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波(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

蒲江波(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蒲江波,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入選國際電工委員會理事局工作組(IEC Board/TF3)、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化管理局工作組(IEC SMB/ahG95),國際電工委員會年度青年專家及中國優秀青年專家代表、國家衛健委全球衛生後備人才、科技部駐外幹部、2022年度標準化十大新聞人物、天津市科學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天津市“131”第三層次創新型人才、天津科技專家庫。主要研究方向為腦機接口、康復機器人、可穿戴生命體徵監測關鍵技術及標準化。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京津冀基礎研究專項,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協和青年基金等項目。牽頭制定腦機接口領域首個ISO/IEC國際標準(ISO/IEC AWI 8663),作為主要起草人參編制定國家標準13項,行業標準2項,團體標準8項。擔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委員、腦機融合與生物機器智慧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毒理學會臨床毒理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ISO/IEC JTC1/AG16、ISO/IEC JTC1/SC43腦機接口、IEC SEG12生物數字融合、IEC TC124可穿戴設備分技術委員會專家、IEEE智慧型終端標準化委員會顧問、一帶一路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中電協電氣場所用機器人安全與檢測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專家、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Technology期刊編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江波
  • 外文名:Pu Jiangbo
  • 畢業院校華中科技大學
  • 學歷:博士研究生
  • 教學職稱:副研究員
研究方向,主持項目,專利與著作權,論文論著,標準與指南,臨床指南,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獲獎情況,學術兼職,標準界,學術界,期刊編委,會議報告,

研究方向

  • 康復腦機接口與腦控機器人
  • 腦網路與神經動力學
  • 腦機接口國際標準化
  • 可穿戴生命體徵監測
  • 腦機接口倫理與安全

主持項目

  • 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腦機互動計算融合研究平台”,“腦信息輸入-輸出接口及安全倫理標準與規範研究”子課題
  • 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協和青年基金, 抑鬱與焦慮障礙腦電複雜網路動態特徵的非線性模型研究
  • 協和青年基金(滾動支持), 抑鬱與焦慮障礙腦電複雜網路動態特徵的非線性模型研究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 基於腦電信號的複雜網路拓撲骨架提取算法研究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 基於無線傳輸的攜帶型脊髓監護系統設計與實現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 基於多電極陣列的介觀神經元網路學習模型研究

專利與著作權

  • 一種基於網路的心血管疾病智慧型隨訪系統,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蒲江波, 嚴欣欣, 徐聖普, 胡勇, 荊志成, ZL2016110197528, 申請日:2016-11-17, H04L29/08(2006.01)I,
  • 用於運動學習功能改善的腦電神經反饋訓練系統及其方法,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胡勇, 蒲江波, ZL2016104157881, 申請日:2016-06-14, A61B5/0482(2006.01)I
  • 一種基於體感電刺激的腦機接口刺激序列生成方法,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胡勇, 蒲江波, ZL2016104175042, 申請日:2016-06-14, G06F3/01(2006.01)I
  • 一種基於腦機接口與人工智慧的智慧型輪椅控制方法,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徐聖普, 蒲江波, 陳小剛, 謝小波, 劉明, 趙秉, ZL2016110492001, 申請日:2016-11-24, A61G5/10(2006.01)I
  • 基於體感電刺激誘發P300的腦機接口系統及其實現方法,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胡勇, 李佳寧, 蒲江波, ZL2015104478322, 申請日:2015-07-27, G06F3/01(2006.01)I
  • 海量多道神經信息綜合處理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華中科技大學, 駱清銘, 蒲江波, 李向寧, ZL2009103031072, 申請日:2009-06-10, G06F19/00(2006.01)I
  • 體感電刺激腦機接口中特徵信號的選擇和最佳化方法,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胡勇, 李佳寧, 蒲江波, 徐聖普, 謝小波, 崔紅岩, ZL2016110767413, 申請日:2016-11-30, G06F3/01(2006.01)
  • 一種基於高速SSVEP智慧型輪椅的控制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徐聖普, 劉明, 陳小剛, 蒲江波, 謝小波, ZL2017102371974, 申請日:2017-04-12, A61G5/10(2006.01)
  • 基於C-SOBI的腦電誘發電位單次提取軟體,2018.4.1,2018SR796003
  • 基於多模態無標記成像的二型糖尿病骨質量輔助評估系統,2022.9.24,2023SR0265920

