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其珍

萬其珍

萬其珍,男,漢族, 1942年1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三里鄉大沙河村村民。

2019年6月,成為德耀中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2019年9月,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其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三里鄉大沙河村
  • 出生日期: 1942年1月
  • 職業:農民
  • 主要成就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候選人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人物事跡,人物榮譽,

人物經歷

一家四代,接力傳承善舉;百年“義渡”,書寫“信義傳奇”。為了遵守祖上的一個承諾,萬其珍一家四代百年如一日“不收一文錢”,在大沙河邊為村民義務擺渡。
萬其珍是萬家第三代義渡傳人。 1989 年起,他堅守祖輩承諾不收分文義渡大沙河兩岸的民眾,每天來回擺渡數十趟,從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義渡是從萬其珍爺爺那一輩開始的。 1877 年,爺爺萬作柱為躲兵役,從江漢平原舉家遷到大沙河村。作為外鄉人,當地百姓不排斥他們,還為他們行了諸多方便,這讓萬家總想“為村民們做點什麼”。
大沙河村很多村民家住此岸,田在彼岸,每日要繞行很遠到對岸勞作。有人自造木筏,但時常翻船落水。來自水鄉的萬家爺爺會划船,目睹此景,於是賣了豬,造了條小木船,專職擺渡,還許下諾言: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錢。就這樣,萬家爺爺一輩子都載著村民,在河兩岸搖搖擺擺,來來去去。臨終前,他囑咐兩個兒子要對這個“承諾”負責。萬其珍的父親作為長子,接過篙桿,繼續著老萬家的義渡。去世後,麼叔二話沒說,又在大沙河邊擺起了船,直到病死在渡口旁。萬其珍接過了篙桿,和祖輩們一樣,無論冰雪連天,還是夜半更深,只要有人喊“過河”,哪怕只渡一個人,也會起身擺渡。如今,萬其珍已 70 歲,每天聽到村民的吆喝,就像接到命令的老兵一般,“蹭”地站起身,解開船繩,起漿撐船。最忙時,一天要撐船 50 個來回。難得的是,雖然大沙河水時而淺約數尺,時而深過 60 米 ,但萬家撐船一百多年來,從未出過一起事故。
萬家並不富裕,在全村僅算中等偏下水平。曾經有人邀其“合夥”,擺渡一人收費一元,一個來回 10 人,每天約 30 個來回,一個月有近萬元收入。聽了這“生財之道”,萬其珍手一揮,堅決不乾:“我祖上說的話要算數!” 2013 年 5 月,以萬其珍一家四代人為原型的電影《我的渡口》,入圍第 37 屆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成為首部登上國際影展平台的鄂產電影。“出名”後,萬其珍即便是去北京或武漢領獎,渡船依舊天天運送村民們過河,只是撐船的人,換成了萬其珍的兒子萬芳權和媳婦。如今,萬芳權已不出門打工,經常幫年邁的父親撐船,成為萬家義渡的第四代船工。

