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華西醫院一般指本詞條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診療的國家級中心,也是世界規模第一的綜合性單點醫院,擁有中國規模最大、最早整體通過美國病理家學會(CAP)檢查認可的醫學檢驗中心。

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建聯合醫院;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

據2015年12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醫院運行院區占地五百餘畝,業務用房60餘萬平方米。設有成都國學巷本部及溫江醫療院區,全託管成都上錦南府醫院(簡稱“上錦分院”),各院區服務功能定位明確:院本部床位4100張,以診治疑難危重疾病為主;溫江院區床位200張,以診治康復、腫瘤及慢性疾病為主。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2015年公布的中國公立醫院社會貢獻度排行榜上總分位列全國第一,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連續五年名列全國第二,連續多年被獨立第三方調查評選為“全國最受歡迎三甲醫院” 前十強、“醫療機構最佳僱主”前十強。

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外文名稱: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 地理位置:成都市武侯區國學巷37號
  • 成立時間:1892年
  • 主管部門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
  • 院長:李為民
  •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 醫院類型:綜合醫院
  • 醫院院訓:厚德精業、求實創新
  • 醫保定點:是
  • 經濟類型:國有
  • 經營性質: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發展歷程,醫療條件,醫護團隊,科室門診,臨床專科,醫學保障,國際交流,醫學研究,研究機構,建設成果,醫學期刊,社會服務,抗震救災,醫師培訓,醫院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華西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獲獎記錄,

發展歷程

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仁濟女醫院。(備註:仁濟醫院創建於1892年,存仁醫院創建於1894年,仁濟女醫院創建於1896年
1913年,華西協和大學在此基礎上成立學院,並將兩院作為醫學院教學醫院。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
1938年,在原教學醫院基礎上組建中央、齊魯、華西三大學的聯合醫院,並遷於現址(包括現在的醫院辦公大樓、水塔樓老住院部、第八教學樓在內的在當時國內最具規模的醫學城堡),時稱新醫院。
1946年抗戰勝利後,各大學回遷,醫院改名為華西協合大學醫院,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
1950年,新中國人民政府接管華西協合大學,華西協和大學更名為華西大學,醫院更名為華西大學醫院。
1953年,華西協和大學經院系調整為四川醫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
1985年,四川醫學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993年,華西醫院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引入醫院科室的經濟核算工作,並將管理效果與科主任的任用和考核結合。
2000年,四川大學與華西醫科大學合併,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2005年,在衛生部醫院管理年活動督導檢查中,華西醫院以優秀的成績通過考核。
2006年,醫院黨政班子明確了醫院的戰略定位:建設“疑難重症的國家級診療中心、高等醫學教育的國家示範基地、醫學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國家級基地、以我院為中心的區域性健康維持網路”。
2017年11月11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正式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和《2016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在入榜的100家醫院中,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繼續名列前三甲。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連續名列第二名。
華西醫院華西醫院

醫療條件

醫護團隊

據2015年4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醫院已擁有1萬餘在職人員,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學家3人、長江學者1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13人、青年“千人計畫”12人、省“千人計畫”17人;24人擔任國家級學會/協會主委、副主委,150人擔任省級學會/協會主委、副主委。
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於全(專職)
973首席科學家:魏於全、肖波、黃燦華
長江學者:魏於全、周總光、劉進、李濤、秦勇、楊勝勇、龔啟勇、韓俊宏、黃燦華、舒躍龍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魏於全、唐紅、李濤、劉進、丘小慶、唐承薇、文富強、周橋、周總光、龔啟勇、畢鋒、楊勝勇、黃燦華

