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石塔

萬佛石塔

萬佛石塔,原名禪師塔,位於江蘇省蘇州鎮湖西華的西涇村(西京村)。它面對太湖,隔湖與光福窯上山相望。堅固耐用太湖水患多,而塔是佛的象徵,佛是威力無比的化身,為了消災鎮邪,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元大德十年(1306)高僧昕日重建,為“西華(舊地名)十八景”之一。民國年間,民間迷信“取石佛頭煮湯治病”,使塔室內佛像頭多毀。1976年塔剎被颱風吹落,1978年省撥款整修,並增築圍牆加以保護。1996年全面維修加固。

1956年被列為第一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05月03日,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萬佛石塔
  • 地理位置:江蘇省蘇州市鎮湖西華的西涇村
  • 建造時間:公元1131—1162年
  • 榮譽: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始建該塔,作為鎮湖之物。整塔共10801尊武康石佛像。據說,元代大書法家、湖州刺史趙孟頫見了這些佛像後讚不絕口,欣然揮筆題寫“萬佛寶塔”四字。在明朝成化年間,高僧昕日將塔進行了洗刷整修。由重建至今,已經歷了692年的風風雨雨了。

主要景點

塔朝南辟一近似火焰的塔門,門高2.1米,闊0.72米,正面額上刻有“古塔重興”四個大字,東西兩面均刻有“阿彌陀佛”四字。塔門兩側鐫有楹聯一副,上聯是“造塔功德願眾生”,下聯為“發菩提心同成佛道”。
塔內佛像塔內佛像
萬佛石塔萬佛石塔
塔由石灰石石塊砌成,作單層造。塔體外方內圓,造型簡潔,比例適度,堅固樸實。它既不同於漢族傳統的樓閣式寶塔,也不同於元代盛行的由印度傳入我國的喇嘛塔(瓶型塔),可謂自成一體,別具一格。
塔原坐落在江南名剎秀峰附近,坐北朝南,通高11.2米,分台基、塔身、塔剎三大部分。塔室似圓形井壁,上小下寬。底部直徑2.14米,頂部直徑1.65米,壁高3.75米,下部設有0.74米高的須彌座。須彌座正中束腰處有修塔題記:“澄覺精舍記”字樣,為考證建造年代提供了線索,左側刻有“吳門石匠吳德謙昆仲造”,右側刻“院道者志園同共斡緣”,上梟部飾有“惹草如意頭飾”。
須彌座上環築十層武康石塊,並刻滿一排排浮雕小佛像。佛像高4.5厘米,寬3.5厘米,僅雞蛋大小,一個個衣冠清晰,五官可辨,結跏趺坐在蓮座上。這些小佛像每排平均有180尊,共60排,計10800尊,“萬佛寶塔”名稱由此而來。正對塔門有一尊高約30厘米,寬20厘米的佛像,它雖不算在,但在這裡卻是群龍之首,此像為佛祖釋迦牟尼,以示萬佛端坐恭聽佛祖在講經說法。塔剎是一個石雕葫蘆狀花瓶,寶珠結頂,下設覆蓮、相輪和四角起翹的佛龕,佛龕四周的壼門各鐫刻一尊坐佛,安放在由八層寬窄不等的石塊所組成的剎台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