人物事跡

“‘百年義渡’萬其珍一家四代”
萬其珍萬其珍
清末,一位姓萬的人逃難至鄂西南深山的建始縣。為報鄰里關愛之恩,他自造木筏,為村民擺渡,不收分文。時光冉冉,萬家一代代人接過船槳,堅持擺渡。百餘年來,萬家幾代人不被艱難嚇退,不為利益誘惑,也不因誤解放棄。在萬其珍一家幾代人眼裡,承諾了,就要負責,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許下承諾並不難,難得是堅守。信義,在這個老渡口閃爍出最耀眼的光芒,也感動了無數網友。老萬一家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信義”二字的深刻內涵。
1877年,萬其珍的祖父萬作柱為躲兵賦,攜帶妻兒從江漢平原監利縣舉家遷到了建始縣大沙河村。來此之後,萬作柱發現這裡民風淳樸,當地百姓不但沒有排斥他,還為他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這讓他十分感動,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報答村民,見到這裡沒有渡船,很多村民家住此岸,田在彼岸,每日要繞行很遠到對岸勞作。後來,有人自造了木筏,但因為撐船人水性不好,時常翻船落水。來自水鄉的萬作柱會划船,目睹這樣的情景,便跟家人商量著,把豬賣了,造了條小木船,為村民擺渡,並鄭重承諾,不向村民索取一文錢。
1949年,年邁的萬作柱病逝前將兒孫叫到床前告誡:義渡是我們家答應鄉親的,你們要繼續。此後萬家人一代代接過上輩磨得光亮的船槳,踐行著對村民的承諾。萬其珍的父親萬述材作為長子,接過蒿桿,用餘下的人生繼續著萬家的義渡。萬述材去世後,萬其珍的麼叔二話沒說,又在大沙河邊擺起了船,直到病死在渡口旁。麼叔去世了,萬其珍就成了維繫萬家“義渡”的接班人。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也曾有當地朱氏、崔氏村民參與過義渡工作,但最後都因工作艱辛,且沒有酬勞而退出,最長的沒超過1年,最短的也就10餘天。
自1995年萬其珍從叔父萬述榮手中接過撐桿以來,算上時常前來幫他撐渡的兒子、孫子,他們家已經有四代六人接力堅守了近130多年。他們每代人都把義渡當作頭等大事,只要村民需要過渡,就從不推託。萬其珍還常對家人說,乾就乾好一點,對老百姓好一點。他撐不動了,還有兒子,兒子撐不動了,還有孫子,要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承諾,一代代地講給萬家的子子孫孫聽,讓他們不管做什麼,都要信義為先。
信守承諾,義務擺渡
湖北省建始縣三里鄉大沙河村農民黨員萬其珍一家四代堅持在河邊為村民義務擺渡,方便了附近兩個縣市、四個鄉數以萬計村民的農耕和出行。現年69歲的萬其珍是第三代義渡傳人,每天在大沙河上來回擺渡數十趟,已經堅持了16年,並帶動兒子、孫子義渡,成為廣為流傳的一段佳話。
這一切,都緣於清朝光緒年間萬家先祖的一個義舉,一個承諾,一守就是130多年。
大沙河村渡口處水面寬約150米,最深處超過50米。萬家百年“義渡”,一不為名,二不為利,只為“信義”二字。
不辭勞苦,風雨無阻
大沙河村主要產業是種植業和養殖業。渡口對岸有80多畝耕地,占了全村耕地的10%。很多村民要到對岸種地、收割稻草,萬其珍家的船既渡人,也是“物資運輸船”,為村民免費運載生產生活物資,坐船過渡已成為沿河兩岸村民生產生活的重要依靠。為方便村民,萬家幾代人克服重重困難,做到有求必應。行人過渡沒有固定時間,萬其珍的生活因而也沒有規律。無論冰雪連天,還是夜半更深,只要有人喊“過河”,他就擺渡,從不會為多等幾個人而耽誤時間,哪怕一次只渡一個人。更難得的是,雖然大沙河擺渡這一段水深時而淺只數尺,時而深過60多米,但從萬家開始撐船到現在,一百多年來從沒出過一起事故,風霜雨雪也從未中斷。2006年7月,萬其珍病了一個多月,他便把在外打工的兒子萬方權從廣州召回撐船。
風雨無阻-萬其珍在擺渡風雨無阻-萬其珍在擺渡
還有一次,大沙河發洪水。水位很高,水流急。老萬家人勸他,洪水這么大,容易出意外,不要冒險去渡人了。萬其珍不聽勸阻,執意繼續擺渡。他說,跟別人說好的事情,不要輕易放棄。而且自己撐了這么多年的船,對自己撐船的本領信得過。兒子萬方權為此跟他吵了一架。但他還是陪同父親一起,在汛期每天接送村民。最忙時,萬其珍每天來回撐船50多次。為了不耽誤村民,萬其珍養成了早出晚歸的習慣。到吃飯的時間,他就讓兒子先吃完飯後來頂替他一陣子。晚上村民都回家之後,他再回家吃晚飯。農忙季節,有時候忙得顧不上吃飯,他就在渡口小屋裡燒土豆或紅薯當飯吃。全村現有1096人,幾乎每個人都坐過萬家的船。周圍很多村民還跟著萬其珍學會了划船。村民曾向上級部門建議在大沙河兩岸修座橋。但因為村子窮,河口寬,橋的跨度大,造價高,所以一直沒能解決,擺渡依然是村里人過河的惟一方法。隨著年齡的增長,萬其珍的身體和精力越來越差,兒女們心中也多了些牽掛,多次勸他在家安享晚年,一再被他回絕。
冬去春又來,萬家撐壞的木船已不計其數。如今,木船變成了鐵船,篙桿變成了船槳,不變的是那份質樸的承諾和執著的堅守。
淡泊名利,清貧度日
萬其珍家並不富裕,在全村僅算中等偏下水平。日子過得雖然清苦,但萬家人不計報酬,淡泊名利的故事卻廣為傳頌。