科室門診

  • 臨床科室
據2015年4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醫院設有成都國學巷本部及溫江醫療院區,全託管成都上錦南府醫院(簡稱“上錦分院”),各院區服務功能定位明確:院本部床位4100張,以診治疑難危重疾病為主;溫江院區床位200張,以診治康復、腫瘤及慢性疾病為主;並擁有13個省級醫療質控中心。全院設有44個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
華西醫院
部門科室
非手術科室
內科學系、急診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內鏡中心)、腎臟內科、心臟內科血液內科、內分泌代謝科、風濕免疫科、感染性疾病中心、老年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中西醫結合科、心理衛生中心、康復醫學科/康復醫學中心、金卡國際醫療中心/全科醫學中心、GCP中心、重症醫學科、頭頸部腫瘤科、腹部腫瘤科、胸部腫瘤科、睡眠醫學中心、皮膚性病科
手術科室
外科學系、燒傷整形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胸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小兒外科、甲狀腺/乳腺外科、胃腸外科、肝臟外科、血管外科膽道外科胰腺外科、普外肝膽胰外科、眼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麻醉科疼痛科手術室、日間服務中心、介入診療中心、肺癌中心
醫技、輔助科室
放射科核醫學科、超聲診斷科、病理科、實驗醫學科(檢驗科)、放射物理技術中心、臨床藥學部(藥劑科)、洗漿消毒供應中心、中央運輸科、臨床營養科、健康管理中心、臨床藥理研究基地
永寧院區
部門科室
門診科室
溫江康復醫學科溫江腎臟內科溫江麻醉科
上錦院區
部門科室
門診科室
通科門診、胸外科、心理衛生中心、甲狀腺乳腺外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腎臟內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血液內科、眼科、中西醫結合科、皮膚科、普通外科、感染科、急診科
  • 門診服務
華西醫院門診設專科、專病門診200餘種,最高日門、急診服務量18000餘人次。醫院持續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單病種質量管理、醫院感染管理等工作,不斷創新最佳化門診預約體系、多學科聯合門診、通科門診、日間手術流程等醫療服務模式;在成人活體肝臟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創治療、心臟介入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胰腺炎、胃腸微創手術、臨床麻醉、影像醫學、核醫學等多個領域處於中國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
華西醫院2000-2009年收治SAP患者數量居中國國內單家醫院第一。
華西醫院2014年門、急診量491萬人次,出院病人22萬人次,手術13萬台次,平均住院日9.60天。

臨床專科

據2015年4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中,該院已有32個專科進入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數量名列全國醫院第一;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連續五年名列全國第二。
華西醫院華西醫院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2010年:麻醉科、病理科、實驗醫學科、骨科、消化內科、重症醫學科、專科護理
2011年:胸外科、神經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耳鼻喉科、中醫外科、精神科、血液內科、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
2012年:呼吸內科、神經內科、腎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膚科、急診醫學科
2013年:腫瘤科、醫學影像科、感染病科、康復醫學科、風濕免疫科、器官移植科、疼痛科、老年病科

醫學保障

  • 設施設備方面
據2015年4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醫院有國際標準手術室85間,日均外科手術300餘台;有核磁共振8台、螺旋CT機5台、PET-ECT 2台、伽瑪刀、X—刀、血管造影儀、直線加速器、大型自動生化儀、各類內鏡、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等診療設備。其中華西臨床磁共振研究中心擁有2台1.5T和1台專用於科研的3.0T高場強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統(GE)、PACS系統、fMRI試驗配置、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影像分析實驗室擁有數台高性能圖像分析工作站。
  • 管理方面
華西醫院醫院管理團隊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醫療服務、教學改革、科研體制創新、人事制度與薪酬體系改革、職工關愛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管理改革實踐,在國家衛生計生委歷次醫院管理年活動及各類專項工作中,華西醫院均取得優異成績並多次獲得表彰。據2015年4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醫院自2008年以來,先後榮獲亞洲醫院管理金獎4項、銀獎3項,是中國大陸醫院獲評該獎項目數最多的醫院;榮獲中國醫院協會科技創新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4項。
  • 後勤保障方面
該院依託信息化平台的支撐,在設備採購、物資配送、耗材管控、設備維保、基建管理、動力運行保障、能耗管理、安全保衛、財務管理、國有資產監管、醫保業務核算、膳食保障等方面持續推動漸進性的改革,構建起一套現代化的後勤保障體系,培養了一支敬業務實、高效專業的管理和技術骨幹隊伍,保障了醫院業務的高速發展。華西醫院是全國首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多年來能耗均低於業務增長量;連續多年獲評省市公安系統平安示範先進單位;後勤支持保障體系建設項目獲得中國醫院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際交流

