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背景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全國抗日戰爭從此開始。9月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隨著抗日運動的開展,濰坊各級黨組織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10月,日軍侵入山東,面對民族危機日趨嚴重的形勢,中共山東省委號召山東各地及時地組織發動武裝起義,建立黨直接領導的抗日隊伍。
1937年10月,中共魯東工委建立後,昌濰人民積極籌集武器,準備建立武裝。11月,中共魯東工委書記鹿省三按照省委指示和魯東工委的分工,在濰縣北部,分別向王一之、耿錫章、牟星橋、耿一凡、牟龍高、郭煥中等黨員和抗日積極分子傳達了省委關於分區發動抗日武裝起義的決定,指出今後的工作重點是積極籌備槍枝,建立秘密抗日游擊組織,為武裝起義做好準備。一旦日寇到來,濰縣、昌邑兩縣便同時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建立黨領導下的人民抗日軍隊。省委給將來起義的部隊確定的番號是“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七支隊”。
為了做好起義的準備工作,鹿省三頻繁穿梭於昌北和濰北之間。在他的組織領導下,昌邑、濰縣兩縣共產黨員和抗日積極分子積極活動起來,動員民眾“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有槍的出槍”。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濰北的牟家溫莊、華疃、耿家小官莊、高里、清池等地都建立了起義的秘密組織。
12月中旬,為了籌集起義用的槍枝,濰縣高里“民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簡稱)組織負責人共產黨員郭煥中,獲悉國民黨壽光縣政府修械所兩輛運載武器的馬車途經高里一帶撤往濰縣城。他帶人將武器截獲,共得槍30餘支,手榴彈200多枚和子彈300多發,為創建部隊提供了武器準備。
1937年12月底,日軍南渡黃河後,繼續東犯,很快逼近昌濰。這時,昌濰兩縣的黨員和武裝起義的籌備者已組織聯絡了500多人,掌握了100多支槍。魯東工委書記鹿省三在濰北華疃村秘密召開起義預備會議,決定起義於1938年1月9日在濰北固堤鎮舉行。屆時奪取固堤鎮鹽警隊的槍枝,公開打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七支隊”的旗幟。但是由於準備工作不充分,便取消了原來的計畫,起義推遲舉行。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繼續緊張地進行。
起義經過
1938年1月8日,國民黨濰縣縣長厲文禮聞日軍已過彌河,便倉皇逃往安丘。次日,日軍侵占了濰縣城,濰縣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24日,鹿省三布署完昌邑起義任務後,連夜趕到濰北,在華疃再次主持召開起義預備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薛紹庚、耿錫章、王一之、牟星橋、牟龍高等。經研究決定:武裝起義於1月27日拂曉在濰北蔡家欄子村舉行;由王培漢任七支隊支隊長,鹿省三任政委,王一之任政治部主任並約定了起義事項。
1月26日夜,濰縣各路起義人員奔赴蔡家欄子村。天還沒亮,起義的各路人馬已基本到齊。參加起義的戰士共300多人。他們攜帶有30多支步槍以及一些木槍、大刀、長矛等。
天亮後,起義戰士把紅底白字的七支隊軍旗豎在學校大門口。村裡的民眾紛紛前來圍觀,戰士們趁機向鄉親們宣傳抗日道理。當天下午,起義指揮部以支隊長王培漢的名義貼出一張布告,闡明了七支隊的性質和任務。
第二天,部隊在學校大門口召開軍民大會,鹿省三政委主持會議,政治部主任王一之講了話,宣布七支隊正式成立,詳細闡明了七支隊的任務,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會後,部隊進行編隊,共編為一、二、三3箇中隊,同時確定了各中隊的幹部。
