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說隋:隋煬帝楊廣

蒙曼說隋:隋煬帝楊廣

《蒙曼說隋:隋煬帝楊廣(下)》內容簡介:大隋王朝風雨飄雨,楊玄感起兵造反,三證高麗不敗而敗,巡狩塞北卻被困雁門。在種種無奈之下,楊廣第三次下江都,卻最終身喪叛軍之手。與此同時,各地紛紛爆發農民軍起義,大隋搖搖欲墜,最終卻被和隋煬帝關係緊密的李淵取而代之,一代盛世拉開了徐徐帷幕。 隋煬帝楊廣到底隱藏了什麼?為什麼說他與明君李世民只有一線之隔? 短暫的隋王朝,給盛唐留下了怎樣的遺產,給中國又留下了哪些東西? 《百家講壇》人氣主講人蒙曼顛覆性解讀中國歷史上毀譽爭議最大的皇帝,揭秘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楊廣?一個短暫,卻灼灼其華的王朝!

基本介紹

  • 書名:蒙曼說隋:隋煬帝楊廣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25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457646
  • 作者:蒙曼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274頁
  • 開本:16
  • 定價:39.8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圖書後記,圖書序言,

內容簡介

《蒙曼說隋:隋煬帝楊廣(下)》編輯推薦:2012百家講壇最強人氣主講人蒙曼繼楊堅之後,再次傾情解讀楊廣,蒙曼之父賦詩相助。暴君楊廣=聖君李世民?隋煬帝到底隱藏了什麼?人氣主講人蒙曼深入解讀中國歷史上毀譽爭議最大的皇帝;首度揭秘楊廣明君-暴君-昏君三級跳背後的性格密碼;顛覆性解讀中國歷史上著名“昏君”,為您揭秘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隋煬帝楊廣
易中天、錢文忠、畢淑敏、袁鵬飛、酈波、梅毅一致推崇!
內附索引、地圖、表格,還附《百家講壇》的DVD光碟,是作者多年研究隋煬帝楊廣的一部力作,也是一部權威專家通俗解讀隋煬帝楊廣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蒙曼,女,河北承德人,北京大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史和中國婦女史。2007年開始在百家講壇主講32集系列講座《武則天》,妙語連珠,引人入勝,許多典故信手拈來,引起巨大反響。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又頻頻登壇,主講《太平公主》、《長恨歌》和《大隋風雲》,得到了易中天、錢文忠、袁騰飛、酈波、畢淑敏、孟憲實等知名專家的一致推崇。

媒體推薦

蒙曼是為講壇而生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被她舉重若輕地娓娓道來,讓人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易中天

圖書目錄

第18章後院起火
第19章玄感敗亡
第20章煬帝失策
第21章三征高麗
第22章李敏之死
第23章雁門之圍
第24章三下江都
第25章李密崛起
第26章中原苦戰
第27章太原起兵
第28章關中易主
第29章大廈將傾
第30章江都宮變
第31章隋亡唐興
第32章殷鑑不遠

圖書後記

五年了,真快。那時候,我三十出頭,對電視一無所知。懵懵懂懂間,縱身一躍,就跳上了“百家講壇”。現在,我都奔四了。在百家講壇講了五年,書也出了五本,走到外面,還有人介紹說,這是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我也只好笑一笑,補充上兩個字——曾經。
武則天曾經是淚眼婆娑的絕望尼姑,楊廣曾經是氣吞六合的風流天子。然而,幾十年的風煙散去,武則天成了“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一代女皇,而楊廣則成了“好內遠禮,逆天虐民”的隋煬帝。結局和曾經之間,該有多大的距離!
那么,我呢?我知道,人生本來就是開放式結局,那曾經的因,其實沒有必然的果。外在的環境總在改變,自己的理想也未必恆定吧。在執著與鼎新之間,到底應該怎樣取捨、怎樣平衡呢?
當年,看冰心先生集龔自珍的詩句:“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岳夢中飛。”真是羨煞。滄海橫流,能讓心定下來的力量,到底是什麼呢?是良知,是夢想,還是清風明月,右史左圖?
五年,對人生而言,該是一個小段落了。在這個段落結束之後,我想稍事停留,給自己一個思考的餘地。或許,等再讀幾句書,想明白幾個道理之後,我還會跳上這個或者那個講台?畢竟,在我心裡,一直迴蕩著古人的豪情:試上小紅樓,論詩說劍;更盡一杯酒,舉首高歌!

