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輪斑病

萵筍輪斑病

萵筍輪斑病是由匐柄霉、枯葉格孢腔菌引起的、發生在萵筍的病害。主要為害採種株葉片,在葉片上形成圓形至近圓形褐色斑點,在不同的條件下病斑大小差異較大,直徑1—12毫米,褐色至灰褐色,具有同心輪紋,在田間一般病斑表面看不到霉狀物。

萵筍輪斑病在溫暖潮濕,陰雨天及結露持續時間長的情況下,易流行;在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長衰弱時,發病重。

萵筍輪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耐寒性品種、實行輪作、加強栽培管理以及及時清潔田園。發病初期或病情嚴重時還可以進行藥劑防治,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萵筍輪斑病
  • 外文名:Asparagus zonate spot
  • 別名:黑斑病、輪紋病、葉枯病 
  • 病原:匐柄霉、枯葉格孢腔菌
  • 為害作物:萵筍
  • 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萵筍輪斑病病原無性態為匐柄霉(學名:Stemphylium botryosum f. sp. lactucum Padhi et Snyder),屬半知菌類真菌。有性態為枯葉格孢腔菌(學名:Pleospora herbarum (Pers. et Fr.) Rabenhorst),屬子囊菌門真菌。無性態:分生孢子梗常簇生,從半埋生的子座上長出,長約80微米;分生孢子具3個隔膜及1—3個縱隔,中橫隔處縊縮,具微疣和小剌,大小(27—42)微米×(24—30)微米。有性態:子囊大小(90—160)微米×(24—40)微米;子囊孢子呈壁磚狀分隔,具3—7個橫隔,0—7個縱隔,黃褐色,大小(31—39)微米×(13.5—18.0)微米。
萵筍輪斑病
1.分生孢子梗;2.分生孢子
該病原除侵染萵筍外,還可侵染蠶豆、番茄、洋蔥、蔥、大蒜等多種農作物。

為害症狀

萵筍輪斑病主要為害採種株萵筍的葉片。發病初期在葉片上產生小的近圓形亮綠色斑,後擴展匯合在一起,形成直徑1—12毫米的大病斑,病斑中心淺灰褐色,具明顯輪紋,病斑邊緣灰褐色,病健交界不明顯,後期病斑中心組織脫落成穿孔狀。田間一般病斑表面看不到霉狀物。

侵染循環

病菌可在土壤中的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在溫濕度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進行侵染,孢子可通過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

流行規律

在溫暖潮濕,陰雨天及結露持續時間長的情況下,萵筍輪斑病易流行;在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長衰弱時,萵筍輪斑病發病也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選種:選用耐寒性品種,可減輕發病。
  • 實行輪作:實行2-3年輪作。
  • 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及磷鉀肥,提高抗病力。
  • 清潔田園:及時摘去老葉和病葉,將病殘體深埋。

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病情嚴重時,也可單獨噴灑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3.8%可殺得2000乾懸浮劑10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顆粒劑800倍液,每畝噴對好的藥液50升,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