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又稱燈節。燈節之夜除懸掛瑰麗多彩的彩燈外,還要表演各種以燈為道具的民間舞蹈,如龍燈、荷花燈、雲燈等,這些舞蹈統稱燈舞。燈節始於漢代。隋唐以後燈節上開始出現規模較大的歌舞活動。歷史上有許多關於燈舞的描述和記載,如宋代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明清以後,燈節舞燈之風更盛,不僅是民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也成為皇室貴族慶祝節日的重要內容。
燈舞類型
燈舞是中國民間舞蹈中重要的表演形式,它的藝術特點是以各類燈為道具,燈已成為這類舞蹈的重要表現手段。舞蹈時,有的將燈舉在手上,如魚燈;有的提在手中,如繡球燈;有的擔在肩頭,如茶籃燈;有的掛在腰間,如船燈;有的綴於腿部,如荷花燈;有的頂在頭上,如頂燈;有的放在地上,如滾燈和黃河九曲燈等。有的一人舞一盞燈,如雲燈;有的一人舞兩盞燈,如蓮花燈;還有多人舞一個組合起來的大燈,如龍燈。燈舞多為群舞,又多在夜晚表演,邊舞邊走各種圖案隊形,燈彩繽紛。燈舞的另一個特點是場面較大、氣氛熱烈。每逢燈節的夜晚,村頭廣場上,千姿百態的燈舞在鑼鼓等打擊樂的伴奏下,相率而起,加上煙火、爆竹,蔚為壯觀。
蓮花燈舞
蓮花燈:又叫“荷花燈”。做為民間舞蹈,流行於全國各地,甚至在泰國也跳蓮花燈舞。“蓮花”深為我國人民所喜愛,故蓮花燈舞是民間燈舞中最常見的表演形式。各地表演雖有不同,但蓮花形燈色彩,都扎制的絢爛瑰麗。通常是舞者提或托在手中起舞,有一手拿一燈,有一手拿兩燈,也有兩手各執一燈。夜晚表演,燈內燃燭。在形式上以女子集體舞為多,常見的是九個少女表演的“九蓮燈”,也有男女對舞的。一般多載歌載舞,並以旋燈技巧和隊形變化為其突出特徵,舞蹈輕鬆活潑。舊時,有的道士在做道場中,也跳蓮花燈。
各地蓮花燈舞
陝西省甘泉縣
陝西省甘泉縣蓮花燈是甘泉縣民眾鬧紅火的傳統民間舞蹈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源於隋煬帝在府村修建的行宮,與甘泉縣隋唐玉液酒一脈相承。
這種藝術形式,以代表著女性陰柔的蓮花和男性陽剛的魚為吉祥圖案,舞蹈者手中各持蓮花燈、魚紋燈,在既類似於關中秦音,又類似於塞北信天游的水船調伴奏下且歌且舞,是一種載歌載舞的綜合藝術,意蘊包含著連年有餘,吉祥如意的喜慶氣氛。藝術風格既具有漢唐雄風的寬廣恢宏,又融合了甘泉魚米之鄉的文雅秀麗色彩。
甘泉蓮花燈表演形式分為兩種:“走燈”和“跑燈”。走燈即過街表演,基本以轉變圖案前進的形式進行,步伐有圓場步,散膀端燈步,左跳步舉燈,交叉劃燈步,樂舞步,信息步,秧歌步七種。“跑燈”為場地表演,以穿插變化吉祥圖案為主,主要有仙女下凡,魚躍龍門,魚戲蓮花,張燈結彩等。跑燈用碎步移動。
甘泉蓮花燈講究舞者儀態萬方,典雅端莊。動若風吹蓮移,鯉魚翔底;靜若芙蓉爭艷,處子朝陽。如在夜間表演,但見粼光閃爍,秀女仙姬婆娑穿行於蓮葉碧波間,其聲鶯鶯,其舞婀娜,別有一番意境。
這種藝術形式,與充滿陽剛之氣的“延安五鼓”相比,在氣韻審美上多了幾份宮廷的雅致,少了幾份鄉野的粗獷。
九九年甘泉縣組織人員進一步挖掘整理這一民間瑰寶,從詞曲舞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形成了既可大型廣場表演,又可以舞台表演的藝術形式。藝術品味既承襲了傳統文化之精華,又融合了現代意識,觀之,如飲隋唐玉液美酒,回味無窮。
福建省建寧縣
建寧花燈舞成於何時,無從考察,據說與其它燈舞盛於明朝,像朱元彰皇帝的馬皇后的“福”字燈有關一樣盛行。蓮花燈框架由能工巧匠用竹篾精工紮成,一般高三十厘米,形狀各異,有花籃樣的,有花缽樣的,也有其它樣子的,外面用紅、紫、白等有色紙裱糊而成,四周框上花邊,裡面用彩色油紙紮出蓮花樣,再在蓮花內放一個竹筒或小磁碗,在小竹筒或小磁碗裡入上清油,放上燈芯點亮,也有用蠟燭的,這樣五顏六色,伴著宴堂樂舞動起來,就像和風吹過瑤池裡的蓮花一樣,搖曳多姿,顯得精美絕倫。蓮花燈舞先是與舞龍燈結合起來,前是蓮花燈後龍燈,後,獨立成一種民間舞蹈。蓮花燈舞的編排一般由多個扮裝女子組成,後面還有四個女子分別寫著“風調雨順”,或“人壽年豐”等字屏燈。跳花燈舞的均雙手各執蓮花燈一個,踏著樂曲輕歌漫舞,並變換出不同的隊形,人與燈共翩躚,人與花相輝映,一曲告終,舞蹈的女子會以燈組字定格出 “福”、“豐”、“吉”、“富”、等字形,或拼出一朵蓮花形。伴舞的樂曲也多有多種曲調,有時還會唱一段戲文或一段民間小調,以博得人們的喜愛。
