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市水土保持規劃 (2015-2030年)

《萬源市水土保持規劃 (2015-2030年)》是萬源市制定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源市水土保持規劃 (2015-2030年)
  • 施行地區:萬源市
前 言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依賴的基礎資源。水土流失對農業生產、生態可持續發展、防洪安全及水質安全有著重要影響,是我國的主要環境問題。萬源市水土保持規劃是合理開發利用全市水土資源的主要依據之一,是水土保持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體現。
新修訂的《水土保持法》已經頒布施行,新法進一步強化了水土保持規劃的法律地位,明確了規劃對於強化各級政府水土保持責任的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新《水土保持法》,適應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2011 年水利部下發了《關於開展全國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水規計[2011]224號),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工作。四川省於2014年1月舉辦了全省水土保持規劃編制技術培訓會後,萬源市於同年10月委託編制單位進行《萬源市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編制工作。
本次規劃全面收集了萬源市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基礎數據,明確了水土保持需求;系統科學地劃定了全市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按照萬源市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提出了2015年至 2030年全市的水土保持任務、目標與總體布局,提出了預防、治理、監測、監管專項規劃,並對近期實施的重點項目進行了安排。本規劃將作為今後一個時期萬源市水土保持工作的發展藍圖和重要依據。
第一章 規劃概要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堅持“生態立市”戰略,按照“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針,落實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遵循自然規律,統籌水土保持與防洪、水資源保護、山洪災害防治等的關係,以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為主線,以提高水土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和生態環境綜合保護能力等為重點,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防治,推進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快速、健康發展,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第二節 基本原則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切實遵循“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針,把預防監督作為萬源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首位,堅持預防監督和綜合治理兩手抓。
2、生態優先的原則
治理水土流失應首先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充分依靠自然修復能力,依託天然林保護、封禁、生態修復等工程,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維持生態平衡,減少地區自然災害,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綜合治理的原則
以小流域為單元,以坡耕地治理為重點,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因地制宜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及生態修復措施,實行集中治理、規模治理、連續治理,建設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改善人居環境,建立多目標、多功能、高效益的綜合防治體系。
4、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和自然地理條件,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有效開發利用和保護水土資源,發揮山區資源優勢,保護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培育再生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5、突出重點、統籌規劃的原則
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區域防洪安全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要求出發,統籌相關,突出重點。優先安排水土流失嚴重,急需治理的區域;具體項目區儘量集中連片,組成大的示範區,統籌治理。
6、公眾參與的原則
