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張氏中醫藥燒燙療法是一種傳統醫藥,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萬年張氏中醫藥燒燙療法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醫藥
- 起源時間:1886年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中國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
簡介
國傳統中醫藥文化浩如煙海,淵源流長。江西省萬年縣張氏傳統中醫藥燒、燙傷療法,療效神奇,歷經百年傳承,使眾多燒、燙傷患者恢復健康,名揚各地。在醫學界大面積深度燒傷可以說是一種很難治癒的疾病。而萬年縣張氏傳統中醫藥燒、燙傷療法採用生地、黃苓、黃連,麻油等中草藥,經過祖傳秘方配製而成的外敷藥和內服中醫藥劑相結合的療法,用來專治燒、燙傷。其特點是:迅速止痛,保持創面濕潤、殺菌、抑菌、保持創面濕潤,修復和再生功能。該療法費用低,恢復快,無毒副作用,且治癒後不留疤痕,是專治燒、燙傷的祖傳中醫秘方。
歷史淵源
據該項目傳承人張思能敘述,其以傳統中醫藥治療燒、燙傷的療法傳承於母親王水嬌。關於該療法的來歷,還有一段往事。1886年5月,湖北武當山的一位大師途經鄱陽湖遭遇大風翻船落水,被江西省樂平籍農民王利民救起。大師十分感激,為答謝救命之恩,將自己家祖傳的中醫藥燒、燙傷療法傳授給了王利民。王利民回家後用這一中醫藥燒、燙傷療法給當地老百姓治療,療效非常獨特,解除了許多患者的痛苦,不幾年名聲就在當地傳了開來。隨著年齡增大,為了不使這一秘方失傳,王利民傳授給了自己的女兒王水嬌。王水嬌女承父業,在老家當起了專治燒、燙傷病的醫生。她在給患者治療傷痛的過程中,時常將自己幼小的兒子張思能帶在身旁。據張思能回憶,在他8歲時母親就將藥名編成歌訣讓他背誦,並口傳身授。無疑,這對張思能日後“濟世救人”,成為“大師級”的中醫藥燒、燙傷療法醫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70年,張思能被招入江西水泥廠燒成車間當工人。當時,燒成車間經常會出現燒、燙傷患者,張思能就用他的家傳中醫藥燒、燙傷療法給患者治療,為許多燒、燙傷患者解除了病痛。為此,江西水泥廠領導特聘張思能為職工醫院燒、燙傷專科醫生。1978年6月,萬年縣陳營鎮老街上,一位大娘被火燒傷,醫院治療半個月不見效,痛疼難忍。張思能偶然路過,發現後,頓生憐憫之情,主動治療大娘的傷病。一周之後,大娘痊癒。大娘十分驚喜,逢人便說遇見了好人。後來隨著治癒的患者增多,張思能的名氣越來越大。萬年縣只要說到治燒、燙傷的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張思能。
幾十年來,張思能中醫藥燒、燙傷療法已治癒患者2萬餘人,經他治療的燒、燙傷不僅療程短,而且癒合快,治癒後還不留疤痕。2006年萬年縣政府已作為重大項目推進,批准成立了張思能燒、燙傷專科醫院。他的傳統中醫藥治療燒傷療法,1998年3月載入《江西民間民醫》一書,2000年8月載入《上饒就醫指南》,2000年7月載入《世界人物辭海》。
基本內容
治療過程:中醫望、聞、問、切,並藉助有關儀器檢測。
治療方法:萬年縣張氏傳統中醫藥燒、燙傷療法採用生地、黃苓、黃連,麻油等中草藥,經過祖傳秘方配製而成的外敷藥即“張氏膏劑”,內服中醫藥劑,兩者相結合的療法,用來專治燒、燙傷。
基本特徵
萬年張氏中醫藥燒燙療法特點是:迅速止痛,保持創面濕潤、殺菌、抑菌、保持創面濕潤,修復和再生功能。該療法費用低,恢復快,無毒副作用,且治癒後不留疤痕,是專治燒、燙傷的祖傳中醫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