圖書序言

從這一百零三首詩中,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出這位偉大的印度詩人是怎樣地熱愛自己的有著悠久優秀文化的國家,熱愛這國家裡愛和平、愛民主的勞動人民,熱愛這國家的雄偉美麗的山川。從這些首詩的字裡行間,我們看見了提燈頂罐、巾帔飄揚的印度婦女;田間路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農民;園中渡口彈琴吹笛的印度音樂家;海邊岸上和波濤一同跳躍喧笑的印度孩子,以及熱帶地方的郁雷急雨,叢樹繁花……我們似乎聽得到那繁密的雨點,聞得到那濃郁的花香。
在我到過印度之後,我更深深地覺得泰戈爾是屬於印度人民的,印度人民的生活是他創作的源泉。他如魚得水地生活在熱愛韻律和詩歌的人民中間,他用人民自己生動樸素的語言,精煉成最清新最流利的詩歌,來唱出印度廣大人民的悲哀與快樂,失意與希望,懷疑與信仰。因此他的詩在印度是“家弦戶誦”,他永遠生活在廣大人民的口中。
這本詩集是從英文的譯本轉譯的,既不能模擬出孟加拉原文富有音樂性的、有韻律的民歌形式,也沒有能夠傳達出英譯文的熱烈美妙的詩情,在此,我要感謝在百忙中替我根據孟加拉原文作校閱的石素真女士,沒有她,我是沒有膽量來翻譯的。

《吉檀迦利》譯者序
泰戈爾是我青年時代所最愛慕的外國詩人,他是一個愛國者、哲人和詩人。他的詩中噴溢著他對於祖國的熱戀,對於婦女的同情和對於兒童的喜愛。有了強烈的愛就會有強烈的恨,當他所愛的一切受到侵犯的時候,他就會發出強烈的怒吼。他的愛和恨像海濤一樣,蕩漾開來,遍及了全世界。
印度人說他是誕生在歌鳥之巢中的孩子,他的戲劇、小說、散文……都散發著濃郁的詩歌的氣味。他的人民熱愛他所寫的自然而真摯的詩歌。當農夫、漁民以及一切勞動者,在田間、海上或其他勞動的地方,和著自己的勞動節奏,唱著泰戈爾的詩歌,來抒發心中的歡樂和憂愁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唱出自己情感的歌詞是哪一位詩人寫的。
我最初選擇他的《吉檀迦利》,只因為它是泰戈爾詩集中我最喜愛的一本,後來我才知道《吉檀迦利》也是他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本。從這本詩里,我遊歷了他的美麗富饒的國土,認識了他的堅韌溫柔的婦女,接觸了他的天真活潑的兒童。1953年以後,我多次到印度去,有機會看到了他所描寫的一切,我徹底地承認泰戈爾是屬於印度人民的。
泰戈爾的詩名遠遠超越了他的國界。我深感遺憾的是我沒有學過富於音樂性的孟加拉語。我翻譯的《吉檀迦利》和《園丁集》,都是從英文翻過來的——雖然這兩本詩的英文,也是泰戈爾的手筆——我縱然盡上最大的努力,也只能傳達出這些詩中的一點詩情和哲理,至於原文的音樂性就根本無從得到了。
我是那樣地喜愛泰戈爾,我也到過孟加拉他的家,在他坐過的七葉樹下站了許久,我還參觀過他所創立的國際學校。但是,“室邇人遠”,我從來沒有拜見過他本人。1924年泰戈爾來到中國的時候,我還在美國求學。後來我聽到一位招待他的人說,當他離開北京,走出寓所的時候,有人問他:“落下什麼東西沒有(Anything left)?”他愀然地搖搖頭說:“除了我的一顆心之外,我沒有落下什麼東西了(Nothing but my heart)”。這是我間接聽到的很動我心的話,多么多情的一位老人啊!
現在是清晨八點鐘,我案邊窗台上花瓶里的玫瑰花,正不時地以沁人的香氣來縈繞我的筆端。我相信,在這個時刻,這種環境為我譯的泰戈爾詩作序,是最相宜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