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常青(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理事長)

葉常青(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理事長)

葉常青,1933年9月出生於上海市。1956年底畢業於瀋陽中國醫科大學.即分配至軍事醫學科學院。一直從事放射毒理與防護研究,是四部專著的主編或副主編,三項國家標準的起草人。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理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常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簡介,成長過程,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課題,學術兼職,主要論著,

簡介

1933年9月8日生,中共黨員。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技術2級,文職1級,碩士、博士生導師。1956年12月畢業於瀋陽中國醫科大學,獲學士學位。
葉常青
1985和1990年培養碩士生2名、博士生3名。
1989年以來在幹部部門安排或同意下,本人事跡曾收錄於《中國當代醫學家薈萃》(1989)。

成長過程

葉常青研究員原籍浙江慈谿。1933年9月8日誕生於上海。1946年考入建於世紀之初的南洋模範中學念國中,畢業後考入公立上海中學工科。1950年底參軍,分配到瀋陽中國醫科大學學習軍醫。隨著朝鮮戰場戰局的穩定和停戰協定的簽字,在校的學習期限由原定的2個月逐步延長到6個月、2年,最後至6年。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12月畢業後,分配到軍事醫學科學院病理系工作。不久被派往南京軍區總醫院病理科進修。進修結束後不久,軍事醫學科學院從上海遷到北京,同時將原來的學科建系調整為任務建所。病理系取消後,分配到二所四組(後組改為研究室)工作。當時的所名為防原醫學研究所,組名叫放射防護與毒理組。
為適應新的建制和新的專業的需要,他先參加了防原醫學訓練班,後帶領學員赴上海、江西實習,參觀放射性廠礦,從事衛生防護調查;曾參加國家衛生部工作組到我國第一座反應堆駐地調查;1960年隨同蘇聯專家作為教學組工作人員赴北京、上海、長沙、大連開辦訓練班。
通過參加1961年底蘇聯核試驗對新疆北部環境放射性影響的調查以及1962年夏美國太平洋地區核試驗對我廣東沿海地區環境放射性影響的調查(調查組由李冬和魏履新帶隊),他正式步入了系統的科研工作。此後,在1963至1978年間,10次赴我國核試驗基地完成以“落下灰危害及其防護”為中心內容的我國核試驗生物效應研究任務,其間,除完成所負責的項目外,多次擔任效應分隊長,帶頭赴條件困難的下風向地區完成布放、回收樣品等工作;1967年和1974年兩次參加由國防科工委組織的我國第1~6次和第7~16次核試驗效應資料彙編工作(分別於1972年和1977年出版),負責“落下灰生物效應”部分的編寫任務。1974和1978年兩次參加由總後勤部衛生部組織的、以我國核試驗效應資料為基礎的題為“核武器損傷與防護”專著的編寫,分別於1976,1980年出版。1980年為紀念建所30周年,受所領導委託,根據280多篇本所核試驗效應資料撰寫了“落下灰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工作的回顧”專題報告。報告包括7個部分:(1)落下灰理化性質;(2)體內污染量的估算;(3)落下灰在體內代謝動力學特點;(4)落下灰輻射損傷效應;(5)輻射劑量監測方法;(6)衛生防護措施的效果;(7)體內污染的早期處理及藥物捉排。對此項目近20年的研究工作作了全面總結。1998~2000年作為副主編參加了題為“大西北、大戈壁、大事業—中國核試驗效應記實”的史料編寫工作,經總後勤部司令部科裝局認同,完成了總後勤部範圍核心效應史料的彙編任務。在完成核試驗現場任務中因為工作出色,受到總後效應大隊三等功獎勵二次。由於落下灰危害及其防治研究是防原醫學重要組成部分,故在我院1986年獲得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戰時特種武器傷害的醫學防護”項目中是受到院黨委表彰的突出貢獻者之一,並於1997年受到我院AMMS軍事醫學研究獎一等獎的獎勵。

