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良

董德良,男,1969年6月出生,黑龍江齊齊哈爾人,1989年4月入伍,中共黨員,1993年畢業於黑龍江武警指揮學校,歷任黑龍江省撫遠縣公安消防大隊中隊長、指導員、副大隊長、教導員等職,現任撫遠縣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副團職,武警中校警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德良
  • 出生日期:1969年6月
  • 出生地:黑龍江齊齊哈爾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性別:男
主要榮譽,社會評價,

主要榮譽

19年來,董德良堅守平凡、捍衛平安,紮根邊陲、認真履職,積極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助手,帶領30名官兵圓滿完成了各項防火滅火救援任務,保持了撫遠縣34年未發生1起重大以上火災和亡人火災。廣泛開展擁政愛民活動,積極促進和諧警民關係建設,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人民民眾的廣泛讚譽。在董德良的帶領下,撫遠消防大隊先後被評為“黑龍江省軍警民共建共育先進集體標兵”、“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六連冠先進單位”;2011年,被共青團佳木斯市委授予“東極消防衛士”榮譽稱號,評為“十大誠信”青年文明號先進單位;被撫遠縣委、縣政府授予“東極衛士”榮譽稱號。

社會評價

一、積極主動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助手,不斷提升火災防控能力。董德良始終擺正公安消防大隊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的位置,自覺服從地方黨委政府領導,堅決聽從黨委政的指揮,主動將消防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考慮,積極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助手,堅持每月向黨委政府匯報全縣消防安全形勢,提出決策參謀一件,提請政府制定消防發展規劃、改善城市消防安全基礎設施、整改重大火災隱患、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等,有效提升了全縣的火災防控能力。撫遠縣地處邊遠、地域經濟發展滯後等原因,消防大隊裝備設施發展緩慢,董德良不等不靠,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2008年以來,共爭取專項經費635萬元,相繼更新了6台消防車,購置了600餘件特勤器材。2010年,縣政府一次性拿出20餘萬元,為各村屯購置了69台手抬機動泵,填補了全縣農村無義務消防組織的空白,為有效防控火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堅持公正文明平和理性執法,不斷提高人民民眾滿意度。董德良在消防監督執法過程中,推行人性化執法、親情化服務,把火災隱患得到徹底整改作為出發點,把維護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落腳點,實現了消防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在他的組織下,制定了《消防大隊語言行為規範》和消防服務忌語二十條,積極打造“誠信陽光消防”工程,對重點工程、外商投資、解困工程堅持“三上門”服務(重點工程上門服務,急難事情上門受理,重大隱患上門指導),特事特辦。針對每天大量俄羅斯遊客入境,他倡導開設了俄語培訓班,每名官兵能夠熟練使用100多句常用俄語,2010年以來糾正俄羅斯遊客消防違法行為110餘次,贏得了異國友人的讚許。因舊城改造,最多時撫遠全縣有30多處工地同時開工,而當地寒冷期長、施工期短,許多工程為了搶工期只能是邊設計、邊施工,董德良積極協調匯報,建立了建築工程消防審驗“綠色通道”,在施工單位施工許可證、工程圖紙等備案抽查材料不齊全的情況下,帶領大隊消防監督員提前介入,主動上門服務,邊施工、邊審查圖紙,既避免了工程停工給建設單位帶來的損失,又避免了工程消防隱患的形成。瑞達國際酒店是撫遠最大的涉外賓館,2010年1月被確定為重大火災隱患單位,董德良多方奔走,幫助聯繫撫遠縣信用社,貸款60萬元用於隱患整改。整改過程中,董德良從計畫設計到整改施工,每天都現場辦公、跟蹤督辦,半年後該隱患銷案,酒店經理李然說:“董大隊長平易近人,有親和力,能夠幫助民眾解決問題,社會就需要這樣的人。”多年來,董德良堅持能不罰則不罰、能少罰不多罰、能輕罰不重罰的原則,在他的帶動下,消防大隊牢固樹立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監督執法理念,受到了社會社會單位的一致好評。2011年6月,大走訪開門評警活動中,消防大隊社會滿意度達到100%。
