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鋒(現汕頭大學理學院教授、原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環境與數值模擬研究室研究員)

華鋒(現汕頭大學理學院教授、原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環境與數值模擬研究室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華鋒,男,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洋環境工程研究與諮詢分會秘書長;山東海洋與湖沼學會副理事長;福建海洋工程諮詢協會副會長。近年來主持了國家863計畫課題、國家908專項課題、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畫課題等國家重大專項等。

現任汕頭大學理學院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鋒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學位/學歷:博士  
  • 主要成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3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 
    海洋科技創新成果獎一等獎(1項) 
    海洋科技創新成果獎二等獎(1項) 
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主要承擔項目,研究成果,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博士 1999.9至2005.7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學專業
碩士 1985.9至1989.7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學專業
學士 1979.9至1983.7 北京大學力學系力學專業

工作經歷

1987.06至2019.12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助研、副研和研究員
2019.12至今 汕頭大學理學院 教授

研究方向

1、海浪數值模式及預報研究;2、大氣海洋耦合機制和模擬研究;3、海洋環境統計和預測研究

主要成就

主要承擔項目

1、1997-2000,國家863項目,818-01-01子課題,ADCP海浪方向譜反演技術研究
2、2001-2003,國家自然基金,40076008,海浪數值模式及浪流動力耦合數值模式研究
3、2002-2005,JunShi***項目,70*-02-02-03,躍層業務化數值預報模式研究
4、2005-2007,HB2005004號,膠州灣基礎岸線變化對水動力影響研究
5、2009-2011,國家自然基金,40876016,破碎波統計及耗散原函式研究
6、2009-2012,國家863重點項目課題,2008AA09A404,南海海洋動力環境數據集成與套用技術系統開發
7、2011 -2013,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GHME2011ZC07,波浪能重點開發利用區資源勘查與選劃
8、2017 – 2020,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017YFC1404201,大氣海洋耦合機制、同化方法與數值模式研究
9、2017,福建勘測勘察設計研究院,總承包-陽江-01,廣東陽江海上測風塔海洋水文觀測及環評和海域使用論證
10、2018-2019,中海油有限公司,CRI2018RCPS0085NSN,荔灣氣田群及周邊海域水動力關鍵參數分析與評價

