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斗柯(原變種)

菸斗柯(原變種)

中國植物志:22:129

喬木,高通常在15米以內,胸徑15-40厘米,小枝淡黃灰色,無毛或被短柔毛,散生微凸起的皮孔;托葉披針形或線形,較遲脫落。葉常聚生於枝頂部,紙質或革質,橢圓形,倒卵狀長橢圓形或卵形,長4-20厘米,寬1.5-7厘米,頂部漸尖或短突尖,基部楔形至近於圓,對稱或一側略短,葉緣有裂齒或淺波浪狀,很產兼有全緣,兩面同色,葉背被雨點狀、無色、半透明、甚細小(在4倍擴大鏡下可見)的鱗腺,側脈每邊9-20條,直達齒端,支脈纖細,彼此近於平行;葉柄長0.5-4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菸斗柯(原變種)
  • 拉丁學名:Lithocarpus corneus (Loureiro) Rehder var. corneu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山毛櫸目 Fagales
  • 殼斗科Fagaceae
  • :柯屬 Lithocarpus
  • :菸斗柯 Lithocarpus corneus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喬木,高通常在15米以內,胸徑15-40厘米,小枝淡黃灰色,無毛或被短柔毛,散生微凸起的皮孔;托葉披針形或線形,較遲脫落。葉常聚生於枝頂部,紙質或革質,橢圓形,倒卵狀長橢圓形或卵形,長4-20厘米,寬1.5-7厘米,頂部漸尖或短突尖,基部楔形至近於圓,對稱或一側略短,葉緣有裂齒或淺波浪狀,很產兼有全緣,兩面同色,葉背被雨點狀、無色、半透明、甚細小(在4倍擴大鏡下可見)的鱗腺,側脈每邊9-20條,直達齒端,支脈纖細,彼此近於平行;葉柄長0.5-4厘米。雌花通常著生於雄花序軸的下段,若全為雌花則花序長不過10厘米;每3朵一簇,也常有單朵散生,花柱斜展,長約2毫米。殼斗碗狀或半圓形,高22-45毫米,寬25-55毫米,少有較少,則果序較長且有成熟殼斗多達16個,包著堅果約一半至大部分,小苞片三角形或斜四邊菱形,中央及兩側邊緣脊肋狀增厚且略隆起,形成規則的網紋,很少幾全與殼壁癒合而僅留痕跡,殼壁中部以下甚增厚,木質;堅果半圓形或寬陀螺形,頂部圓,平坦或中央略凹陷,很少無毛,果壁近角質,比殼壁厚,很少等厚,果臍占堅果面積一半至大部分,其上部的邊緣檐狀,子葉飽滿,4-8淺裂。花期幾乎全年,盛花期5-7月,果次年約同期成熟。
菸斗柯(原變種)
菸斗柯(原變種)線稿圖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約1 000米以下山地常綠闊葉林中,陽坡或較乾燥地方也常見,為次生林常見樹種。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台灣、福建、湖南、貴州三省南部,廣西、廣東、南東南部。越南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很可能采自廣東(湛江)或海南。

主要價值

樹皮灰色或褐灰色,通常厚5毫米以內,外皮甚淺裂,內皮淡棕黃色,槽棱較淺,脊棱面較鈍,有少量聚合射線,木質部的管孔在擴大鏡下甚明顯,寬木射線窄而密接,年輪不明顯,木材淡黃白色,質稍堅實,不耐腐,多作農具材,屬白椆類。

本種提示

典型的菸斗柯分布於廣東南部、海南和廣西南部沿海岸一帶地區,它的葉片質地一般較厚而堅硬,長很少超過12厘米,側脈每邊少有超過15條,在葉面平坦或有時微凹陷,葉緣自下半部起有疏離而明顯的鈍裂齒,背面無毛或僅中脈被甚短的疏毛或僅脈腋上有小叢毛;葉柄密被灰色微柔毛;花序軸亦被毛;果序通常有果1-4個,很少多達6個;殼斗的鱗片狀小苞片分明,網紋狀;果壁比殼壁厚1-3倍,堅果頂部通常被毛。分布於北緯23°-25°間,東南自台灣、福建,向西及西北至廣西東部和湖南南部這一地帶內的本種有變異;葉片常為倒卵狀橢圓形至倒披針形,有時長橢圓形,葉緣多自中部以上有疏離的鋸齒狀銳齒,葉背僅脈腋上有叢毛,有時無毛;葉柄長1.5-4厘米;果序有成熟的果有時多達10個以上,但殼斗則較小,寬約20-30毫米,但小苞片仍然分明。
分布於兩廣西南部和越南東北部沿海岸一帶的其葉片通常細小,長4-7厘米,披針形,殼斗則較大,上部寬達50毫米,堅果頂部平坦且中央略凹陷,被毛,這一類型很可能就是 Quercus hemisphaerica Drake in Journ. de Bot. 4: 150, pl. 3, f. 4. 1890, nom Willd.=Lithocarpus hemisphaerica (Drake) Barn. nom. ille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