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從“
圓形人物”入手,考量蔡京
蔡卞兄弟是否“奸臣”、具備怎樣的“官場人格”,透視出蔡京的複雜人生和真實面目。該書以蔡京為個案,透視北宋大量的官場生活、風俗文化、詩詞歌賦,以及各種傳奇人物,由此勾勒出許多人的沉浮,觀察北宋官場的權力鬥爭,以及在權力的鬥爭下對文官的人格塑造。
作品目錄
自序 為何要寫蔡京 引言 黑白紅 卷一 蔡氏兄弟與王安石 卷二 元祐“更化”與蔡京變臉 卷三 夾縫中的“藤蔓” 卷四 只見“臀背”的皇帝 卷五 詭異莫測的風雲 卷六 權力的魔杖 | 卷七 “豐亨豫大” 卷八 “不倒翁” 卷九 被“奸”名遮蔽的現代之光 卷十 “蘇黃米蔡”之“蔡” 卷十一 廢墟上的思緒 附錄 王夫之論“北宋亡國之因”及“蔡京” 蔡京年表 後記 千秋功罪在人心 |
作品鑑賞
藝術特色
陳歆耕採用“多視角”“多聲部”的敘述手法,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從時人、史學家、作者三重視角層層觀照、交錯發聲,形成一種頗具戲劇性的論辯式反轉,或者說“復調”結構,在類似“雙重奏”或“三重奏”的聲音交疊中,試圖從更多視點呈現歷史真相。作品以對比式、襯腔式、模仿式等多種形式呈現復調,例如:“箋曰:‘何處機心驚白鳥,誰人怒劍逐青蠅’,以譏讒譖之人。譏諷‘讒譖之人’有什麼錯呢?”這是“
車蓋亭詩案”中的片段文字。
吳處厚評論
蔡確《夏日登車蓋亭》其四,箋曰:“‘何處機心驚白鳥,誰人怒劍逐青蠅’,以譏讒譖之人。”緊接著,作者發聲道:“譏諷‘讒譖之人’有什麼錯呢?”不同觀點的聲音形成對比式復調。
作者在敘述中還擅於埋藏伏筆。比如,書中寫了
宋徽宗和蔡京二人不同尋常的緣分。宋徽宗還是端王的時候,蔡京任開封府尹,端王曾出高價從蔡京門人手中購得蔡京書法收藏。後來蔡京入京,徽宗單獨把蔡京奏章收藏在一格櫥櫃裡。“一位是寫得一手好字的天才書法家,一位是痴迷藝術、書畫的皇帝。”這兩人碰到一起,自然有一種無法替代的親近感,也有說不完的話題。這就為蔡京在徽宗當政時竟然為相近20年埋下了伏筆。還有相反的例子。元祐黨人掌控朝政時,曾列出一份77人的“清黨”名單,凡是上了名單的在朝新黨,皆遭貶黜和清除。這就為後面新黨掌權後在端禮門豎立“
元祐黨人碑”埋下了伏筆。蔡京任相期間,列出元祐黨人119人,宋徽宗御筆錄其名,刻於碑上。這些人不光本人被貶謫發配到邊遠地區,其子弟也不得在本州居住,更不得進入京城,甚至撤銷其俸祿、焚毀其文集。
作者以故事化手法寫人物。故事或來自於野史,或來自於傳聞軼事。蔡京的出場是從蔡氏兄弟算命開始的,其奇異處,不在於精通命理的僧人竟然大體測對了蔡京、蔡卞的命運軌跡,而在於兩人不信,“旬日復往”,該僧“一如前次,無一語差謬”。後來蔡京高中進士,名列第九,蘇州一位名為蘇瓊的官妓善詞,為蔡京即席作詞曰:“記得南宮高選,弟兄爭占鰲頭。金爐王殿瑞煙浮,名占甲科第九。”這種故事化野史的使用,在人物塑造中反而起到正史難以呈現的表達效果。
作品影響
2022年8月16日晚上,由作家出版社、上海大學媒體研究中心聯合舉辦,鹿森書店承辦的陳歆耕新著《蔡京沉浮》分享會在福州鹿森書店線下線上下同步舉行。參加分享會的嘉賓有閩派文藝評論家石華鵬、田文兵,“三蔡”(
蔡襄、蔡京、蔡卞)研究專家、學者鄭秋鑒,原海峽之聲廣播電台總編輯盧文興,責編楊兵兵和作者陳歆耕。分享會由評論家石華鵬主持。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陳歆耕,曾任《解放軍報》記者部副主任、《文學報》社長、總編。兼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上海大學非虛構寫作工作室主持人、客座教授。出版中篇小說集《孤島》,中短篇報告文學集《青春驛站》《海水下的冰山》,長篇報告文學《點擊未來戰爭》《廢墟上的覺醒》《赤色悲劇》《小偷回憶錄》,文化批評隨筆集《快語集》《誰是謀殺文學的元兇》《各打五十大板》《美人如玉劍如虹》等著作10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