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記不清這本書的題目是哪年訂下的?估計有七八年到十年的樣子。當時覺得有時問,也不是馬上交稿,但是越往後越覺得擔子很重。說實在的,寫一本蒙古族科學技術史的確存在不少 困難。主要難處有兩點:其一是所涉學科很多,作為一本科學技術史應當包括數、理、化、天、地、生、工、農、醫,而每個學科又分為好多分支,再加上民族習慣,就更加不好把握了;其二 是語言文字問題,因為很多歷史資料是用蒙文、藏文寫的,而蒙文目前常用的是舊蒙文,元代有八思巴文,蒙古國則用斯拉夫蒙文,此外還有一種托忒蒙文,主要用於新疆,可是偶然遇到即束 手無策。資料也是個大問題,但與前兩者相比稍微好解決一點。 在這種情況下,就是要老老實實當學生,恭敬地向他人學習。 首先是大量參閱了他人有關研究成果,特別是蒙醫藥等學科,如果沒有這些成果本書是無法完成的。還有各種工具書,幾乎是離不開的,人名、地名、年代等等更是需要藉助工具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蒙古族科學技術簡史/中國蒙古學文庫
- 出版社:遼寧民族出版社
- 頁數:398頁
- ISBN:7807222980, 9787807222989
- 作者:李迪
-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1日
- 開本:32開
- 品牌:遼寧民族出版社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國蒙古學文庫》總論
緒論
第一章 蒙古族科技前史
第一節 史前的文化積累
第二節 匈奴的科技文化
第三節 鮮卑等民族的科技
第四節 7-12世紀契丹等北方民族的科技成就
第五節 女真族的科技成就
第二章 1260年前的蒙古族科技文化
第一節 蒙古民族的興起
第二節 蒙古西征與中外科技交流
第三節 蒙古王廷與外國學者
第四節 蒙哥與科學技術
第五節 旭烈兀西征與納速拉丁
第六節 《蒙古秘史》中的科技史料
第三章 元代早期的科技政策與一般情況
第一節 忽必烈的科技政策
第二節 忽必烈的科技機構
第三節 各種思想交匯下的元代前期科技背景
第四節 大力吸收各方人才
第五節 上都與大都建設
第六節 海外交通與貿易
第七節 元代前期的文化
第八節 衛生與體育運動
第四章 忽必烈時期的重大科技項目
第一節 農學和醫學項目
第二節 回回司天台項目
第三節 天文儀器製造
第四節 冬至、夏至的連年測量
第五節 “四海測驗”
第六節 建立大都天文台
第七節 《授時曆》編訂
第八節 對黃河源的考察
第九節 編纂全國地理志和繪製天下大地圖
第十節 水利工程
第五章 忽必烈後的元代蒙古族科學技術
第一節 農牧業及食品技術
第二節 醫藥學
第三節 兵器與機械製造
第四節 水利工作
第五節 編修“三史”與科學技術
第六節 阿刺忒納支持下的阿合馬天文學工作
第六章 明代進期蒙古族的科學技術
第七章 清代前期蒙古族的科技成就
第八章 明安圖及蒙文一文圖
第九章 清代中後期蒙古族的科學技術
後記
《中國蒙古學文庫》已出版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