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航天電子學家)

1940年12月7日生,安徽合肥人,中共黨員。1964年山東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1967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微電子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航天771所CAD中心主任,航天科技集團第九研究院ASIC實驗室主任,研究發展部主任,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達
  • 國籍:中國
  • 職業航天電子學家
  • 信仰:共產主義
個人簡介,生平經歷,

個人簡介

1940年12月7日生,安徽合肥人,中共黨員。1964年山東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1967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微電子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航天771所CAD中心主任,航天科技集團第九研究院ASIC實驗室主任,研究發展部主任,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生平經歷

20世紀60~70年代,萬達研究員作為航天771所的積體電路工程師,曾參與我國“兩彈一星”電子系統配套積體電路的研究製造,參與我國第一台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和多個航天型號配套電路的研究製造,為發展我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
1980年2月,他作為改革開放後國家選送的第一批訪問學者法國從事科研和學術交流。在法國國立圖魯茲理工學院信號處理實驗室,他從事微型計算機信號採集電路和信號處理方法的研究,並將自己研究的“隨機快速傅立葉變換”方法用於法國航空公司的機上噪聲處理系統。1982.10,他將此項研究成果寫成論文,獲得法國電子學工程師博士學位。1983~1984年,此項研究成果的相關內容分別在IEEE學術年會(美國)、歐洲信號處理年會(瑞士)、我國“宇航學報”和“微電子與計算機”等刊物上發表。
1983年他謝絕了所在的法國實驗室的挽留和聘用,毅然回到祖國。在航天771所組建並領導了航天系統第一個積體電路CAD中心。1986年海峽兩岸交流的一個代表團走進他的實驗室,有台灣記者問他:“你受過良好的教育,為什麼不留在國外發展?”他充滿自豪地回答:“我是祖國培養成長的,祖國需要我,報效祖國是我的心愿”。不久,記者對他實驗室和他本人的這段採訪赫然出現在台灣的報刊上。他主持CAD中心工作6年間,獲得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0多項,其中親自參與和領導的有4項。
上世紀90年代,他組建並領導了我國第一個採用直寫門陣列技術的“專用電路實驗室”,該室為諸多航天型號研製了配套的專用大規模積體電路數十種,為我國在航天領域採用先進的微電子技術邁出了第一步,同時也獲得多項航天科技進步獎。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萬達研究員在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方面的座右銘。他孜孜不倦地學習和鑽研,始終站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他上世紀80年代培養的研究生如今都已在國內外微電路技術領域肩負重任。他本人也在國內外專業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過論文數十篇,著作和教材4部,內容涉及CAD/ASIC技術、數位訊號處理、高級語言、設計工具、IC產品開發、工藝設備與技術以及專業技術發展趨勢等。1996年因突出貢獻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榮譽證書和政府特殊津貼
進入21世紀,年逾花甲的萬達研究員仍對航天電子學和微電路的技術創新樂此不疲,工作在科研第一線。退休以後作為顧問和專家先後受聘於航天科技集團第九研究院,航天時代電子公司,北京微電子技術研究所,北京微機電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同時是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集團等國家機關的特邀專家及華中科技大學等重點高校的兼職教授。曾參與草擬部委級相關專業的“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研規劃及2030年發展戰略。
如今,步入古稀之年的萬達研究員仍對年輕一代科研工作者關懷備至,同他們一起探討技術創新的思路,親自審查他們的科研方案和技術報告。經常受總裝備部、工信部、科技部、集團公司和重點高校的邀請,檢查評審相關專業的科研成果,提出指導意見和發展建議。
萬達研究員為我國航天電子學和微電路的技術騰飛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