充分調動治理區域基層政府組織和民眾參與水土保持規劃和實施的積極性,積極探索、建立水土保持補償機制,土地、林業產權流轉機制,治理、開發成果鞏固機制等,推廣水土流失治理民辦公助、先建後補模式,鼓勵土地集約化、規模化治理和經營,鼓勵大戶承包治理,發展生態產業。
第三節 水平年
本次萬源市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基準年為2015年,近期水平年為2020年,遠期水平年為2030年,規劃中社會經濟統計數據採用2014年萬源市統計年鑑數據,水土流失數據採用水利部2011年公布的全國水利普查水土流失調查數據。
第四節 目標、任務及規模
近期目標和任務: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市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與本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相適應,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度達到18.69%。形成和修訂與水土保持法律法規配套的實施細則和制度體系,水土保持監督執法能力穩步提升,水土保持監測網路基本覆蓋,水土保持設施運行維護到位,科技支撐能力不斷提高。
遠期目標和任務:到2030年,全面建成與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生態環境步入良性循環。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度達到57.71%。完善和修訂與水土保持法律法規配套的實施細則和制度體系,水土保持監督執法能力全面提升;生產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得到全面落實,生產建設活動導致的人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水土保持監測網路完全覆蓋,水土保持設施運行維護良好,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達到較高的水平。結合生態農業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實現我市生態文明城市示範區的建設目標。
防治規模:到2020年,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積達到504.55km2,其中預防保護面積185.55 km2,綜合治理面積319.00 km2。到2030年,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積達到1541.64 km2,其中預防保護面積556.64 km2,綜合治理面積985.00 km2。
第五節 規劃分區
在四川省水土保持區劃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萬源市各鄉鎮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情況、水文氣象、水資源條件、農業生產布局等因素的差異,結合水土流失現狀、水土保持需求和水土保持功能劃分萬源市生態建設分區,將全市劃分為低山保土人居環境生態維護區(Ⅰ區)、低中山保土生態維護區(Ⅱ區)、中山保水保土生態維護區(Ⅲ區)三個水土保持生態分區。
第六節 預防規劃
預防範圍是全市管轄區域,其中重點預防區涉及溪口鄉、絲羅鄉、永寧鄉、長壩鄉、花樓鄉、康樂鄉、虹橋鄉、竹峪鎮、大沙鄉、曾家鄉、河口鎮、羅文鎮、玉帶鄉、石窩鄉、魏家鄉、秦河鄉、紫溪鄉、皮窩鄉、花萼鄉、廟坡鄉、白果鄉、曹家鄉、大竹鎮、石人鄉、中坪鄉、趙塘鄉等鄉鎮,重點預防項目總體布局為:
1、萬源市重點預防片區主要有花萼山等風景名勝點,全市一、二級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和水源的主要補給區域或中小型水庫水源保護區。
2、侵蝕溝的溝坡和溝岸、主要河流的兩岸及小型湖泊和水庫周邊。
3、萬源市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險區和土石流易發區。
到2030年,萬源市水土保持重點預防區主要實施水土保持封禁和人工生態修復兩種水土流失預防措施,總面積為556.64 km2,其中實施人工生態修復170.86km2,水土保持封禁385.78km2。
第七節 治理規劃
萬源市的水土流失重點綜合治理區涉及鄉鎮主要為長石鄉、罐壩鄉、黃鐘鎮、太平鎮、青花鎮、沙灘鎮、鐵礦鄉、石塘鄉、舊院鎮、牡羊鄉、固軍鄉、井溪鄉、柳黃鄉、新店鄉、草壩鎮、官渡鎮、茶埡鄉、梨樹鄉、白沙鎮、八台鄉、堰塘鄉。
重點治理項目:規劃期內重點治理項目主要布置在:1.低山保土人居環境區為:八台鄉、長石鄉、永寧鄉、太平鎮、石塘鄉、鐵礦鄉、青花鎮、罐壩鄉、虹橋鄉、固軍鄉、井溪鄉部分村;2.低中山保土生態維護區為:柳黃鄉、中坪鄉、石人鄉部分村;3.中山保水保土生態維護區為:官渡鎮、白沙鎮、堰塘鄉、大竹鎮、曹家鄉部分村。萬源市2015-2030年規劃期內重點治理項目治理的水土流失總面積為703.86km2。
萬源市近期(2015-2020年)水土流失重點治理總面積200.00 km2,項目布局為:八台鄉雞冠寨村、青花鎮方家梁村、太平鎮快活坪村、青花鎮方家梁村、石塘鄉瓦子坪村、堰塘鄉蝦叭口村、官渡鎮二溝河村、長石鄉鍋團園村、罐壩鄉罐壩場村、柳黃鄉古佛庵村和匯石溝村。具體水土保持措施配置:1、低山保土人居環境生態維護區內重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2.41 km2,治理範圍內實施坡耕地整治工程4039.69hm2,其中石埂坡改梯367.24hm2,保土耕作3672.45hm2,人工林草措施為3305.20hm2,其中經果林2081.05hm2,水保林1224.15hm2,生態自然修復面積為4897.00hm2,塘堰整治13座,修建蓄水池52口,沉沙池61個,排灌渠23.11km,田間道路18.11km。2、低中山保土生態維護區內重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9.95 km2,治理範圍內實施坡耕地整治工程面積988.42hm2,其中石埂坡改梯89.86hm2,保土耕作898.56hm2,人工林草措施為832.66hm2,其中經果林503.19hm2,水保林329.47hm2,生態自然修復面積為1174.00hm2,塘堰整治3座,修建蓄水池13口,沉沙池14個,排灌渠5.83km,田間道路4.28km。3、中山保水保土生態維護區內重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7.64 km2,治理範圍內實施坡耕地整治工程面積1619.52hm2,其中石埂坡改梯142.90hm2,保土耕作1476.62hm2,人工林草措施為1286.09hm2,其中經果林819.33hm2,水保林466.76hm2,生態自然修復面積為1858.00hm2,塘堰整治5座,修建蓄水池22口,沉沙池26個,排灌渠9.00km,田間道路6.58km。
