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飛車走壁技藝(蔡氏飛車)

蔡氏飛車走壁技藝

蔡氏飛車一般指本詞條

蔡氏飛車走壁技藝由著名雜技藝術家蔡少武於20世紀50年代在遼寧省瀋陽市創立,是一種在木桶或在環球進行飛車(一般為機車腳踏車)走壁的高難度表演技藝,集體育與雜技融為一體。為瀋陽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仍有蔡氏後人傳承這一獨特技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氏飛車走壁技藝
  • 時間:1951年
  • 發展歷程蔡少武在天津市籌建“飛車隊”
  • 屬於瀋陽雜技團
起源,發展歷程,非物質文化遺產,

起源

1951年,來到瀋陽的蔡少武,在北市場做了一個大木桶,進行飛車走壁的表演。

發展歷程

1953年初,蔡少武在天津市籌建“飛車隊”,隨著同年冬季蔡少武一家遷居瀋陽,組建起來的“飛車隊”之後也加入了瀋陽雜技團。這一獨特技藝之後分別在上海大世界北京天橋等雜技舞台登台多年,轟動全國。
1959年武漢第一座長江大橋通車,賀龍元帥曾親自點名沈陽雜技團的飛車隊演員手持大旗第一批穿越長江大橋。20世紀50年代在江蘇省南京市演出期間,當時南京軍區司令許世友將軍觀看飛車表演併合影留念,高度評價了飛車表演。90年代初瀋陽雜技團飛車隊先後兩次出訪香港澳門澳大利亞等地,在當地被稱為“死亡飛車”,獲得很高評價,譽為中國國寶級雜技節目。
90年代中後期由於市場經濟、文化舞台節目逐漸變多等原因,蔡氏子女大多改行,演出的狀況大不如前。但蔡少武二女兒蔡二寶繼承父業,堅持把這一技藝保留到今。
1993年飛車隊從瀋陽雜技團分離出去,成立了瀋陽飛車走壁團,蔡二寶任團長,當時受到了省市有關領導的支持。此後由於北方氣候寒冷,飛車團一直在中國南方城市的大型遊樂場演出。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蔡氏飛車走壁技藝成為瀋陽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12月,得知訊息的“蔡氏飛車”傳人蔡四寶專程從廣州市回到瀋陽市,委託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單位瀋陽雜技團給市政府送去了感謝信,並表達了“回歸故里,回報家鄉”的願望。2007年4月,這項技藝再次回到瀋陽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