還有一種蓮花燈,是玩龍燈化龍燈時扎的送龍蓮花燈。送龍歸海的那天,要用彩色油紙紮好多蓮花形燈,燈里放上清油或蠟燭點亮,放入河裡讓其自漂走,在爆竹聲、宴堂樂和老人的念經聲里,龍燈化為灰燼,蓮花燈順水流走。這樣金龍歸海,一年人壽年豐。
莆田九品蓮花燈
《九品蓮花燈》亦名《九蓮燈》,是民間宗教“三教”中為死者超度亡靈的祭祀舞蹈。
此舞在夜間表演,地點一般選在大廳或廣場。表演區稱為“祭壇”,擺有十張供桌。表演者手執蓮花燈繞桌而舞。蓮花燈以細竹篾紮成燈胚,最初糊上錫箔紙做的片片段預告瓣,至今都已改成用皺紋紙,內點燭火。表演時,舞者或大圈繞交套;或慢步徐行,或疾步如飛。燈隨人舞,旋轉不息;朵朵蓮花,爍爍閃光,似空中流霞,絢麗多次,如夏夜螢火,變幻莫測。
《九品蓮花燈》的起源幾乎與“三教”同時。
最早流行於福建省莆仙一帶,後由三教信徒的傳播,遍及各地。凡是建有三教祠的地方,都保留著這個舞蹈。
《九品蓮花燈》一般是應主家邀請才演出的,目的是為已死去的親人超度,民間俗稱“報父母恩”。表演是義務的,不取報酬,主家只要管幾餐不論齋勞的家常便飯就行。
此舞世代相傳,有的逐漸失傳,有的刪繁就簡,流傳至今,已不分上、中、下三品。舞蹈以豐富的隊形變化為其特色。因受供桌限制,隊形變化有嚴格的路線。
《九品蓮花燈》的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伴奏及演唱所用的曲牌,如《九品蓮台》、《一江風》、《怨》等都是當地民眾熟悉又喜愛的民間音樂,這些曲牌皆來自莆仙的“十音八樂”和莆仙戲音樂。該舞的節奏多變,而多變的節奏主要通過鼓點來體現。
此舞所用的服裝也很有特色。表演者所穿戴的三教服具是創始人林兆恩親自製定的。
《九品蓮花燈》在表演形式上因場地、人數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根據祭壇的寬窄,供桌的多少和表演者的增減而變化。
《九品蓮花燈》過去長期流行於莆田、仙遊一帶,至今還有不少善於表演的民間藝人。1956年,仙遊縣文化館決定對這個舞蹈進行整理加工,汲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從《九品蓮花燈》的母體中,脫胎出一個新的《九蓮燈》來。這樣,一個古色古香而又典雅秀麗的民間舞蹈,搬上了劇院的舞台,受到了民眾的歡迎。
河南鎮平九蓮燈
在河南省鎮平縣,《九蓮燈》又名《對花燈》,是流傳在鎮平縣的一種比較優秀的民間舞蹈。
關於《九蓮燈》的起源據說與明末清初的“白蓮教”有關。20世紀40年代以前,跳九蓮燈的演員都是由男子扮演。男扮女裝,仙女打扮。有時上身穿紅大襟布衫,下穿藍褲子,頭上飾古裝女子髮式;有時男子打扮頭系白毛巾,身掛銅吵鈴,走起來一片丁當響。蓮花燈是用白紙糊成,上邊噴灑紅顏色,沒有弦樂伴奏,只有打擊樂和嗩吶伴奏。所對畫面主要有“二龍戲珠”、“蛇脫皮”、“長城”、“八仙飲酒”、“劉海戲蟾”、“船”、“橋”、“鵲天橋”、“大棗山”、“金香爐”、“金鉸剪”、“七星勺”、“石牌坊”、“傘”、“寶塔山”、“弓”、“倒捲簾”、“銀花”、“婦女迭布”、“龍掉掛”、“鳳凰尋窩”、“芭蕉扇”、“黃河”、“琉璃井”、“大雁飛”等,主要字面有:“十”、“土”、“王”、“大”、“天”、“夫”等30多種。?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演員都由女子扮演了。在音樂的伴奏上,除原來的打擊樂和嗩吶外,加上了戲曲上用的大弦。內容上更加豐富,畫面有:“照妖鏡”、“木匠解木”、“鳳凰雙展翅”、“梯田”、“葵花”、“飛機”、“水渠”等50多個畫面,字面有“元旦”、“三八”、“五一”、“七一”、“國慶”、“天安門”、“日”、“月”、“豐”、“田”等30多個。
全舞共分四個部分:下凡—觀燈—對花燈—留戀人間。由九個仙女每人各持四盞蓮花燈,擺畫面、變隊形,利用蓮花燈巧對畫面。
甘肅西峰荷花舞
荷花舞集曲藝、音樂、紙紮、民間美術於一體,從“雲朵子”、“雲影子”、“蓮花燈”等民俗觀念醞釀成的這種民間舞蹈,不僅僅是西峰區域歷史——中國農耕文化源頭地的歷史遺存,也是中國農業文明在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產物。它的特徵是道具別致,由雲盤、雲朵、油燈、蓮花構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極強,反映了周代農耕活動的文化內容。雲盤象徵甘霖,雲朵象徵四海太平,油燈象徵五穀豐登,蓮花象徵祥和潤澤。由此構成的意念來自周代祭祀中的賽社活動,象徵遠古農耕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存的企盼,期冀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的民間觀念。