1月30日,也就是農曆年的除夕,七支隊離開了蔡家欄子村來到高莊,為了不打擾民眾過年,部隊沒有進村,宿營在村東南的廟裡。大年初一,部隊向南到達安固村籌集到部分槍枝。由於部隊沒有經費來源,吃飯主要靠民眾接濟,住宿就找學校、廟宇,加上天氣寒冷,部隊生活十分艱苦。但戰士們抗日救國熱情不減,鬥志十分昂揚。
2月3日,部隊又向南轉移,到達楊孟村,住在該村的天齊廟內。第二天遭遇從濰縣城出動到這一帶來活動的日軍,七支隊由於火力不敵日軍,便利用熟悉地理環境的條件,邊打邊撤,於當晚撤到昌邑縣瓦城鎮。不少戰士沒有跟上隊伍,部隊嚴重減員。
1938年2月14日,昌邑的150多名起義隊員集中到瓦城舉行了起義。起義部隊暫編為七支隊的一個中隊。同一天,鹿省三等領導濰縣的部隊在泊子村重新集合。集合起的戰士編為3箇中隊。這時,土匪姜道謀在我軍的爭取下帶20多人槍加入七支隊,編為第四中隊。部隊集合後去昌濰兩縣交界外的隅渠村籌槍遭到地主武裝頑固抵抗。於是,部隊第二次來到瓦城。昌濰兩縣的部隊進行了簡單整編,濰縣的同志保持四個中隊的建制不變,昌邑的同志編為一個特務中隊。
2月20日左右,鹿省三召集中隊長以上幹部開會,研究部隊發展的問題。會上,對於在昌北活動還是到濰北活動產生分歧。鹿省三決定,各中隊暫時分頭活動。就在這時,土匪出身的姜道謀帶領他的人馬脫離了七支隊。一、三兩個中隊便返回濰北,支隊部帶領二中隊和特務中隊留在昌邑活動。
一、三中隊回到濰北後,於3月12日南跨鐵路到濰縣南鄉的望留村搞到十幾支槍。為防止發生意外,於次日返回濰北,住在闕莊。3月15日早晨,據情報說有20多名日軍到了南陽村。郭煥中、牟子芳等中隊幹部研究決定,用突襲的方式消滅敵人。當部隊到南陽村附近時,日軍正在休息。一、三中隊的戰士乘敵不備,突然向敵人開火,當場擊斃4個敵人。日軍孤軍深入,不敢戀戰,驚慌失措地逃跑了。這次戰鬥,是七支隊第一次主動攻擊日軍並取得的勝利。戰後估計敵人很可能要回來報復。第二天日軍果然出兵南陽,放火燒毀了部分民房。事後,部隊發動周圍村莊的民眾進行募捐,救濟受難民眾。部隊的行動受到人民民眾的擁護,擴大了七支隊的影響。
支隊部於2月下旬帶領二中隊和特務中隊進駐柳疃鎮。支隊聽說姜家泊子村有100多支槍,與駐柳疃鎮土雜部隊楊新元協商,決定共同圍攻姜家泊。結果,由於缺乏鬥爭經驗,談判了四五天后,村內地主用2000塊銀元收買了楊新元,楊新元秘密將部隊撤走。地主武裝乘機向七支隊開了槍,當場打死一名戰士。
由於情況急劇變化,支隊部率領部隊轉移到肖家營村,籌到部分槍枝。3月5日晚上9點鐘左右,部隊正在集合去卜莊發展,突然遭到縣城來的200多名日偽軍的襲擊。由於部隊缺乏戰鬥經驗和指揮不當,戰鬥失敗了。二中隊的戰士分散回濰北,昌邑的戰士也暫時躲起來。七支隊遭受到重大挫折。
3月20日,七支隊各部重新集結,匯集於昌邑縣西部永安村,進行了整編。至此,七支隊的建制基本穩定下來。
不久,七支隊與八支隊會合,攻擊了昌邑柳疃鎮的偽據點。3月份合編東進膠東,協助膠東軍民,開闢了膠東抗日根據地,打開了膠東地區的抗日局面。1938年底,部隊奉命抵達魯中,編入八路軍山東縱隊,成為二十六軍前身的一部分。從此,這支迎著抗日的烽火揭竿而起,在魯東、膠東大地轉戰一年之久的人民抗日游擊隊,跨入八路軍正規部隊行列,成為活躍在山東抗日戰場上的一支勁旅,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創立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後世紀念
2011年3月30日上午,蔡家欄子起義紀念碑落成典禮在固堤街道蔡家欄子村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71146部隊政治部副主任王德慧,濰坊市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張瑞年,寒亭區政協主席鄭立琦,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第一副主任蔡俊忠,區委常委、副區長葛鳳春出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