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葬甲科Silphidae,carrion beetles
- 別稱:埋葬蟲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有顎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鞘翅目
- 科:葬甲科
- 種:葬甲
- 分布區域:我國四川為起源和分布中心
- 英文學名:Silphidae,carrion beetles
葬甲科(Silphidae,carrion beetles)又稱埋葬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總科的1科,該科昆蟲通稱葬甲,體長7 ~ 45mm。體形多樣,近圓而體扁平、半球形、梭形、縱長的梯形,或近矩形而體厚實。體表光滑或粗...
在昆蟲分類學中,埋葬甲有自己獨立的科屬——鞘翅目葬甲科,它們分布很廣,世界各地均有發現。葬甲和屍甲外形相似,成蟲體長2.5~4厘米,色彩鮮艷美麗,很難讓人將它們與惡臭的腐屍聯繫起來。自然界中存在著兩種著名的昆蟲清道夫,一...
葬甲科昆蟲可分“屍甲”和“埋葬蟲”兩類。通過對最新一批葬甲化石的研究,黃迪穎團隊發現,無論是屍甲還是埋葬蟲,每次出去覓食都是夫妻作戰,而且有親代撫育行為,即夫妻共同養育後代,類似於現在的哺乳動物,而根據此前科學家的研究,...
中文名:覓葬甲科 拉丁名:Agyrtidae C.G. Thomson, 1859 科屬:鞘翅目 Coleoptera,多食亞目 Polyphaga,隱翅甲總科 Staphylinoidea 形態描述 體長4-14mm,長圓或狹長,稍平扁,光亮。額唇基溝明顯,觸角一般有一個4或5節的端...
科: 葬甲科 屬: 0 功能類別: 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 0 寄主危害作物: 0 形態特徵 體黑色。頭部粗,布細微刻點,頭頂為赤黃色,兩側各有一個縱溝。觸角黑褐色,末端3節赤黃色,雌觸角端部呈球狀,兩側各有一縱溝。前胸背板...
黑負葬甲是鞘翅目葬甲科動物,體大型,有些個體可達45mm長;複眼鼓凸,前胸背板中央明顯隆拱,鞘翅平滑,縱肋紋幾不可辨,後部近1/3處微向下彎折呈坡,末端2-3腹部背板外露。常飛到燈下,具有假死性。分布地域 分布:黑龍江、吉林...
黑角原屍葬甲,是一種生物,屬鞘翅目、葬甲科。分布範圍 中國北部,台灣省。識別特徵 體長16.5-19.6mm,體闊6.1-7.3mm。體狹長,後方微擴闊。全體深褐色到黑褐,觸角11節,末3節基本色同或稍淡。前胸背板寬大於長,刻點中稀...
《中華葬甲》是2012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計雲。圖書簡介 《中華葬甲》是首部系統研究中國葬甲科昆蟲的專著,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本可視化昆蟲分類專著的出版嘗試,即全書全彩印刷大量研究對象的高清大圖,使普通的生物愛好者也能...
天馬華冥小葬甲,屬於小葬甲科,是一個用採集地上海天馬山命名的新物種。最早於2016年12月被發現於天馬山地區林下貉排糞點附近的落葉層中。物種學史 天馬華冥小葬甲,體型非常小,僅1毫米多點,採集者便將篩出的落葉碎屑和土壤顆粒...
中國東北的葬甲科研究 《中國東北的葬甲科研究》是哈爾濱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景科,張雪萍,林琳,Gilles Flutsch,於強
雙斑葬是鞘翅目葬甲科動物,甲體長16毫米。觸角黑褐色,呈球桿狀。前胸背板前無縱橫的溝,不分成4塊。鞘翅中部有一大紅斑,無明顯的縱脊。足黑褐色,中足脛節端部有兩個距。胸部腹面、足和腹部腹面1-2節被金黃色微毛。分類名稱 ...
早期隱翅蟲形態和現代相似,形態穩定性暗示葬甲科起源於三疊紀晚期。哺乳動物出現後,葬甲祖先形成食腐習性和相應形態。表明在地質歷史中,葬甲的生活習性和食物來源保持穩定,導致形態變化小。現代隱翅蟲科有兩個主要類群:覆葬甲亞科和葬甲...
腐食性、糞食性和屍食性甲蟲,如埋葬蟲科、蜣螂科中的許多種類,可為人類清潔環境。動物學史 所知鞘翅目最早的化石記錄見於古生代早二疊世。自中生代起,鞘翅目逐漸成為昆蟲綱的優勢類群,現在是昆蟲綱中最大的目。關於它的起源,多數...
三、龍虱科 四、牙甲科 五、閻甲科 六、覓葬甲科 七、葬甲科 八、隱翅蟲科 九、糞金龜科 十、皮金龜科 十一、鍬甲科 十二、金龜科 十三、花甲科 十四、吉丁科 十五、叩甲科 十六、紅螢科 十七、花螢科 十八、郭公蟲科 十九...
三、龍虱科 四、牙甲科 五、閻甲科 六、覓葬甲科 七、葬甲科 八、隱翅蟲科 九、糞金龜科 十、皮金龜科 十一、鍬甲科 十二、金龜科 十三、花甲科 十四、吉丁科 十五、叩甲科 十六、紅螢科 十七、花螢科 十八、郭公蟲科 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