據2015年4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醫院近兩年來同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梅奧醫學中心、紐約長老會醫院、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牛津大學聖愛德蒙學院、匹茲堡大學、美國Thomas Jefferson 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病兒醫院、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及西澳大學等30餘家國際知名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係;與美國、加拿大、丹麥、日本、瑞典等國合作開展項目30餘項;主辦/承辦大型國際會議49次,接待來訪外賓4600餘人次,參加國際會議及境外學習4200餘人次;分批次派出醫、護、技管的組合團隊赴境外頂尖醫療機構學習交流。
華西醫院華西醫院

醫學研究

研究機構

  • 機構概覽
據2015年4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華西醫院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2個,中心開放實驗室34個;設有中國循證醫學中心,國家新藥、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GLP),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西藥和中藥GCP),國家新藥藥效評價中心,國家化妝品安全性和功效性檢驗機構等,還擁有中國規模最大、最早整體通過美國病理家學會(CAP)檢查認可的醫學檢驗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重點實驗室:移植工程與移植免疫衛生部重點實驗室、時間生物學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其他研究機構
幹細胞與組織工程研究室
人類疾病相關多肽研究室
病理研究室
核醫學實驗室
醫學遺傳研究室
呼吸病學研究室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精神醫學研究室
麻醉與危重急救醫學研究室
心血管疾病研究室
器官微循環與消化外科研究室
信號轉導及分子靶向治療研究室
肺癌分子生物學研究室
血液腫瘤分子機制研究室
華西臨床磁共振研究中心
  • 創新醫學鏈
華西醫院已逐步形成了一條專業從事醫藥成果轉化的華西轉化醫學研究鏈。2012年在四川省科技廳、成都市科技局和高新區政府支持下共建西部醫藥技術轉移中心,並獲批成為國家科技部“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整合“政-產-學-研-資-用”轉化醫學資源優勢,搭建了面向全國的、開放的技術轉移服務平台。
華西醫院華西醫院
2014年底獲批建設省內首家轉化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此同時,醫院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各開放實驗室、公共技術平台、國家GLP中心、國家GCP基地、國家靈長類實驗動物基地(國家級獼猴繁育基地,種群規模3000餘頭)、國家新藥藥效評價中心等平台,構建了從原始研發到生產流通的新藥創製的創新產業服務鏈。

建設成果

  • 科技影響力
在201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上,華西醫院綜合排名全國第一;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連續五年名列全國第一;同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中國首批唯一入選“2011協同創新計畫”生物醫藥類項目的牽頭單位,牽頭的“國家生物治療轉化醫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已獲批立項並正在建設中。
  • 科研概覽
據2015年4月醫院官網信息顯示,近五年來,醫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重大專項、973、863、科技支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計畫項目700餘項,年均科研項目經費上億元。近五年來獲各級政府科技獎90餘項;申請專利490餘項,已獲專利授權270餘項;發表科技論文在全國醫療機構中名列前茅,其中被SCI和MEDLINE收錄及表現不俗科技論文數量連續多年名列全國第一。
  • 論文成果
2000~2009年,華西醫院共793篇SCI論文被引用4043次,位列全國醫院第1。
華西醫院被SCI和MEDLINE收錄的科技論文在2005年、2007年、2009年均名列全國醫療機構第一。
2007年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200篇SCI收錄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464篇MEDLINE收錄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的中國國內論文被引用總次數為4026次(表現不俗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4。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中國國內論文1751篇,位列全國醫院第3。
2008年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364篇SCI收錄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571篇MEDLINE收錄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的中國國內論文被引用總次數為4817次,位列全國醫院第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中國國內論文1969篇,位列全國醫院第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達到SCI國際引用平均值論文31篇,位列全國醫院第1。
2009年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的中國國內論文被引用總次數為5787次,位列全國醫院第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達到SCI國際引用平均值論文81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該年度共179篇國際論文被引用488次,位列全國醫院第1。

