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落花詩意圖
- 作者:沈周
- 創作年代:明代
- 規格:縱36厘米,橫750厘米
- 材質:紙本
- 現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 畫作類型:墨筆畫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構圖,筆墨,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該圖描繪了老者一身影拘膠芝孑然獨立於自然中的情景。畫幅右半部為全幅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實景部分。該處主要部位作樹五株,分為兩組,以胡椒點筆法點出樹葉,疏密聚散,然後以花青、赭石籠染數遍。右邊下部則以臭乎拜平台和山坡為主,先勾出大體輪廓,然後在坡石的結合處以披麻皴皴出層次,稍作渲染,再以花青、赭石籠染。兩平台分開,同時在兩平台間作一小橋與平坡相連,平台上散落的一簇簇粉紅的落花。靠近左面的平台上有一老人扶杖遠望。左邊下半部則棕灑悼拘作碎石三四塊,對坡岸微作交代,且是左半部平台、坡石的過渡、延伸。遠處的山色以花青稍作渲染,染出巒頭即止,隱約之間,已經將晚春的空氣烘染出來。整個畫面只有近景和遠景部分,中間部分簡略處理,一片虛空,而將觀者的視線引向扶杖老人為主的近景上來。
畫家自題:“山空無人,水流花謝”,署款“沈周”。自書落花詩篇序雲“弘治乙丑春,一病彌月,迨起則林花彌盡,紅白滿地,不見其開而見其落,不能無悵然”。引首有王鏊“綠陰紅雨”題記,拖尾有張寰錄唐寅詩道辯殃,鈴有“虛齋墨緣”收藏印、“啟南“朱文方印。
創作背景
沈周的山水畫,有“細沈”“粗沈”兩種風格。早年的畫,風格細膩,稱“細沈”,後期的一些作品, 構圖簡練,用筆粗疏,稱“粗沈”,《臥遊圖》《西溪圖》等都是這類作品,《落花詩意圖》也屬“粗沈”一類。《落花詩意圖》為沈周八十一歲時所作,從畫家落花詩前言所知,這是畫家大病後見落花有感的作品。春夏之交,畫家一病彌月,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病癒後,見落花未盡、初夏已到,睹景觀物,情思無限,因而作畫賦詩。這時畫家已經處於八十餘歲的高齡,自己的生命亦如落花一樣即將謝落,大病之餘,自然見落花而傷情,引起了創作的衝動,藉助落花形象,流露自己的內在心跡,從而成為這一作品的內在精神和靈魂,加之爐火純青的繪畫技藝,可謂因心造境、因境演法的作品,為作者高年病癒後的造心追境之作。
藝術鑑賞
構圖
該圖為典型的一角式、半邊式小景構圖,是南宋馬遠、夏圭、劉松年繪畫風格的綜合。當然也與浙派的某些用筆、用墨和構圖有相通之處。注重渲染以及水墨的蒼勁追求和有意識地省略中間景物層次等,便與浙派的繪畫風貌十分相近。
筆墨
該圖樹葉的畫法,先用濕墨點染,後用花迎肯青烘染。而淺坡皴法則用筆硬挺,筆、力緊實,線條洗鍊,樹身的雙勾線也堅硬爽朗,同老人衣紋線一道構成了畫面的骨力,這樣就與樹葉的清潤、近水的空濛、遠山的秀逸形成明顯的對比。蒼中帶秀、粗中挾細,雅淡中蘊含骨力,營造出了既顯蒼老雄健又凝重清曠曠的繪畫意境,已經包含有浙閥蜜鴉派畫家和宋元人不具有的新的繪畫因素,這是沈周在前人基礎上的創造。沈周的粗筆運用,也遙接張僧繇疏筆畫的觀念。
重要展覽
2014年底,《落花詩意圖》在南京博物院推出“藏·天下——龐萊臣虛齋藏畫合璧展”中展出。
作者簡介
重要展覽
2014年底,《落花詩意圖》在南京博物院推出“藏·天下——龐萊臣虛齋藏畫合璧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