論文論著

  • 蒲江波(#),藺芳,余雲濤,李婷(*),腦機接口術語國際標準提案研究,信息技術與標準化. 2022, 456(12):7-9+19.
  • Xiaofeng Yang, Lin Chen, JiangboPu, Yusheng Li, Jinquan Cai, Lukui Chen, Shiqing Feng, Jianghong He, YunliangWang, Sai Zhang, Shixiang Cheng, Hongyun Huang, Guideline of clinicalneurorestorative treatment for brain trauma (2022 China version), Journal ofNeurorestoratology, 10(2022):100005, SCI
  • 蒲江波(#),余雲濤,藺芳,張運紅,李婷(*).腦機接口標準化進展. 生命科學儀器, 2021, 19(06):4-13
  • 羅維(#),李國瑞,李雨來,蒲江波(*),徐聖普(*). 具備力感測監測的上肢外骨骼康復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22,26(04):407-413..
  • 李國瑞(#),羅維,李雨來,蒲江波(*),徐聖普(*),基於感測器融合的障礙物輪廓識別方法,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 2021, 25(04):395-400
  • Bo Yao(#), Yun Peng, XuZhang, Yingchun Zhang, Ping Zhou, Jiangbo Pu(*), Theinfluence of common component on myoelectric pattern recognition,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2020, 48(3), SCI
  • 醫用材料概論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歐陽晨曦,趙強, 蒲江波,魏麗娜, 楊倩倩,副主編, 978-7-117-26903-2, 工具書,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3, 18.7萬字(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
  • 醫用材料概論, 胡盛壽, 奚廷斐, 孔德領, 王琳, 歐陽晨曦等, 編委, 978-7-117-24754-2, 教材,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7.8, 67.9萬字(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

標準與指南

臨床指南

  • Guideline of clinical neurorestorativetreatment for brain trauma (2022 China version), Chinese Association ofNeurorestoratology (Preparatory) and China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Neurorestoratology, 2022, Journal of Neurorestoratology

國際標準

  • ISO/IEC AWI 8663, InformationTechnology – Brain - computer Interface - Vocabulary(《信息技術 腦機接口 術語》),牽頭人
  • IEEE2807-2022, IEEE Standard for Framework of Knowledge Graphs, 批准日期:2022-09,起草人

國家標準

  • GB/T 17626.11-2023,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第11部分:對每相輸入電流小於或等於16 A設備的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度試驗,2023.5.23
  • GB/T42755-2023,人工智慧 面向機器學習的數據標註規程,2023.5.23
  • GB/T 42131-2022, 人工智慧 知識圖譜技術框架,2022.12.30
  • GB/T 41867-2022, 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術語,2022.10.14
  • GB/T 41864-2022, 信息技術 計算機視覺 術語,2022.10.12
  • GB/T 42131-2022, 人工智慧 知識圖譜技術框架,2022.12.30
  • GB/T 41813.1-2022, 信息技術 智慧型語音互動測試方法 第1部分:語音識別
  • GB/T 41813.2-2022, 信息技術 智慧型語音互動測試 第2部分:語義理解
  • GB/T 40687-2021, 物聯網 生命體徵感知設備通用規範,2021.10.11
  • GB/T 40688-2021, 物聯網 生命體徵感知設備數據接口,2021.10.11
  • GB/T 40691-2021, 人工智慧 情感計算用戶界面 模型
  • GB/T 36464.1-2020, 信息技術 智慧型語音互動系統 第1部分:通用規範
  • GB/T40683-2021, 信息技術 穿戴式設備 術語,2021.10.11
  • GB/T 37344-2019, 可穿戴產品套用服務框架,2019.3.25
  • GB/T 37037-2018, 可穿戴產品數據規範,2018.12.28
  • GB/T 37035-2018, 可穿戴產品分類與標識,2018.12.28