醫學期刊

收錄情況: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VINITI),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BM disc),中國科技論文資料庫(CSTP),中國科技引文資料庫(CSTY),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網題錄資料庫,萬方數據公司數位化期刊(China Info)(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文生物醫學現刊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文獻·老年學》,《中國藥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眼科學》,《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中文科技資料目錄·中草藥》,《學術期刊文摘》,《全國報刊索引·自然科學技術版》。
影響因子: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6年公布:中華眼底病雜誌2005年影響因子為0.675,在眼耳鼻咽喉科學科專業內影響因子排名第3位;在全國1652種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列在第248位。總被引頻次536,在眼耳鼻咽喉科學科專業內列第6位;在1 652種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列在第519位。
獲獎情況:先後獲四川省高等學校優秀期刊二等獎、四川省第二屆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四川省首屆期刊評比優秀期刊獎、中華醫學會期刊評比銀獎、中國科協期刊評比三等獎、四川省教委期刊評比二等獎、四川省優秀期刊二等獎、中華醫學會期刊評比優秀期刊獎。
資料庫收錄:1994年獲得美國國際CODEN中心確認的國際刊名代碼(ZXCZEN),此舉為進入國際文獻檢索機構準備了條件。1996年我刊率先進人國際權威醫學資料庫——美國《醫學索引》(IM)和MEDLINE,為我刊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以後我刊相繼被俄羅斯《文摘雜誌》(PЖ)、日本科學技術社資料庫(JICST)、美國化學文摘(CA)、波蘭《哥白尼索引》(IC)收錄。已被15家中國國內資料庫和檢索期刊收錄,包括《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CJFD)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等。並於2005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還被英國皇家圖書館、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以及中國香港大學圖書館、台灣高雄醫學院圖書館等館藏。
學科影響力:據最新《2008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該刊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分別為1.174和1 661,外科學內排名分別為第3位和第10位。
2003年4月成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改為月刊並創辦網路版;同年5月,被俄羅斯《文摘雜誌》(AJ)收錄; 11月,與《BMJ》、《JAM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和《Statistics in Medicine》一起被Cochrane Methodology Register收錄;2005年1月被荷蘭《醫學文摘》(EMBASE)收錄。
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 - 數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網 ,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俄羅斯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Abstract Journals》、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中國醫學文摘·外科學》等收錄。榮獲四川省高等學校優秀學報、優秀期刊獎。
為美國《醫學索引》(IM)、MEDLINE、美國《化學文摘》(CA)、《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引文資料庫(核心庫)來源期刊(CSCD)、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入選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評定的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08)300強,系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項目。
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烏里希國際期刊名錄等收錄。該刊從1999年第1期開始全面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頒發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試行)》,為《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
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前已被美國《化學文摘》、波蘭《哥白尼索引》、美國劍橋科學文摘(ProQuest CSA)、WHO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以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多個科技文獻資料庫收錄。
被國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的有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Pж)、波蘭《哥白尼索引》(IC)、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和WHO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引文資料庫》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被CMB、CMCC、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等收錄,是四川省醫藥衛生A類期刊。

社會服務

華西醫院承擔起“國家隊”的光榮使命,在大型公共突發事件中衝鋒在前,完成多項應急救援任務;同時發揮社會公益性區域輻射及引領作用,通過對口援建、管理與技術輸出、進修學習等形式,特別是華西遠程醫學網路平台,主動將優質資源下沉基層,帶動了基層衛生人才的培養及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在2015年公布的中國公立醫院社會貢獻度排行榜上總分位列全國第一。
華西醫院華西醫院

抗震救災

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蘆山地震抗震救災中,作為離震中最近的國家級大型綜合醫院,華西醫院擔當了疑難複雜危重傷員救治中心、災區醫院技術支援中心和省外醫療隊後勤保障中心的重任。救治危重傷員數量最多,救治成功率最高,創下世界重大災難醫療救援史上的許多奇蹟,被官方媒體譽為抗震救災醫療戰線的中流砥柱,被黨和國家領導人讚譽為“不僅有崇高的道德,而且有精湛的技術”,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抗震救災英雄群體”的光榮稱號。
在玉樹地震、彝良地震、蘆山地震、魯甸地震,以及中國國內、尤其是西部地區其他重大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援中,華西醫院幾乎都第一時間出現在救援現場,發揮了“國家隊”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時回響國家號召,選派臨床經驗豐富的醫護團隊組建國家醫療隊支援藏區、派出優秀專家支援新疆地區學科建設、抽調專家參加國家醫療隊並擔任隊長援助非洲等,都體現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作為“國家隊”的社會擔當。