第八節 監測規劃
定期調查項目為監測站點的定期調查和水土保持情況定期普查。動態監測項目包括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項目監測和生產建設項目監測(包括工業集中區水土保持監測和城市建設區水土保持監測)。
第九節 綜合監管規劃
預防監督管理主要包括: 1、明確生產建設項目預防監督管理要求;2、水土保持重點治理成果管護;3、社會公共監督。
治理監督管理主要包括:1、落實管理機構和人員;2、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3、落實管護經費。
監測監督管理主要包括:規範水土流失動態監測與公告行為和強化水土保持監測數據和成果管理。
其他監督管理:設立重點案件查處和規範補償費徵收。
根據全市分區水土流失防治的需要,規劃期內水土保持領域科學技術攻關重點應當在以下關鍵技術研發。1、水土流失區林草植被快速恢復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2、水土保持特色林果業發展;3、開發建設項目與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技術;4、坡耕地與侵蝕溝水土綜合整治技術;5、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
根據萬源市土壤侵蝕類型、特徵及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分區的區域差異以及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建設以下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區:1、獼猴桃特色水保林果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最佳化示範區; 2、特色畜禽養殖合作社和示範區建設;3、退耕模式水保和經濟效益比較試驗示範區。
第十節 實施進度及近期投資
近期:到2020年,累積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積達到504.55km2,其中綜合治理面積319.00 km2,預防保護面積185.55km2,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實現18.69%。
遠期:到2030年,累計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積1541.64 km2,其中預防保護面積556.64 km2,綜合治理面積達到985.00 km2,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57.71%。
按照治理規劃,萬源市2015-2020年期間應完成重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00.00 km2, 根據水保措施配置規劃,近期重點項目靜態總投資14006.78萬元。其中:直接投資12040.24萬元,占總投資的85.96%,含:坡耕地整治措施投資8385.35萬元,人工林草措施投資2350.55萬元,生態自然修復措施投資396.45萬元,小型水利水保工程907.88萬元。獨立費用1083.62萬元,占總投資的7.74%;其它(水土保持監測與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為95.49萬元,占總投資的0.68 %,其中水土保持監測44.07萬元,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51.42萬元。基本預備費787.43萬元,占5.62%。
第十一節 實施效果
規劃實施後,到2030年,萬源市應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85.00 km2,通過治理項目的實施,使得年減少土壤流失量0.98萬t,年涵蓄水量201.89萬m3。人為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區域內荒山荒坡基本得到治理,植被覆蓋率和綠化質量大大提高,減少水土流失的同時有利增加生物多樣性和促進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小氣候和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改善,作物產量提高。區域景觀環境最佳化,自然災害減少,城鄉環境改善,農民收入增加。
第十二節 實施保障措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1年)和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辦法(2012年),結合本地區水土保持工作經驗和實際情況,從法律法規保障、政策保障、組織管理保障和投入保障四方面實施保障措施。不斷完善和修訂相應的部門規章,健全地方配套法規系統、監督執法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做到依法行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