主要研究方向

在他近40年科研實踐的活動中,第二個重大的項目是協助吳德昌研究員在“七五”、“八五”期間完成了“吸入鈽損傷量效關係的研究”,作為研究室負責人組織實施了該項目的大部分專題,包括在酒泉核能聯合企業現場工作和實驗室的研究,該項目包括:(1)鈽氣溶膠吸入裝置及大鼠吸入模型;(2)二氧化鈽在大鼠呼吸道內的沉積及內劑量估算;(3)吸入鈽對肺巨噬細胞免疫功能的損傷;(4)吸入鈽對肺Ⅱ型上皮細胞的微觀劑量及形態學參數定量改變;(5)吸入鈽誘發肺癌的量效關係及危險係數;(6)吸入鈽誘發肺局部淋巴結肉瘤;(7)鈽粒子誘發體外細胞惡性轉化及硒製劑的保護作用。他具體負責肺Ⅱ型上皮細胞微劑量估算及其定量形態學變化的研究。由於此專題設計思想巧妙,信息量多,故在外文雜誌刊出後,獲得國外同行興趣,15國次30人次來函索要單行本。此項目獲得了1993年度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5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吸入鈽量效關係”項目完成後,為結合社會需求獨立深入地從事衛生毒理學研究,他相繼開展了三項工作。一是受甘肅金川有色金屬公司委託,組織了“鎳生產醫學防護”的研究(1993-1996),分三個專題:(1)用細胞生物學方法證明了多種不同鎳化合物有細胞毒和惡轉效應,觀察到二種製劑有保護效果;(2)測定了公司所在地人體內肺、肝屍檢樣品鎳含量水平比對照地區高;(2)用含硒食品可以改善鎳作業人員的免疫功能。二是為評估未來航天飛行中電離輻射可能的危害,用細胞及分子生物學方法觀察了三種重離子所致人上皮細胞系損傷效應,為危害評估提供資料,也使粒子輻射效應向重離子輻射效應延伸;三是用分子生物學方法觀察了雲錫礦工肺癌和陝北高氡窯洞內居民肺癌相關基因的研究,發現了一些差異顯示的基因片段,為進一步確定它的功能及與肺癌相關性打下了基礎。在上述三項工作中,一共獲得了4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資助,擴大了研究領域,推動了學科建設,也獲得了相應的社會效益。

主要研究課題

放射衛生防護的研究與實踐是他幾十年來科研生涯中一個重要的方面。60年代初曾率隊對電子工業部成都某雷達發射管燈絲製造廠的放射衛生防護情況作系統調查。在我國核試驗準備階段,參與了核試驗場特種醫療保障工作,包括輻射衛生防護規定的制訂。擔任了首次氫彈試驗場外安全指揮部技術諮詢工作。1987~1993年間三次應國防科工委衛生部委託負責對核試驗基地退伍戰士體檢技術組織工作,起草總結報告並協助處理上訪事件,編寫科教電視片劇本等。“九五”期間他曾獲得總後勤部指令性計畫中專項立題擬對我國核試驗參試人員健康情況作一抽樣調查及全面的危害評估,終因考慮社會因素未獲總裝備部有關領導的同意而改為以現有資料為基礎作一分析而撰寫了一份專題報告。1987~1990年他受總後衛生部委託擔任了全軍醫用X射線防護協調組組長,在總後衛生部領導下,從技術角度組織對全軍各大單位參與此工作技術骨幹的培訓、學術交流及驗收標準的制定等,通過3年努力,使全軍80%醫療單位達到了標準的要求,節省了約1000萬元X射線機的更新費用,也極大地改善了我軍醫用X射線工作者的勞動條件,保障了患者及陪伴人員的健康安全。80年代他參與了我國第一座核電站廠址預選以及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廠核熱站對環境和人員影響的論證工作。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後,他積極收集有關資料,撰寫評述性文章,介紹事故後對策。“八五”期間參與了由國家核安全局下達的二項攻關課題—“核事故受照人員診斷和應急醫學處理措施”和“輻射防護法規、標準的研究和建立”,完成了上述項目中二個專項的研究,是這兩個攻關課題各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積極參與者。除了上述科研性實踐活動外,1981年起他一直受國家衛生部聘為全國衛生標準技術委員會放射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從1995年開始為第四屆放射衛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該委員會每年審議的國家標準送審稿4~6份。1992年起受聘為國家衛生部放射衛生專家組成員,此諮詢機構負責審議大型核設施放射衛生評價報告。在這些審議活動中擴大了視野,發揮了技術諮詢的作用,得到主管部門的好評。1997年又受國家衛生部科教司和地礦部科技司聘為氡監測與防治專家組成員。
80年代初開始,他根據實驗研究的需要開展了形態計量學的研究工作,積極追蹤國際範圍內生物形態計量學的進展。曾在中國體視學會組織下在全國範圍內積極推廣形態計量學在醫學生物學領域內的套用,包括譯編生物體視學講義,擔任7期培訓班授課,主辦或合辦全國性專題學術交流會議4次。這些活動推動了國內解剖、組織、病理、毒理等學科形態計量學的套用與發展。
基於上述工作的基礎,1993年他被批准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除了上述四方面科研活動以外,在上級安排下作為職務行為或者在本人獨立的學術影響下,他持續地參加了軍內、國內或國際學術組織的活動,增強了信息交流,拓寬了學術領域。其中,在所內有:放射毒理與防護研究室主任(1984~1991),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1987~1999),所職稱考核委員會副主任(1992~1997),所科技監察委員會主任委員(1995~1999),所學術顧問(1999~)。有院內有:院學術委員會軍事醫學專業副組長(1987~1990)、委員(1994~1999),院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1987~1990),院儀器設備技術委員會委員(1990~1995),院首屆科技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7~1999),院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1994~1999),院專家組成員(1994~1999)。在軍內有:全軍醫用X射線防護協調組組長(1988~1990),解放軍醫學圖書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1998~2000),全軍預防醫學諮詢委員會委員(1990~1997),總後衛生部軍事醫學科研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1995~),總後司令部後勤科技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1995~)。在國內有: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理事(1983~1988),中國核學會輻射防護學會醫學防護組組長(1983-1988),國家核安全局科技成果鑑定評審專家(1995~1998),全國衛生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1981~),全國衛生標準委員會放射衛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5~),國家衛生部放射衛生專家組成員(1992~),中國體視學會常務理事並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8~1996),中國毒理學會副秘書長、代秘書長、秘書長(1993~)及下屬放射毒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994~1997)。在他擔任中國毒理學會秘書長期間,經大家共同努力,中國毒理學會終於2000年4月被接收為中國科協的正式會員,他本人亦於2001年6月代表學會出席了中國科協第六次代表大會。1995年後作為評議人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的同行評議以及國家科技成果獎函審評議。1995年度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為博士點、碩士點通訊評議專家組成員。1990~1997年擔任了國際科聯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中國委員會人工核素組副組長。