醫師培訓

華西醫院長期承擔國家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及骨幹醫師培訓等工作,通過派駐人員定點幫扶、查房指導、管理培訓、設備支援、雙向轉診、遠程教學及疑難會診等形式,支援了甘孜州人民醫院、石渠縣人民醫院、雅江縣人民醫院、儀隴縣人民醫院、天全縣人民醫院、井研縣人民醫院等十餘家基層醫院,對促進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才培養、提高其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華西醫院每年招收進修學員(包括長期進修學習、短期專項技術學習、短期參觀學習等)超過2000人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使培訓學員成長為基層醫院、尤其是省、市、縣級等二級以上醫院的技術骨幹。依託華西遠程醫學網路平台建立的華西特色的遠程繼續醫學教育培訓體系,已覆蓋全國1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574家醫療機構,每年為基層培訓醫務人員37萬人次,遠程指導疑難重症病人診治超2400例次。

醫院領導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領導行政領導
姓名
職務
姓名
職務
敬 靜
書記(女)
李為民
院長
李正赤
副書記
張偉
常務副院長
黃 勇
副書記
程驚秋
副院長
萬學紅
副院長
程南生
副院長
曾 勇
副院長
龔啟勇
副院長

歷任領導

國家·姓名·職務任期國家·姓名·職務任期國家·姓名·職務任期國家·姓名·職務任期
〖加〗啟爾德
1892年創辦仁濟醫院
〖加〗啟希賢
1896年創辦仁濟女醫院
〖加〗甘來德
1894年創辦存仁醫院
〖中〗戚壽南
任期:1938—1941
院長
〖加〗楊濟靈
任期:1941—1943
院長
〖中〗李廷安
任期:1943—1945
院長
〖中〗楊振華
任期:1945—1946
院長
〖中〗白英才
任期:1946—1950
院長
〖中〗吳和光
任期:1950—1968
院長
〖中〗饒積進
任期:1956—1961
總支書記
〖中〗葉政書
任期:1961—1965
總支書記
〖中〗孫毅華
任期:1965—1967
黨委書記
〖中〗尹定
任期:1973—1984
黨委書記
〖中〗張泛舟
任期:1954—1956總支書記
1981—1984院長
〖中〗唐孝達
任期:1984—1993
院長
〖中〗胡富合
任期:1984—1993
黨委書記
〖中〗石應康
任期:1993-2013
院長
〖中〗鄭尚維
任期:1993—2013
院黨委書記
〖中〗李為民
任期:2013 - 現在
院長
〖中〗敬靜
任期:2013 - 現在
院黨委書記

華西傳統

形象標識

  • 醫院名稱
醫院名稱醫院名稱
  • 醫院標識
醫院標識醫院標識

精神文化

  • 醫學理念
關懷、服務
  • 醫學精神
以人為本、崇尚學術、追求卓越
  • 院訓
厚德精業、求實創新
厚德:是孔子為《易經》、《坤》卦做的《象》傳里的一句話的開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一個君子,日常應該像大地承受萬物那樣,對待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承受能力,也要有包容能力。
精業:對於自己從事的工作和事業,要精益求精,把平凡變成不平凡。
求實:講求實際,是對“實事求是”的濃縮。“實事求是”一詞,最早出自東漢班固《漢書·河間獻王傳》,以褒揚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唐代訓詁學家顏師古曾注釋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就是務必取得事實根據,逐一探求真實的結論。
創新:亦作“剏新”,創造新的,革新。意為與時俱進,追求新高,義出《禮記·大學》,引湯《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南史·后妃傳上·宋世祖殷淑儀》:“據《春秋》,仲子魯惠公元嫡,尚得考別宮。今貴妃蓋天秩之崇班,理應創新。”

獲獎記錄

2018年12月7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授予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