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寺建築群

萬壽寺建築群最早建於唐貞觀年間,寺後稽古樓舊址為宋代讀書台。寺負西向東,原建築有頭門(門前街道稱萬壽街) 、鐘樓、鼓樓、菩提院、毗盧院、南禪院、財神殿、稽古樓。其寺占地面積廣闊(為今稱新街的全部地域 ),寺中套院,院殿毗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壽寺建築群
  • 最早建於:唐貞觀年間
  • 舊址:宋代讀書台
  • 占地面積:廣闊
明代寺內曾設學宮,為生員受學官月課和考核之所。清代作朝賀之所。同治五年 ( 公元 1866 年 ),隴西城陷,寺毀於火,僅存頭門,鐘、鼓二樓及稽古樓。光緒二年 ( 公元 1876 年)在火毀舊址修大殿五楹,南北廂房六楹,朝賀坐班廳三楹,清末又毀,僅留稽古樓一座。
稽古樓 ( 又名稽古閣,原建築於光緒三十一年七月,坍塌後,知縣王建重建,後改為魁星閣。 ) 坐落在磚砌方形高台之上,台高近三丈,底長四丈余,底寬三丈。台下中有券拱頂門洞可通車。樓為兩層,明柱飛檐,木壁明窗,為歇山頂式樓閣建築。
萬壽寺毀後,遺址於民國五年 ( 公元 1916 年)以官產出售予民,修為新街。留存的稽古樓惜於一九五七年拆除,木料用於北關戲院 ( 原山陝會館址 ) 修建 ,台基被私人逐漸取士挖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