學術兼職

兼任了一些雜誌的編委,包括《輻射防護》(1983~),《國外醫學·放射醫學與核醫學分冊》(1997~),《體視學通訊》(1986~1990),《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1996~),《預防醫學動向》(1988~1990),《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1988~1997),《中國藥理毒理學雜誌》(1998~)。
在我院衛生毒理學碩士點、博士點相繼建立後,他於1985和1990年作為副導師相繼參與碩士生、博士生的培養工作;1988年和1993年相繼作為導師承擔碩士生、博士生的培養工作。在退休前共培養碩士生2名(沈智淵,支勝標),博士生3名(楊梅英、張澤雲、袁雄),其中沈智淵作為優秀碩士生畢業。他們中三人已前後赴國外深造或定居,二人也將出國工作或學習。退休前又受委託擔任了1名博士後(袁素波)的合作導師。

主要論著

他先後主編過專著多部,參加編寫和校審的專著、講義等十多部,發表論文約100篇。其中有影響的專著如《放射性核素內照射劑量學》(1988),《輻射危害與評估》(1999),《在持續照射情況下公眾的防護》(2001);專篇有《不同粒度放射性氣溶膠攝入量限值》,《災害性核輻射事故》,《定量形態計量學》等。
他曾先後赴巴黎(1984)、香港(1987)、悉尼(1988)、洛杉磯(1991)、西雅圖(1995)、曼谷(1999)等地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在擔任中國毒理學會秘書長期間,曾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方面的組織工作,包括組織啟動中泰兩國政府間科技合作議定書中子項目,推動有關研究所之間的合作(2000,北京)。一直與亞洲毒理學會(ASIATOX)、國際毒理學聯合會(IUTOX)保持聯繫,安排由IUTOX組織的於2001年10月在南京舉辦的“轉基因模型在毒理學中套用”繼續教育培訓班(約60名學員),啟動受IUTOX委託並得到國際藥理學聯合會(IUPHAR)資助的第五屆開發中國家毒理學國際會議(2003,桂林)。
1989年以來在幹部部門安排或同意下,他的事跡曾收錄於《中國當代醫學家薈萃》(1989),《科學技術論著評審專家名典》(1991),《中國軍事後勤百科全書》(1996)和《中國專家人名辭典》(199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