三、著力提高滅火救援實戰能力,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董德良時刻提醒自己和大隊官兵,撫遠縣地處偏遠,增援力量短時間難以到達,必須有更加過硬的業務本領,必須錘鍊更加過硬的戰鬥作風。他帶領官兵創新訓練方法、提高實戰能力,不斷提升部隊的打贏能力。無論是滴水成凍的嚴冬,還是揮汗如雨的盛夏,董德良總是帶領官兵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調動官兵的訓練積極性,推動了體能、技能、器材裝備套用、戰術操法、協同配合等5大類科目訓練,為完成滅火救援戰鬥奠定了基礎,在2011年全支隊的業務技能比武競賽中,他帶領官兵取得了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每次滅火救援董德良都親臨一線、靠前指揮,和官兵們共同戰鬥。2006年1月20日凌晨2時許,在撫遠縣國光液化石油氣有限責任公司門前有兩輛貨車相撞,其中一輛翻入路旁深溝內,駕駛員被壓在車底,腿骨骨折、流血不止。董德良帶領10名官兵趕赴現場進行救助,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頂著飛舞的大雪鑽到寒風刺骨的坑底,用肩抗、用手抬、用繩拉,經過近2個小時的戰鬥,將被困人員抬到安全地帶。2006年11月1日下午17時31分,撫遠縣撫遠鎮4委108號一居民住房發生火災,風力很大,大火隨時有蔓延危險。董德良同志立即帶領18名指戰員和4部水罐消防車趕赴火場,到場後發現該區域房屋密集,風大勢猛,極易蔓延。董德良作完戰鬥部署後,立即拿起水槍,冒著烈火的炙烤和濃煙的熏嗆,和官兵們共同戰鬥,經過了5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將火災撲滅,保護了下風的10戶民房。18年來,董德良同志親自帶領官兵參加滅火救援任務800餘次,搶救遇險人員30多人,保護挽回財產近千萬元。
四、竭誠助弱扶貧幫困,積極促進警民關係和諧發展。董德良始終視駐地為故鄉,把人民民眾當做自己親人,與駐地民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董德良剛下隊不久,有一次參加雙擁工作會議上,通過民政局了解到,67歲的撫遠鎮居民吳潤芝老人無兒無女,老伴因突發腦出血去世,一個人生活幾十平方米的平房裡,孤苦伶仃、無靠無依,他馬上決定與吳潤芝老人結成幫扶對子,並帶領官兵到老人家中慰問探望。從此,吳潤芝老人成了董德良的“親人”,在十幾年的時間裡,每逢佳節,他都要為老人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用品,把老人接到隊里和官兵過節;老人生病,董德良為她端水拿藥,照顧得無微不至……現在老人雖然年過八旬,但神智清楚,耳聰目明,身體非常硬朗。周圍的鄰居都說:老人能活的這么快樂,多虧了她的“兵孩子”悉心照顧。“董大隊長是我這一生永遠不會忘記的人。”如今在東北林業大學讀書的石玉榮說。國小六年級的時候,石玉榮是個學習刻苦、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其父親常年患病,只能做輕微的勞動,母親患有眼疾,家庭沒有固定收入,全家只能依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石玉榮由於父母親患病欠下一大筆債務輟學,每天起早摸黑撿破爛,賺些錢貼補家用。董德良在防火監督檢查中,看到了正在撿破爛的小玉榮,當他了解到小玉榮的情況後,立即組織大隊官兵慷慨解囊,為小玉榮捐款、購置學習用品,幫助她重返校園,圓了小玉榮的讀書夢,並一直資助她上了大學。在董德良的倡導下,大隊建立了“助苗基金”,長期資助撫遠縣127名失學兒童,1995年以來,董德良累計捐款3.1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1人。多年來,董德良帶領官兵時常脫下軍裝做“義工”,“揮鍬掄鎬”熱心參與地方基礎建設,植樹造林20多萬株,幫助民眾搶種搶收農作物15000多畝,先後參與了當地松花江水污染撫遠段導流築堰工程、中俄國際光纜敷設工程、國電架設、黑龍江護岸林和扶貧路等重點工程和急難險重任務,共出動警力3000多人次,為縣裡省下人工費30多萬元。
五、紮根祖國邊陲默默奉獻,彰顯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熱愛。董德良同志所在的撫遠縣,是祖國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縣城距離佳木斯市區400多公里,每年有霜期長達7個月,氣候較為惡劣,被稱為“黑龍江的西藏”。從到撫遠工作以來,董德良同志就堅持把為消防事業不懈奮鬥作為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柱,紮根邊疆,默默奉獻。1995年,董德良與縣電視台播音員李冬雲喜結良緣,新房是在一棟租來的、尚未竣工的樓房裡,沒有水電和暖氣,婚後第三天便搬進大隊接待室住了大半年;結婚8年間,他們先後搬了10餘次家,直到2004年才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結婚15年,董德良沒回老家陪父母過一個除夕,連父母生病都未能照顧盡孝。1997年至1998年,愛人李冬雲先後2次被浙江省蕭山、海寧電視台錄用,允諾為其購房、待遇從優,並承諾為董德良安置工作,但董德良選擇了留在在撫遠消防大隊。2002年,因工作繁忙無暇照顧,董德良將剛四歲的孩子送到依安老家,一家三口至今聚少離多。董德良同志用自己18年的青春年華,用自己對黨和人民的滿腔赤誠,在祖國東極豎起了一面光輝的旗幟,贏得了黨委政府和人民民眾的良好口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