農田流轉及規模經營調研與思考”,江西農業大學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論壇,南昌,2010年5月20日。

參加社團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
江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江西省青年志願者生態環保服務總隊總隊長);
中華環保聯合會會員;
江西省土地協會會員;
江西省生態學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