萬家渡船的生活來源,緣於渡口旁邊的幾畝山地,被稱為“義田”。解放前,這幾畝山地可以不交稅賦,其收入用於船工的生活。解放後,船工由生產隊記工,年底參加分紅,“義田”交由生產隊耕種。土地承包到戶後,“義田”又被劃歸船工,不交提留款及農業稅,免去的稅費權當給船工的變相補償。2004年,國家免徵農業稅費,萬其珍的變相補貼就實際上沒有了。考慮到萬家生活的困難,上世紀80年代,縣裡給萬其珍每個月發60元補助。到了90年代漲到80元錢。後來,恩施州政府了解到萬家的百年義渡,從2007年起便把補助提高到了每月540元。萬家的日子稍稍好過了些。
萬其珍有兩兒兩女,兒子早已成家,女兒出嫁。萬其珍的妻子譚大桂患精神分裂症,住房還是家父留下的3間木房。自從他擺渡以後,家務事、農活都由老伴操持,農忙季節,栽秧插草,就由遠在外地打工的兒子寄錢回來請工耕種。
2007年,大沙河修建水庫,渡口及萬家的田地屬淹沒區域,為了繼續為當地村民搞好擺渡工作,從2009年夏天開始,交通部門建造了一艘載客30餘人的機動客船,交由萬其珍的大兒子萬方權管理,萬方權正式成為渡口的第四代船工。遇到洪水季節,萬方權就用機動船來幫村民過渡。
萬其珍的家在半山腰,從渡口到家裡來回超過5公里。起初,為方便渡船,他在河堤上搭建了一間10平方米的茅屋作休憩之所。後來村里人覺得他撐船很辛苦,總得有個像樣的遮風擋雨的地方,於是自發組織起來修建了一間十多平方米的簡易石屋。從此,萬其珍便把低矮、潮濕的小屋當成自己的家,夏天忍受蚊蟲叮咬,冬天寒風透牆,惡劣的環境從沒有動搖過他義渡的決心。每天吃完晚飯後,他還會回到渡口的小屋守夜,方便需要夜渡的人。
如今,萬家最年輕的一代,萬其珍的孫子萬秋林已跨入中學校門,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也曾有人邀老萬“合夥”:擺渡一人收費一元,那么一個來回大概有10人,每天約莫30個來回,這就意味著,每月至少有近萬元的收入。但他聽了這“生財之道”後,手一揮,堅決不乾。他說:說話就要算數,窮也要窮得有志氣。
儘管生活過得有些拮据,萬其珍卻十分樂觀。他擅長唱“五句子”、“推船歌”等山民歌、說笑話,迴蕩在山潤河谷的歌聲,給過往行人和村民帶來了不少歡笑。
為人善良,不畏邪惡
在大沙河村,萬其珍不僅因為義渡贏得村民的尊重,同時,他兢兢業業擺渡,老老實實做人,敢於伸張正義,以高貴的人品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大沙河渡口左邊20米處,有兩棵被縣政府掛牌保護的百年古樹金彈子。萬家擺渡人就擔負起了義務看護古樹的重任,當年萬其珍的叔父當著鄉親們的面將船和兩棵古樹一同移交。1994年的一天晚上,下著大雨,村民崔某與早已串通好的客商,乘萬其珍熟睡之機,來到河邊挖樹。萬其珍聽到河邊有響動,從門縫中看到河邊有幾個黑影晃動,便立即披衣前往查看,發現是崔某等幾個農民在挖樹。萬其珍立即上前勸阻,崔某等人不僅不聽勸阻,反而對他進行恐嚇。萬其珍與老伴摸黑步行20多公里於凌晨2點趕到鄉林業站,林業站派員隨即趕到現場進行了制止,其中一棵古樹側根已被挖斷大部分。第二天,他將古樹用稻草纏繞、細土精心培護。 每天晚上,他總是獨自一人在河邊巡查。為此他受到過不少的恐嚇,有人砸過他的鍋,毀過他的門。也曾有人許諾,只要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其把樹挖走,就給他8000元好處費,但都被他嚴詞拒絕。事後,村委會裡研究,村民同意每年給他一定數額的護樹補助,也被他謝絕。他說:“我要是為了錢,當初就不會去得罪人。16年裡,萬其珍還曾多次救下落水村民。2004年秋天的一天傍晚,村民崔南清到河裡打魚,扯網時不慎翻船遇險。幸好萬其珍駕船及時趕來相救。1999年9月12日傍晚,萬其珍收工回家後,忽聽渡口隱約傳來“救命啊、救命”的喊聲,他放下碗筷直奔渡口。原來是渡口上游小溪口開閘放水,河水猛漲,超過渡船警戒水位線0.4米,蟠龍村一組64歲的村民崔茂輝因急著過河探望病人,便解開渡船繩索擅自撐船,木船搖晃行到河中後,被突來的大水將船衝到險灘。幸好萬其珍及時趕到,喊來周邊村民幫忙,合力將其救起。
萬其珍的所作所為,大夥看在眼裡,尊重在心裡。多次被村民評為“十星級文明戶”,成為全村最受歡迎和尊重的人。2006年6月,萬其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萬其珍的渡船也常被村民稱為“黨員號”。

人物榮譽

由新華社發起的“中國網事·感動2010”年度網路人物評選於2010年12月13日正式啟動,全國80名草根英雄作為候選人接受公眾投票,角逐“中國網事·感動2010”十大網路年度人物,萬其珍就位列其中。2018年11月,被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授予“誠信之星”。
曾榮獲湖北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候選人物。
2019年6月,成為德耀中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2019年9月,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