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與高密度常染色體SNPs研究

高密度常染色體SNPs是分子人類學研究現代人群遺傳結構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發表文獻中報導了Mongol(蒙古國組)、Buryat(布里亞特組)和Mongola(呼倫貝爾蒙古組)三組蒙古族的高密度常染色體SNPs數據。這裡重點介紹包含蒙古族數據的分子人類學文獻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族與高密度常染色體SNPs研究
  • 所屬學科:分子人類學
發展歷史
2010年12月,著名人類學部落格Dienekes綜合包含蒙古族三組數據在內的全球人群數據,比對分析後繪製了常染色體主成分分析圖譜(見圖1)。我可以觀察到:
蒙古族與高密度常染色體SNPs研究
圖1 Dienekes(2010)
(1)#15淺灰色成分為蒙古族主成分之一,布里亞特組此成分比例略高於蒙古組,前者在40%以上,而蒙古組不足40%,呼倫貝爾組在20-30%之間。#15淺灰色成分在西伯利亞隔絕族群Nganasan中高達90%左右,2002年俄羅斯人口普查僅834人,語言上屬於烏拉爾語族的Samoyedic語支。
(2)#2深灰色成分為蒙古族主成分之一,呼倫貝爾組在60-70%之間,蒙古組此成分比例略高於布里亞特組,前者接近50%,而布里亞特組略高於40%。#2深灰色成分在東亞人群中普遍存在,以日本組等最高,超過90%。
(3)#5淺綠色成分少量存在於蒙古族人群,比例均低於10%,且以蒙古組高於布里亞特組,呼倫貝爾組比例低於5%。此成分普遍存在於高加索人種族群中,且在考察人群中,以東歐立陶宛組(Lithuanians)比例最高,達90%上下。
(4)#11淺紫色成分少量存在於蒙古族人群,比例均低於10%,且以蒙古組高於布里亞特組,呼倫貝爾組比例低於5%。此成分普遍存在於西亞和高加索地區族群中,比如西亞伊朗、亞美尼亞和高加索地區喬治亞組比例相對較高,接近60%。
(5)#10橘黃色成分少量存在於蒙古族人群,呼倫貝爾組比例在5%上下,蒙古組和布里亞特組基本不見此成分,或非常微少。此成分普遍存在於東南亞和華南人群,其中以高棉組和新加坡馬來組比例相對最高,約80%上下。
(8)#8深紅色成分少量存在於蒙古族人群,以蒙古組比例略高,但也低於5%,布里亞特組和呼倫貝爾組更低。此成分普遍存在於南部歐洲、北非、中東、中亞等地人群,其中以撒丁島組(Sardinian)、摩洛哥猶太人等比例相對較高,約70%上下。
(9)#4深藍色成分少量存在於蒙古族人群,以蒙古組略多,布里亞特組和呼倫貝爾組相對更少,三者均低於5%。此成分普遍存在於西伯利亞東北部人群,其中以北極人種族群Koryak等比例最高,約80%上下。
(10)#14深棕色成分少量存在於蒙古族人群,三組蒙古族均低於5%。此成分普遍存在於美洲原著民族群,其中以Surui接近100%比例最高。
(11)#3淺藍色成分少量存在於蒙古族人群,三組蒙古族均低於5%。此成分高比例見於巴基斯坦西北的伊朗語族卡拉什組(Kalash),比例超過90%。
(12)#12深紫色成分少量存在於蒙古族人群,三組蒙古族均低於5%。此成分高比例見於南亞次大陸人群,其中以印度達羅毗萘族群的Kannada組比例最高,達90%上下。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