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上官李家村

萊州市上官李家村

上官李家村位於渤海萊州灣內太平灣海岸線以東2公里、萊州城(原掖縣城)正北10公里的平原地帶上,地勢呈東南高西北低。村子北依東西走向後溝與劉家村接壤,面西隔河與葉家村相望,西南1.5公里與朱家村近鄰,東南1.5公里與小辛莊村搭界,東隔城港路與霍旺村為鄰。行政隸屬萊州市城港路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萊州市上官李家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萊州市城港路街道
  • 電話區號:0535
  • 郵政區碼:261411
  • 地理位置:北緯37.28、東經119.93
  • 面積:1700畝
  • 人口:957
  • 方言:膠東掖縣
地圖信息,
李家村前綴“上官”二字,因舊時在李家村西北、劉家村南沿有一上官寺(損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後建為中學),故周邊李、劉、葉、沈等村區域通稱為上官。
本村四界,西自西官道至城港路以東地界約800餘米(城港路原為村地,路東現仍有部分土地),南由小辛莊及朱家村一線向北至劉家村後溝一線約1400餘米,總面積約1700餘畝。村莊在上述長方形地片的西北一角,即上官河(中上游稱蘇郭河)以北,自西官道向東約400米皆為村居,占地約300餘畝。村西南角河沿一部分及村子最南端小部分土地為本村墓地集中區。
以傳統風水論,本村背依劉家村和朱由鎮,左有霍旺村,右有葉家村,村落與村土地之間上官河由東而西行,過村後折向北再轉折向西,彎延入海。河以南為本村近千畝方正型良田,河以北及村東也有方正型土地數百畝。上世紀90年代國家建設“德龍煙”貨運鐵路呈西南東北走向經本村土地南端而過。全村村舍、土地及路網方正四合,村莊發展向東空間充足,向南視野開闊,堪稱優居美地。
全村房屋、胡同、街道布局走向分明,總體呈正方型,按東西走向北街和南街劃分可稱為“北、中、南”三個建築區塊。北區為北街以北區塊,系建村六百餘年根基所在。北街距南河沿約300餘米;南區指南街以南區塊,始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其南與河北沿大道相接,東南角為現村子行政大院和村民文化廣場;中區介於北街和南街之間,南北跨約150餘米,是本村建築和人口較集中區塊。
村子道路布局現為五縱三橫。三橫街道分別為東西走向北街(寬約5.5米)、南街(寬6.5米)和河北沿道路(寬5.5米)。其西接西官道,北連劉家村和朱由鎮,南通朱家村和朱旺村。其東接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雙向6車道——城港路,南通萊州市區北達三山島港。三橫以河北沿道路最通暢;南街次之,但最筆直;北街自西向東寬窄不一,並略有彎曲。五縱除西官道和村東生產道路外,其餘三縱(寬5至5.5米)位於村內北街以南。中間一條南端僅有小胡同通南街。南區還有三條通行南街的較窄巷道(3-4米),二條在村廣場以西,一條在冷藏廠西牆,北至天主堂門前。
五縱三橫可通行汽車。本世紀前五年間,除村東生產性道路(寬5米)外已全部水泥硬化,但村內全部胡同迄今尚未硬化。
人們習慣上以北街中間南北道為界(北接老小賣部門口),以東稱村東,以西稱村西。村西李姓為主,村東馬姓為主,村中部及偏南尹姓為主。新建南區,系新建院落,各姓兼融。
截止2015年本村計310戶,在籍人口為957人,人均土地約1.2畝(分地到戶人均0.9畝,其餘村集體統一管理轉包或出租)。
李家村村名源於本村李姓。據李本明所存李姓族譜記載:宗祖李敬德,由蜀遷來(洪武二年,1369),明初融入尹、馬(亦由蜀遷來)等三大姓為村。現李、尹、馬三姓占全村總戶數比例約分別為34 %、25 %、26%,其他張、劉、任、付、禚、趙、孫、林、程、牟等姓40餘戶約占15%。
