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綏東嶽廟位於新北區孟河鎮萬綏北街,全稱“東嶽行宮廟”,相傳為供奉東嶽神——黃飛虎(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十月三十日是黃飛虎的生卒日)而建,為道教祭祀之所。東嶽廟原建有山門、戲樓、軒殿、大殿、大樓、三茅殿、太乙殿、十王堂、子孫堂等建築,規模宏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綏東嶽廟
- 所屬年代:清代
- 類別:不可移動文物
- 全稱:東嶽行宮廟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
文物歷史
1982年11月10日,武進縣人民政府公布東嶽廟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11月,武進縣人民政府又批准東嶽行宮廟為道教活動場所。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調整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的東嶽行宮屢毀屢建。唐朝末年,朱溫造反,假傳聖旨,殺了宰相蕭遘,他的兩個兒子逃命到江西婺源,指江為姓,發誓“得報父仇複姓蕭”。朱溫找不到蕭遘的兩個兒子,於是就帶兵殺到蕭家祖地,見人就殺,見珠寶就搶,見房子就燒,昔日繁華的蘭陵城只剩下殘垣斷壁,東嶽行宮也毀於一旦。北宋建隆元年(960)這裡改稱“千秋鄉萬歲鎮”,南宋嘉定四年(1211)與明嘉靖十七年(1538)增建,南北兩廊十八間。清順治年間(1644),後殿五樓,十王梵宇全部擴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建。此後一場大火,東嶽行宮全部毀盡。康熙三十九年(1700)重建落成。據清光緒《武進陽湖縣誌》載:清雍正六年(1728)重建,乾隆年間兩次重修。碑記:道光元年(1821)、二十年(1840)又兩次重修。
文物特徵
現僅存山門、子孫堂、戲樓和大殿,呈中軸線對稱,均為清代重建。子孫堂原位於山門兩側,南側現已不復存在,現僅存北側三間。戲樓背靠山門,坐東朝西,台口直對大殿。大殿磚木結構,坐西朝東,飛檐翹角,氣勢雄偉。殿面闊三間,平面呈正方形,檐柱高5.85米。殿內用四根肥碩的金柱支撐粱架屋頂,單檐歇山頂,黑色筒瓦鋪蓋。殿前槅扇齊全,欞花紋樣輕巧,雕工純熟、洗鍊,花卉、鳥獸栩栩如生,形制古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