研究成果

1、袁業立、華鋒,波面起伏對小樁柱所受波力譜的影響,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series. A, 1(2), p8-19, 1984.
2、袁業立、華鋒,破碎波統計及其在上層大洋動力學中地套用,中國科學,B,18(10), p1084-1091, 1988.
3、華鋒、袁業立,破碎波統計及其套用,中國科學, B, 22(9), p958-965, 1992.
4、袁業立,潘增弟、華鋒,近代海浪數值模式,物理海洋學數值計算,第一章,計算物理叢書,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64, 1992.
5、袁業立、潘增弟、華鋒,LAGFD-II 區域型海浪數值模式, I—海浪數值模式,海洋與湖沼,23(4),p343-349, 1992.
6、袁業立、潘增弟、華鋒,LAGFD-II 區域型海浪數值模式,II—特徵線嵌入格線計算方法,海洋與湖沼,23(5),p449-457, 1992.
7、袁業立、華鋒、潘增弟,LAGFD-WAM型海浪數值模式,I—基本物理模型,海洋學報,14(5),p1-7, 1992.
8、袁業立、華鋒、潘增弟,LAGFD-WAM型海浪數值模式,II—區域性特徵線嵌入格式及其套用,海洋學報, 14(6),p12-22, 1992.
9、袁業立、華鋒、潘增弟、孫樂濤,耗散源函式及LAGFD-WAM型海浪數值模式的改進,海洋與湖沼,24(4), p367-376, 1993.
10、袁業立、華鋒,一個新的破碎波統計模型,海洋與湖沼,24(6), p577-583, 1993.
11、於衛東、袁業立、潘增弟、華鋒,關於第三代海浪數值模式控制方程的導出,海洋與湖沼,28, suppl., p13-20, 1997。
12、Yu Weidong,Hua Feng, Hydrodynamic basis for interpreting the features of kind of ocean objects 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CI), 15(12), p931-933, 1998。
13、袁業立、喬方利、華鋒,萬振文,近岸海流模式的建立,I-波浪混合和波流相互作用,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 series A, 14(4B), p1-8, 1999。
14、華鋒、袁業立、劉海行,ADCP海浪方向譜反演研究,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series A, 14(4B), p157-162, 1999。
15、華鋒、袁業立,後向散射係數頻譜與海浪頻譜的理論關係,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 series A, 14(4B), p163-167, 1999。
16、華鋒、范斌、盧燕、王俊勤,譜峰周期與跨零周期的一個經驗關係式,海洋科學進展,22(1),p16-20,2004。
17、袁業立、華鋒,精確至二階的微尺度海波波數譜的表示,中國科學,34(10),p941-945,2004。
18、華鋒、王道龍、袁業立、王海燕,複雜地形下海浪數值模式的特徵線計算格式,海洋科學進展,2005,23(3):272-280
19、華鋒,破碎波統計及套用研究,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05
20、陳紅霞,呂連港,華鋒,三種常用聲速計算方法的比較,海洋科學進展,2005, 23(3):359-362
21、劉 娜,陳紅霞,華鋒,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節變化及其回響的大氣環流形式,海洋通報,2005,24(6):17-24
22、劉 娜,陳紅霞,華鋒,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年代際變化及其大氣回響,海洋科學進展,2005,23(3):249-255
23、YUAN Yeli, HUA Feng,Representation of micro-scale ocean wave-number spectrum correct to the second order,Science in China,2005,D48(4):549-554
24、陳紅霞,袁業立,華鋒,東海黑潮主段環流子結構的調查研究,海洋科學進展,2006, 24(2):137-145.
25、陳紅霞、華鋒、袁業立,中國近海及鄰近海域海浪的季節特徵及其時間變化,海洋科學進展,2006,24(4):407-415
26、Chen Hongxia, Yuan Yeli,Hua Feng,Multi-core Structure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Kuroshio at G-PN sec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SCI),2006, 51(6): 738-746
27、陳紅霞,袁業立,華鋒,東海黑潮主段G-PN斷面的多核結構,科學通報,2006,51(6):730-737
28、陳紅霞,范 斌,華鋒,嵊泗地區風浪分布以及時間變化分析,海岸工程,2006, 25(1): 23-28
29、Chen Hongxia, Yang Yongzeng, Fan Bin,Hua Feng,Comparison of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erived wave period with ocean buoy data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CHIN. J. Oceanol. Limnol.,,2006, 24(1):76-80.
30、Liu Na, JiaZhen, Chen Hongxia,Hua Feng,Southern High latitude climate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mode,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06, 24(2):125-128.
31、高大魯、魏澤勛、華鋒,膠州灣多分潮漫灘數值模擬研究,海洋科學進展,2007,25(2):131-138
32、馬艷、華鋒,陳麗娟,海面溫度變化影響颱風“海棠”強度的數值研究,海洋科學進展,2007,25(4):453-459
33、陳紅霞,袁業立,華鋒,東海黑潮地轉流計算中的零流面選取問題,海洋科學進展,2007,25(4):383-390.
34、盧燕,華鋒,魏澤勛,膠州灣口垂直斷面余流分析初探,海洋科學進展,2008,(3):305-316-7
35、袁業立、華鋒、張書文、韓磊,含破碎海浪海面起伏統計的理論模型,中國科學,2008,D輯38(1):124-133
36、江志輝、華鋒、曲平,一個新的熱帶氣旋參數調整方案,海洋科學進展,2008,26(1):1-7
37、喬貫宇,華鋒,范斌,熊學軍,基於ADCP灣口測流的納潮量計算,海洋科學進展,2008,26(2):285-291
38、MA Yan, CHEN Shang, HUA Feng, Evalustion of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for atmospheric simulation over Arctic river basins,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logy and Limnology, 2008, 26(2):425-433
39、葉小敏,紀育強,劉自力,華鋒,林治術,膠州灣物理模型地形圖製作方法,海岸工程,2008,4:77-82
40、Yuan Y L, Hua F, Zhang S W, et al. Statistical model on the surface elevation of waves with breaking[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8, 51(5): 759-768.
41、Yeli Yuan, Lei Han, Feng Hua,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Breaking Entrainment Deoth and Surface Whitecap Coverage of Real Sea Waves,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2009, Volume 39, 143-161
42、陳紅霞,華 鋒,不同方式進行納潮量計算的比較—以膠州灣2006年秋季小潮期間為例 ,海洋科學進展,2009,27(1):11-15
43、陳紅霞,華鋒,劉娜,等。 膠州灣近期海岸線、水深變化研究,海洋科學進展,2009,27(2):149-154
44、Chen Hongxia, Qiao Fangli,Tal Ezer,Hua Feng,Multi-core Structure of the Kuroshio in the East China Sea from long-term transect observations,Ocean Dynamics(SCI),2009, DOI 10.1007/s10236-009-0182-9
45、江興傑, 華鋒, 袁業立. 波-波間非線性能量傳輸的一種新計算方法[J]. 海洋學報, 2010, 32(6): 1-6.
46、杜建廷,華鋒,王道龍,江興傑,江志輝. MASNUM海浪數值模式中譜增長限制的改進及數值試驗. 海洋科學進展. 2013. 31(1): 31-37.
47、Ren Danqin, Hua Feng, et al.,2016. The improved model of estimating global whitecap coverage based on satellite data. Acta Oceanol.Sin.:Vol.35,No.5,P.66-72.
48、金權,華鋒,楊永增. 基於SVM的海浪要素預測試驗研究[J]. 海洋科學進展, 2019, 37(2):43-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