李姓自明初宗祖李敬德至今凡647年,在本村已延續至第20代(李永年重孫、李冬冬兒子),尹姓由尹興華提供族譜記錄在本村已延續18代(尹克禮之孫)、馬姓由馬有山提供家族記錄在本村已延續第14代(“業”字輩)。
本村優勢及民風:
李家村地處我國為數不多的棕、褐土壤平原地區,西臨大海,南近市區,交通便利,氣候宜人,是農業兼漁業鹽業綜合生產區域,亦農亦商民風久遠。
上官李家村系多姓氏為村,村風寬厚包容,各姓鄰里互睦,歷來相互結親,不以姓氏而遠近。
村民以傳統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因西近海灣灘涂,歷來有部分村民以趕小海為生。如捕魚撈蟹、釣蟶子、挖蛤蜊等,傳統說法“上海”(“海”讀一聲)也是村民賴以改善家庭生活營養和農閒時創收的重要手段。
本村秉承黃掖二縣出外經商傳統,自明清以來,村民出外經商謀生,或進入城市成家立業,或發跡返村擴建家庭院落,延續農耕本分,清代以來尤成氣候。清朝及民國期間有村人闖關東在哈爾濱、北平、天津等地創建商號興隆一時,解放前後也有許多村民參軍或出外工作,多數家庭在不同時期有人出外工作或定居。模糊框算,僅百年來離開本村的家庭及人口若返回村內,人數可能超過全村現人口的50%以上。
本地主糧以冬小麥和玉米輪作一年二熟。傳統兼種小米、高粱、花生、薯類和豆類。幾十年來由於良種、化肥、農藥、機井灌溉的不斷提高和擴大使用,小麥畝產量由解放前的100—200斤到70年代300—400斤,到現在1000斤左右;玉米從300—400斤,700-800斤到近一噸。
上世紀70年代初本村系糧食畝產量“過黃河”、“跨長江”的先進大隊,同時陸續建起氨瓶廠、榨油廠、磨麵廠、機瓦廠、養豬場、建築隊等副業,在朱由公社農副業中位列前茅。
改革開放後,年輕一代志在四方,求學出外、外出經商和打工,本地辦廠經銷南北城鄉,成為新時代人口流動的常態。
"同步時代,不甘人後"可謂李家村的基本村風與立家傳統。
改革開放後,全國推行聯產承包制,本村聯產承包較為徹底,集體副業逐漸解散,相應房屋設施變賣私有,此後本村基本沒有集體創收實體。
李家村村民人心思進,肯動腦筋肯出力氣。約上世紀80年代始,部分村民開始傳統蔬菜生產,二十多年來村民陸續開展以韭菜為主其他蔬菜為輔的蔬菜種植,以葡萄為主的果品種植,並形成一定規模,在周邊村鎮中領先。蔬、果、糧面積基本占到全村土地面積的各三分之一,且有蔬果面積逐年上升將替代糧食生產的趨勢。蔬果生產以家庭為單位,多數在十畝面積以內,近年也有家庭轉租村民土地達數十畝從事大棚蔬果生產經營。蔬果生產相對糧食生產投入大,特別在肥料、農藥及人力等方面。尤其在人力上要天天管護,隨四季氣候變化防熱防寒防旱防澇,付出數倍於糧食生產,還有諸如收穫、整理、儲存、售賣等環節,市場價格因季節而波動,更讓村民辛勞有加,常有豐產不獲利情形出現。唯上天不負勤勞與堅持,每畝收入因年景不同仍約在數千至1萬元,高於糧食收入數倍。估計本村半數以上家庭人均收入和存款高於鄰近村莊。然而近一二十年來,因農業與工商經濟差距較大,年輕一代側重工商,留村繼續果蔬生產者幾乎全部為六十歲上下老人,傳統農業包括蔬果生產面臨後繼乏人的狀況。
本村於1982通電,1988年村子自打機井提供自來水入戶。因集體收入局限,幾年前劉家等村已通市政自來水和天燃氣,李家村至今尚未開通。
本村現有民營小工廠和商戶五六家,二三家初具規模,涉及塑膠、機械零件、鋁塑門窗加工,以及從事果蔬冷藏、飼料經銷、長途運輸等。
本村現實需求(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 一個百年大計的村莊綜合規劃。關係生產生活發展,保護本村土地、環境、道路、河道,以及傳統房屋建築。
二、 村居現代化基建改造,如給排水管網、天然氣、供暖、胡同硬化、主要生產道路硬化等。
三、 果蔬生產擬逐步向規模化專業機械化合作化方向轉型。
四、 建立集體經濟實體,為本村公共事業提供必要經濟來源。
五、 保持純樸村風,擴大文明風尚,生產勞逸結合,提高生活品質,豐富文化生活。
(李大軍編撰2016.5)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萊州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