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江西通志》記“瑞州府上高縣蒙山,在縣南三十五里,有銀鉛坑冶。宋慶元六年(1200年)置銀場於此。名其山曰多寶峰”。根據古代礦洞外題刻顯示,蒙山銀礦於宋寶祐三年(1255年)第一次封閉,總計開採55年。文獻記載顯示,這一階段采冶管理模式為官督民辦,得銀以二八抽分。
元代是蒙山銀礦生產的高峰期,《新元史·食貨志》記“瑞州蒙山場,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撥糧一萬二千五百石,辦銀五百錠,後撥至四萬石。元延祐七年(1320年),依原定糧價折收原銀七百錠,解提舉司收納”。蒙山銀場生產在元代中期以後開始出現衰落,元泰定二年(1325年)蒙山提舉司被罷,蒙山銀場改歸瑞州路統管,並於元至正十年(1350年)因礦洞坍塌而再度封閉。
明代以後,仍有少量有關嘗試恢復蒙山銀礦的記載,但試煉結果均顯示蒙山銀礦已經枯竭,再無開採價值。
1977年,吉林農安出土兩枚年代為分別為元元統三年(1335年)和元至正十年(1350年)的元代銀錠,其上刻文顯示兩枚銀錠均系“蒙山銀課”,為瑞州路總管府提調官辦理,並詳細記錄了銀場庫官、庫子、爐戶及銷銀匠的姓名。
20世紀四十年代起,考古和地質工作者已對蒙山銀礦遺址地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現了大量古礦洞和多處大型古代冶煉爐渣堆積。
2011~2014年間,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高縣博物館與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於共同對蒙山銀礦遺址的古代採礦遺蹟及幾處爐渣堆積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古代採礦洞主要位於蒙山西南部的銀洞山—松樹山區域。此區域主要為熱液型礦床,主要礦物為含銀鉛鋅礦,脈石以方解石為主。
南延宗等於四十年代調查蒙山礦區時曾深入五處古礦洞進行調查,發現除方解石及少量鉛鋅礦外,礦洞中還殘存有軟錳礦,菱鐵礦及褐鐵礦等。
遺址特點
綜述
蒙山山脈,有著“上高屋脊”之稱,海拔1000多米。當地人又稱這裡為“多寶峰”,銀礦的礦井就隱匿在附近的山落中,到2014年已經發現有二十多處被開採過的礦井。
太子壁採礦區
太子壁山峰,長約5千米,寬約2千米。已發現的大小採礦礦井達100多個,其中18個已經由江西省贛西地質隊勘探。據江西省地質勘探資料顯示,最深最長的為一、二號礦井。二號礦井垂直約140米,水平長約170米,最寬處10.5米,最狹0.5米,一般為2~3米。1982年12月,上高縣文物普查隊曾入二號礦井約70米深探查,發現礦井基本利用天然溶洞、沿岩層傾斜方向採礦,井內留有鑿礦痕跡,坡度一般為30~45度。1983年10月,江西省贛西地質隊與大窩裡村幹部曾入二號礦井勘探,在洞內行八小時未終,因無蠟燭而返。發現其洞中有洞,縱橫交錯,有巨木橫懸洞中,樹皮如鮮。2006年11月,南港村東風橋組10餘農民自發去一號礦井探險,帶了五根160米左右的長繩索入洞,繩索用盡未終而返。
冶煉區
採礦區西北部為遺址的冶煉區,有多處大型古代冶煉爐渣堆積。考古人員對鑒里、東風橋、火燒山及東湖四處爐渣堆積進行了重點調查,其中鑒里、東風橋、火燒山位於冶煉區的東部。
東風橋爐渣堆積,位於最北側,距離採礦區直線距離約2千米。由於開挖泄洪渠,此堆積破壞較為嚴重,在泄洪渠兩側地表仍可見大量爐渣分布在一長約90米、寬約40米的狹長地帶,堆積厚度不明,爐渣總體較為破碎。