行業標準

  • SJ/T 11805—2022,人工智慧從業人員能力要求,2022.4.24

團體標準

  • T/BISSC 01-2022,專科疾病標準數據集建設規範
  • T/CESA 1228.1-2022,人工智慧 計算設備調度與協同 第1部分:虛擬化與調度系統技術規範
  • T/CESA 1228.2-2022,人工智慧 計算設備調度與協同 第2部分:分散式計算技術要求
  • T/CESA 1193-2022, 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風險管理能力評估
  • T/CESA 1109-2020, 智慧型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技術要求和測試評價方法
  • T/CESA 1037-2019, 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面向機器學習的系統框架和功能要求
  • T/CESA 1036-2019, 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模型及系統的質量要素和測試方法
  • T/CESA 1040-2019, 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面向機器學習的數據標註規程
  • T/CESA 1034-2019, 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小樣本機器學習樣本量和算法要求
  • T/CESA 1041-2019, 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服務能力成熟度評價參考模型
  • T/CESA 1044-2019, 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機動車駕駛員駕駛狀態視頻採集系統規範
  • T/CESA 1038-2019, 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 智慧型助理能力等級評估

獲獎情況

  • 2022,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
  • 2022,中國標準化十大新聞人物
  • 2022,中國科協 第一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 一等獎
  • 2021,科技部駐外後備幹部
  • 2021,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中國青年專家代表
  • 2020,中國IEC青年專家暨國際標準化青年英才
  • 2018,國家衛健委全球衛生後備人才
  • 2017,2017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 青年論文競賽 二等獎
  • 2017,天津市131人才計畫第三層次
  • 2015,第二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 字元輸入 第二名

學術兼職

標準界

  • 成員,國際電工委員會理事局IEC Board Task Force 3(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組)
  • 委員,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化管理局IEC/SMB ahG95(全電社會)
  • 委員,國際標準組織ISO/IEC JTC1 AG16 腦機接口專家諮詢組
  • 委員,國際標準組織ISO/IEC JTC1 SC43 腦機接口委員會
  • 委員,國際標準組織IEC TC124 可穿戴技術委員會
  • 委員,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SEG12生物數字融合組
  • 顧問,IEEE Smart Device Standard Committee(IEEE智慧型終端標準化委員會)
  • 委員,“一帶一路”區域標準化委員會
  • 委員,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全國標準數位化標準化工作組
  • 委員,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全國標準化教育標準化工作組
  • 委員,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腦機接口分技術委員會

學術界

  • 理事,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第十屆理事會
  • 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第十屆理事會青年工作委員會
  • 委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 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
  • 委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 腦機融合與生物機器智慧型專業委員會
  • 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 電診斷專業委員會

期刊編委

  • 編委,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期刊
  • 編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y期刊

會議報告

  • 2023,BCI Meeting 2023,分會場報告
  • 2023,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分會場報告
  • 2023,中國生命電子學術年會,分會場報告
  • 2022,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AI with Trust, Panelist, May 2022
  • 2022,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 分論壇主持人
  • 2022,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 促進信息技術領域國際標準化能力提升論壇 邀請報告
  • 2022,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oinformation, Invited Speaker, Aug 2022
  • 2022,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SEG 12 Bio-digital Convergence, Panelist and Invited Speaker, Dec 6-8, 2022
  • 2021,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otonics and Imaging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PIBM 2021)
  • Bio-digital Convergence: Advances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 2020,2020年中國生命電子學術年會 邀請報告、浙江大學西湖學術論壇神經接口與康復工程研討會 邀請報告、天津醫科大學康復科技周 邀請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