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養性

董養性

董養性(1616—1672),字邁公,號毓初,德州樂陵市董家人。少時家貧,無錢買書,嘗自村中長者家借得書籍,沉湎不覺日夜,終成一代大儒。或因少時苦學過甚,未至中年,而首半禿,時人稱之為“江北第一才子董禿子”。

基本介紹

  • 本名:董養性
  • 字號:字邁公
  • 出生時間:1616
  • 去世時間:1672
人物生平,人物軼事,

人物生平

董養性涉獵甚廣,對四書五經均有注釋。1632年(明崇禎五年)補“邑博士”,1648年考中拔貢,授寧國府通判。著有《四書訂疑》22卷,《易經訂疑》15卷及《春秋訂疑》14卷,為當時學者、大儒。卒葬城東三里許董家村西,現存《寧國府通判董公墓志銘》一石。

人物軼事

曬書傳說
民間有許多有關他的傳說,其中以“曬書”最著。在赴京趕考途中,公嘗與江南三士子同舟。三人以江南出才子自誇,有傲睨天下之勢,見董公貌不驚人,以為其粗鄙無才,高談闊論,目中無人。恰逢風吹浪來,打濕士子書卷,江南舉子與船夫忙於艙板曬書。公袒胸露腹,悠然自得,眾才子大惑不解,董公稱:“吾亦曬書爾”。眾才子不見公書何在,公言:“吾腹中自有萬卷詩書”。繼與公辯談,眾士子不及,乃手書“江南才子數第一,不及山東董老師”送與董養性,董公遂得“江北第一才子”之稱。
董公為官八載,勤政廉潔,卒後葬於樂陵城東董家村。後人及村民仰其文章才氣,老人去世後多葬於其墓周圍,並廣栽松柏,蔚然可觀,人稱“董家墳”。
養性樹傳說
一日,董養性在樹下晾肚睡著,忽天上落下一群紅胖子(小棗), 將其砸醒,他拿起棗,掰開,滿腹金絲相連,一吃,肉甘甜,有清肺、提神、養性之感。隨即興賦詩:“小棗老來紅又甜,滿腹金絲譜琴弦。彈就陽春白雪曲,雲紅天外任舒展。”將此樹命名“養性樹”,又名“老來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