火燒山爐渣位於東風橋堆積東南側,被原林場內所修建的房屋破壞,殘餘長60米、寬20~40米的不規則區域。爐渣殘塊破碎嚴重。
鑒里爐渣堆積,位於火燒山南側,是東區爐渣堆積中體量最大者,能觀察到一高出地面9~20米的爐渣山。整個堆積長約170米、寬112米,總重量約50萬噸左右。堆積中所見爐渣殘塊體量較大者直徑約50厘米、厚8~9厘米,單塊重量超過50千克。據當地村民反映,上世紀50年代此堆積的爐渣曾被用於修建公路地基,堆積厚度減少約1/3。
東湖爐渣堆積,位於冶煉區西部,距離採礦區約2.5千米。此處爐渣主要沿現代水庫區域分布,大量爐渣位於水庫水位線以下,爐渣總量難以估測。露出水面的主要有四處地點,其中第四地點規模較大,面積約5000平米,可見大量直徑超過50厘米、厚度約12~15厘米的大型渣塊,單塊重量可超過50千克。四處堆積所見爐渣緻密,表面具有明顯流動痕跡,單塊爐渣體量較大,主要為豎爐排渣,爐渣流動性好,技術較為成熟。爐渣斷茬處不見任何夾雜物,爐渣非玻璃態,基本無磁性。東風橋、火燒山以及鑒里爐渣均為黑褐色,有時其表面可見鐵鏽附著。東湖爐渣則多呈灰白色。進一步剖面觀察顯示東湖爐渣灰白色區域主要集中於表層,內部仍呈黑褐色。東湖爐渣堆積主要集中於現代水庫邊緣,水庫水位較高時爐渣堆積會整體沒入水庫以內,由於受到水的長期淋濾,可能導致表層部分元素流失。
除爐渣外,幾處堆積中還發現大量爐壁殘塊,其內側燒流呈玻璃態,外側燒結程度較低,仍呈紅褐色。東風橋及東湖兩處堆積還出少量陶質棒狀器物,其燒制溫度較低,質地疏鬆易斷裂,功能不明。多次考古調查均在四處爐渣堆積中發現少量瓷器殘片,年代包含宋、元、明三代,鑒里爐渣堆積中還發現了數量較多的布紋板瓦。
文物遺存
生產工具、用品
太子壁礦區洞內採集到少許銀礦標本、鐵燈架、青花瓷碗片等,是當年礦工使用過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
石刻
太子壁二號礦井井口的岩壁上,有許多石刻文字,是當年的封井禁碑,面積約2平方米。刻文是:“此洞名扁漕,系裡面用大石填塞十五丈深,封禁永遠,再犯者定問譴不饒。奉委防守羊坡哨南昌衛中所功升百戶范,奉瑞州府同知楊,掌上高縣事知縣陳,縣丞黃,通判沈,推官劉,典史李,主薄李,奉道按察司屯田副使朱(道按察司)右參議支,道按察司簽事方近奉(道按察司命、令)羊坡范百戶督同南田團禁帶領親兵一百名,督同鄉兵菸民一千餘,於萬曆二十二年起工,六月填塞古歷於扁漕等洞,立碑封禁。萬曆二十三年春月,封禁填塞。寶右三年六月戶戶曹仁七、廖花二、李紹九、晏辛三,簡化三、陳春一、黃線二、曹……。”
元代銀錠
1977年,吉林農安出土兩枚年代為分別為元元統三年(1335年)和元至正十年(1350年)的元代銀錠,其上刻文顯示兩枚銀錠均系“蒙山銀課”,為瑞州路總管府提調官辦理,並詳細記錄了銀場庫官、庫子、爐戶及銷銀匠的姓名。兩枚銀錠不僅為蒙山遺址元代的白銀生產提供了實物證據,也顯示了銀場內部的層級管理體系。
研究價值
蒙山銀礦遺址對研究江西省古礦冶業的發展歷史以及古代採礦技術成就有重大的意義。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蒙山銀礦遺址位於江西省宜春市
上高縣城南30千米的蒙山。
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西省宜春市
上高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蒙山銀礦遺址,路程約37千米,用時約5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