荷花舞的隊形有龍擺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隊形變化,它的藝術價值是壯觀中寓柔雅,輕捷中有平穩,所以又稱“地飄兒”、“地遊子”,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表現了農耕民族對主宰降雨的龍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機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隊形表示太平,表達華夏民族文化的心態和靈魂的舞蹈創造,是地方傳統文化對遠古龍、鳳文化的傳承,是中國古文化對地方民俗的滲透。
荷花舞的發源、演變傳承經歷了一個漫長歷史。在民眾中產生了藝術感染和心理共鳴,同時影響擴展到周邊的寧縣、慶城縣、正寧縣等地,方圓幾百里。它的著裝古雅,色彩大紅大綠,足剎黃土地,雲朵齊裸骨,一扭一搖一彎的舞步,油燈忽悠不熄不滅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帶動雲盤、荷花的轉動上,披紗輕飄,甩袖悠然的輕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搖曳,這種獨樹一幟的民間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荷花舞定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舞蹈家
戴愛蓮到此採風,將“雲朵子”改編定名為“荷花舞”,在波蘭演出獲金獎。從此荷花舞登上了藝術舞台,成為中國舞蹈藝術保留節目之一。與此同時,西峰區寨子鄉社火隊依“雲朵子”設計出新的構型道具,增添了新的內容進行社火演出。90年代慶陽師範學校荷花舞作為校園文化的典型進行設計排練。本世紀初,“
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藝術節”連續三屆排演成500人陣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喝彩。
荷花舞起源於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董志原上,建國後被中國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壇。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藝術風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區的社火中,並被改編成500人參與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對周文化在民間的遺傳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對華夏農耕文化滋生的溫文、典雅、優美的藝術形象更具有探索價值。在現代的藝術園地里,輕捷、飄逸、熱烈的舞姿和氣氛更是民眾文化活動保留的舞蹈藝術。
河南長葛市
蓮花燈舞又叫跳燈舞,是中原長葛地區典型的兒童集體舞蹈,始創於清代的河南省長葛市老城鎮,在長葛及周邊一帶廣為傳演。2009年6月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蓮花燈舞率真稚拙,藝術套路完美,具有鮮明社火特色,蘊涵民間戲曲元素。演員為十幾歲的兒童,頭扎荷花巾,上穿和尚領鑲邊艷裝,下著燈籠褲,足蹬薄底繡花靴,腰系彩綢,手執兩盞蓮花燈,踏著鼓點,翩翩起舞.舞隊一般在二、三十人。舞步有蓮步、碎步、搓步、跳步等,慢如行雲流水、急如萬馬奔騰,時而孔雀開屏、瞬間排山倒海,隊形有五龍拜壽、芙蓉出水、天下太平等,變化無窮,造型別致。白天畫面華麗,夜晚荷燈輝映,“滿堂紅”鏗鏘激昂,格外賞心悅目,獨具藝術魅力。
長葛蓮花燈舞創於民間,紮根於民間,在節慶、社火、農村商貿等廣為表演。因舞姿活潑,衣著考究,節奏明快,道具簡單,構圖華而不亂,舞步簡而不俗,動有規律,靜有圖樣,形式獨特,別具一格,所以頗受民眾歡迎,久經不衰,影響深遠。,影響廣泛,經久不衰。它使民族舞與兒童舞相結合、傳統舞與兒童舞相和諧;讓成人舞蹈與兒童舞蹈相映生輝,不僅是中原珍貴的舞蹈資源,而且具有重要的歷史、社會、文化、藝術和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